三、主要收获

通过本期赴德国研修班的考察学习,全体学员系统了解了德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管理的基本情况,并概括出德国体育发展特点、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与优势。现将其归总如下:

(一)德国体育管理体制

在体育管理体制上,德国采用政府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德国体育管理框架由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两大系统构成。

1.政府管理机构

德国政府对体育的管理以联邦内政部为最高层级,下辖各州市体育部,最基层为区级行政体育管理机构。各级政府机构主要职责如下:

内政部是德国最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机构为反兴奋剂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场地建设委员会、冬季体育委员会、夏季体育委员会和残疾人体育委员会,德国没有专职体育部长。内政部主要职责是:负责体育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规划促进体育运动发展,处理重大体育事务,组织重大国际比赛,资助联邦体育训练中心与体育科研机构建设,资助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设施建造。

州、市体育部。各州政府、直辖市设立体育部,隶属联邦政府内政部。如汉堡市体育部,内设发展财务部、体育场馆设施部和体育竞赛组织部三个机构。主要职能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筹集体育发展资金,筹办汉堡州大型赛事,资助体育场馆设施建造,负责教练员和教师教育培训工作。

2.社会管理组织

社会管理的最高机构为德国奥委会,下辖两条管理主线,一条是“奥委会——州市体育联合会——俱乐部”,一条是“奥委会——全国单项协会——州、市单项协会——俱乐部”。其中,州、市单向协会隶属同层次体育联合会,两者点面结合,共同完成对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监督指导与管理工作。各级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职责如下:

奥委会是德国最高级别的社会体育组织。其成员为各单项协会代表、体育资助基金会代表、体联主席以及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过贡献的杰出人物。奥委会下设办公室、新闻媒体部、政府联络部、国际合作部、竞技体育部、体育发展部、青少年体育部、财政部。奥委会主要职能是:选派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为16个州的体育联合会提供技术咨询与支持,组织群众体育活动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德国发展。

全国性专业单项协会,隶属德国奥委会,德国共设有62个单项协会,各州、市体育联合会中也均设有专门的单项协会,分别负责本项目竞技体育工作的管理,每个单项协会下设多个俱乐部。单项协会主要职能为:管理项目发展、修改与完善竞赛制度、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对本项目裁判与教练员进行管理,对俱乐部与青少年体校运动项目的训练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德国各州市还设立16体育联合会,隶属德国奥委会,如汉堡体育联合会,内设体育计划部、大众体育部、竞技体育部、教育部、青少年部、财务部等6个部门。联合会主要职能为:对青少年体育教练员进行培训,资助各阶层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开展吸引全社会青少年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FSJ活动,指导下辖800个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同汉堡州体育部及本州各党派沟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德国体育管理体制与同属欧盟的法国基本相似,但是德国行政集权程度相对较低,政府与社会体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松散。

(二)德国体育发展的特点

1.重视大众体育发展

从管理职能看,德国内政部与各州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推广大众体育、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竞技体育主要由奥委会和单项协会等社会组织负责。与此同时,奥委会等社会组织也下设体育发展部、青少体育部等部门来专门负责指导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从政府财政投入看,政府体育经费主要用于群众体育比赛、健身活动与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政府出资建造俱乐部所需场馆,对俱乐部提供税收及财务上的优惠政策。以法兰克福市为例,据其体育部长GeorgKemper介绍,体育部联合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基金会等部门,在市区布局跑步、游泳等市民最喜爱的项目场馆设施,以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该市计划在未来10年让孩子、老人、家庭和所有人都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从群众参与状况看,德国总人口为8,200万左右,其中,有近3千万居民在俱乐部注册进行锻炼,约占总人口的30%以上。如法兰克福市人口为67.5万,其中就有15万居民分别在426家体育俱乐部注册,占全市人口的22%。

从学校体育看,德国中小学生每周开展三节体育课,教学内容以体操、篮球、足球、游泳等奥运会项目为主。在德国体育课为法定课程,体育课不允许被占用,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工同酬。中小学经常举办“体育周”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兴趣。学校把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组织起来,参加不同级别的校际运动会。

2.凸显体育社会服务功能

就个体而言,德国非常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在德国,青少年主要是在俱乐部参与体育运动,俱乐部在组织会员开展体育锻炼时极其重视基本礼仪、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据法兰克福青少年俱乐部负责人介绍:俱乐部规定会员进门要求说“你好”,与其他学员打招呼,离开时要求说“再见”,训练要求统一着装、统一语言、遵守相关规定,目的是培养会员养成尊重他人习惯,培养规则意识;同时通过运动项目训练与比赛,培养学员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尊重对手的人格品质。此外,德国俱乐部普遍倡导运动员成材以后,再以志愿者身份回到俱乐部指导小运动员进行训练与学习。通过这种机制,引导年轻人学会为自己、为他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就社会而言,德国将体育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奥委会青体部负责人荣先生这样说:“在德国,体育工作是最大的社会工作”。如法兰克福体育中心的“午夜计划”,即晚上12点后,组织青少年进行体育比赛,以此减少打架、斗殴、酗酒等恶性事件发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体育中心第二主席安德列亚·西哈女士这样说:“我们不仅是体育工作者,更是社会工作者,中心把社会闲散儿童、低收入家庭孩子与外国移民青少年集中在一起,开展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成为体育人才,减少社会问题,减轻政府负担。又如黑森州,其体育社会工作的特点是注重青少年体育的对外交流,通过组织多边活动,缩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之间的距离,以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3.提倡平等参与的体育精神

在德国,俱乐部一直以来都秉承平等参与的体育精神,用平等的眼光和待遇积极吸纳每一个人参与俱乐部活动。2004年汉堡州体育协会发起了名为FSJ的活动,其活动宗旨是广泛吸引全社会各阶层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团结友爱,体现社会公平。这项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并相继得到了柏林、慕尼黑等城市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在一系列相关社会活动的影响下,2011年4月德国立法规定,政府积极资助贫困家庭儿童、残障儿童加入体育俱乐部,让他们有平等机会参与俱乐部活动,享受到俱乐部教育,使他们在群体活动中发现自身优点,在快乐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德国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始终贯彻平等参与的教育思想。以汉堡一所中学为例,该校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指标如下:跳远主要看助跑后踏板的准确性,游泳主要评价学生触壁转身技术,足球主要看学生跑位盯人及12分钟跑的能力。据该校负责人解释,这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为了让每位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身才华,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能有效避免教育歧视。

(三)德国青少年体育的管理

德国青少年体育管理框架分为两条主线与三个层级。两条主线指政府管理机构与社会组织分别形成的垂直管理系统,三个层级指在国家、州市、区各层面形成的管理网络。德国体育最高层管理机构为内政部、奥委会与全国单项协会,主要职能是统筹协调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制定法规政策,向下属机构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中层机构为州市体育部、州市家庭妇女儿童部、州市教育部、州市体育联合会、州市单项协会,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本州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对青少年俱乐部、体校与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支持与指导。最基层的管理机构为区一级的体育联合会、单项协会与辖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些机构相互协调完成对区一级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管理。

青体联是德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管理的最高社会组织,隶属德国奥委会。青体联管辖53个单向协会青体部、10个国家级青少年训练基地与16个州政府青体部。青体联的工作目标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与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主要职责是:分析社会发展形式,提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案,使青少年体育推广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协调学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关系,资助学校开展比赛活动,选拔有潜力的体育苗子;促进妇女儿童、残障人体育发展;加强与欧洲及世界各国青少年体育组织联系,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欧洲大陆与世界各地的发展。

(四)德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养,从选材来源上看相当于我国业余体校三线队伍;中级阶段为青少年体校培养,相当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二线队伍,高级阶段为单项协会奥林匹克训练基地培养,相当于我国国家队。

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养阶段

德国绝大部分青少年在俱乐部注册进行身体锻炼,统计数据显示,在前东德所辖州中,男孩加入俱乐部的人数达该年龄段的90%,西德为55%。目前,德国拥有91,000个俱乐部,注册会员2,470万人,占德国人口的30%,其中,0~27岁的青少年会员为950万。据介绍,处于中小学阶段7~14岁的青少年人数最多。从会员数量上看,排名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足球、体操、网球、田径、手球。

德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中小学体育工作联系紧密。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在俱乐部注册,俱乐部还承担着帮助学校推广体育运动的工作。如汉堡HT16俱乐部实施的“狐狸计划”,由俱乐选派教练员到中小学校,每周指导学生开展两次课余训练,学习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同样,黑森州体协一直坚持到周边幼儿园与中小学进行体育活动推广,在学校体育与专业训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便于发现有天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德国俱乐部制的青少体育发展模式为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材工作提供了宽厚的基础,这是德国竞技体育持续走强的根本保障。在三线业余训练层次上,我国仅有25万余名青少年儿童参加,与德国数百万级的规模比较相去甚远。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学校阳光体育工程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是保障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2.青少年体校培养阶段

德国体校生源来自小学,小学学制为4年,小学与俱乐部经常组织体育节、青少年运动会、校际运动会等各种赛事活动。对于9岁以上青少年的比赛,单项协会将派出选材组成员进行观摩,符合以下条件的儿童毕业后可以到体校就读:受过基础训练、能服从训练时间安排、符合所属辖区、完成小学课程、体育与教育平衡发展、审查委员会同意等6项。

目前,德国16个州共有体校39所,体校在校学生为11,000人,体校平均办学规模为282人,此外,德国有体育特色学校100所,相当于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我国相应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数量为210所,在校生为73,558人,体校平均办学规模为347人,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3万余所。我国二线在训规模为德国的7陪,但是我国选材面狭窄,体校进口不畅。

德国体校归属教育部门管理,执照则由联邦奥委会进行审批。文化教学由教育部门负责,文化教学大纲与普通中小学完全一致。体校训练由协会负责。训练大纲由单项协会编写,大纲对训练内容与时间安排等有严格规定,如体操项目时间安排:5~6岁运动员训练4~6小时/周,7~8岁训练6~12小时/周,9~10岁训练12~18小时/周,11~14岁男运动员训练16~20小时/周,女运动员则训练17~23小时/周。而我国体校则存在教育部门对文化教学介入不够,青少年训练大纲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

体校学习期为5~13年级,时间为8年,相当于整个中学阶段。期间,在8~10年级期间进行两次淘汰考试,以体育成绩为依据,第一次考核淘汰率5%,第二次淘汰率15%,到10年级中期,学校举行一次文化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将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留下的运动员则进行“三集中”管理,以保证训练质量。而我国很少有体校实行淘汰分流制度,以文化成绩作为分流依据的情况更加难以实现。

3.奥林匹克训练基地培养阶段

体校毕业以后,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将被协会选送到奥林匹克基地进行训练。目前德国拥有奥林匹克训练基地19个,在功能上相当我国国家队训练基地,基地配备德国最先进的训练场馆设施与科研服务团队,主要负责向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心理咨询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如柏林奥林匹克训练基地,其口号是“一切为了运动员”。其任务是竭尽全力为运动员提供最佳的场地设施、测试仪器与科研保障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德甲等职业俱乐部球员,德国高水平运动员都是业余的,政府与协会只对优秀运动员给予适当资助,大部分费用要由本人或赞助商承担,因此,很多运动员是公司职员,有的没有固定工作,有的很可能在上大学,运动员既要训练又要赚钱,生活非常艰苦。相反,我国优秀运动员采用专业化培养体制,国家包揽一切,这样有利于运动员集中精力进行训练,但对其退役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却留下了较多的隐患。

(五)德国体校的“平衡教育”

体校教育是德国运动员全面成长的关键时期。据奥委会青体联负责人荣先生介绍:体校生存的意义在履行社会责任,体校办学目的是使运动员在竞技水平、文化素质与品质个性得以平衡发展,以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1.前东德体校办学思路与转变

因为历史原因,前东德实行“体育促进”计划,政府给运动员提供高额奖金、分配住房与安排工作等物质奖励。受此导向,体校办学主要以训练为主,不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如前东德主要竞技人才基地——柏林体校便是如此。前东德体制在短时间内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三名的辉煌历史,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过度训练、兴奋剂事件与弄虚作假等,尤其是两德合并后,政府不再包揽运动员的生活与工作,退役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失业率高。

两德合并后,柏林体校改变了过去急功近利的做法,实行“平衡教育”的办学思路,重视运动员体能与智能的平衡发展,关注运动员退役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办学思路转变后,柏林体校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家长认为这是一块社会净土,因为体校学生学习与训练时间紧张,不可能象普通学生一样有时间去接触斗殴、酗酒、吸毒等社会不良风气。对于运动员,即使没能创造出良好的运动成绩,也会为体校生活而感到自豪,认为在这里学到了健身技能、运动技术,培养组织纪律以及团结互助、与人友好相处的性格品质。仔细反思我国体校的办学现状,柏林体校办学思路的转变与所树立的社会形象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2.体校“平衡教育”的实施

研修班在考察法兰克福、汉堡、柏林等青少年体校时发现,这些体校无不强调学生的平衡发展,其中,汉堡体校校长拉尔斯这样说:“青少年运动员必须以学习为主,不能因为训练而影响学业,要保证文化学习能跟上普通学生的进程。”

德国体校课程与普通中学完全一致。其中,必修课为英语、德语、数学,外语选修课程为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其他选修课程为生物、化学、物理、宗教、历史、地理、音乐、绘画、戏剧、媒体信息等。每位教师要上两门课程。德国、法国等体育强国均不实施运动员的超国民教育,我国一度建议体校文化教育采用单独大纲的观点值得再三思考。

体校作息安排:6:00起床、6:15早餐、7:00~8:30训练、9:00~12:00上课,12:00~12:20中餐、12:20~13:00休息、13:00~16:00上课、16:30~19:00训练,19:00~20:00晚餐、20:00~22:00自习、22:00就寝。学生文化学习时间为30小时/周,自习时间为10小时/周,训练时间为20小时/周。文化课时高于训练。对比我国运动员一周训练课时达40小时,而文化课则没有具体要求。

德国体校十分注重学生性格品质的培养,如汉堡体校,有专门的老师对运动员心理了解和疏导,帮助运动员缓解来自训练、学习、同学、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和压力,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3.平衡教育对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要求

平衡教育要求运动员文化学习、思想品德与竞技水平均衡发展。柏林体校校长诺曼斯如此教育学生:现在没有一个人能靠竞技体育比赛生存一辈子,这是一条基本生存法则。因此,德国运动员入体校之先要求顺利完成前期文化课程,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就读期间,文化成绩不合格的运动员将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就读。此外,德国有一个专门捐助运动员的机构——体育资助基金会,其口号是“提高成绩、公平竞争、团结互助”,只有注重公平竞争、团结互助的运动员才有资格获得资助。如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因其良好的道德风尚获得了基金会资助,同样,拥有高超篮球技术、良好团队精神的洛维斯基也曾得到资助。

体校平衡教育对教练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德国奥委会规定,教练员既要给运动员传授体育技能,更要承担教育人的社会责任,正如汉堡大学里查茨教授所言:一个优秀的教练员就是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体育与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跟得上,体育才能上得去。与德国教练员角色相比,我国教练员功能单一,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构建一种训练与“修炼”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是我国教练员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六)德国教练员培训与管理

1.教练员基本情况

德国教练员分为A、B、C三个等级。C级教练员包括助理教练与初级教练,助理教练等级最低,数量为166,965人,主要负责群众体育指导以及辅助性教练工作;初级教练员为222,108人,主要负责初学者体育指导;B级教练为31,811人,主要负责区级别运动员辅导工作;A级教练员为10,174人,既可以从事群众体育工作,也可以执教高水平运动队,体校教练员一般具备A级,德甲俱乐部教练员必须具备A级;德国最高教练员级别为硕士学位教练员,数量为1,288人。德国教练员总数为432,346人,而我国专职教练员总体规模仅为23,088人,为德国的5%。此外,据2007年年鉴数据,我国各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累计数量为707,422人,这个数目远远高于德国负责群众体育的助理教练数量。

2.教练员培训

德国教练员教育培训由奥委会主管,科隆体育学院则负责具体培训工作。德国采用教练员等级认证制度,晋升C级须经120学时培训,晋升B级须经60学时培训,晋升A级须经90学时培训,具备A级资格的教练员经科隆体育学院1年以上的课程学习,通过相关考试可获取硕士学位。教练员资格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内必须接受规定数量的继续教育方可更新。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教练员培训制度为岗位培训,与德国等级认证培训制度相比,岗位培训存在职称等级与执教对象不匹配、培训标准不一致、培训系统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教练员聘用及要求

德国教练员上岗之先,必须和体育协会签订相关合同,确保执教期间遵循《教练员守则》相关条款。在德国,教练员即是体育工作者也是教育工作者,但单凭执教成绩难以成为优秀教练员。作为教练员,还应该确保运动员学好知识,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创造快乐的训练氛围。德国对教练员没有严格的评价体系,协会根据教练员工作表现来决定是否续聘或辞退。我国教练员评级标准单一,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人才大为不利。

(七)德国体育经费来源与投入

德国体育经费均来源于政府与社会两条渠道,其中社会投入比例大于政府。

1.政府体育部门预算来源

联邦政府。联邦政府年度体育经费来源:内政部投入1.55亿欧元,联邦国防部投入8,000万欧元,联邦健康妇女儿童部投入600万欧元,联邦外交部投入500万欧元,联邦财政部投入250万欧元。共计2.485亿欧元,合人民币22.9905亿元,经费主要用于19个训练基地、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与组织大型比赛等支出。据2007年年鉴数据,我国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年度经费预算为37.7亿,其中,中央财政拨款为20.65亿元。

州体育部。地方各州体育部经费预算来自地方政府税收,如法兰克福市体育部年度经费预算为5,000万欧元,合人民币4.6258亿元。首先,最大资助对象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资助金额为1,241.7万欧元/年,占总预算金额的25%。其次,对大型体育活动与竞赛组织资助150万欧元/年。最后,对竞技体育训练机构与优秀运动员也有一定的资助。我国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年度体育经费投入达10亿元。

2.社会体育组织经费来源

奥委会。奥委会经费不受政府支配。年度预算大约为3,000万欧元,合人民币2.76亿元。奥委会资金来源包括如下几方面:六合彩收益占29%,市场营销收入占24%,政府资助占22%,会员会费收入占16%,社会捐赠等占9%。

德国体育基金会。基金会到目前已成立40年,期间资助总额达3.5亿欧元,合人民币32.38亿元。平均每年资助1,000~1,200欧元。基金会经费主要来源:企业捐赠与大型活动募捐占总收入的65%,电视六合彩募资占20%,体育邮票发行收入占15%,基金会最大的赞助商为汉莎航空、奔驰公司、德意志银行和德国电信。

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年度预算为1,100万欧元,合人民币1.01亿元,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内政部和家庭、妇女、儿童部。主要用于比赛、培训等常规项目支出。据统计,我国青少司年度经费预算约为1.5亿元,主要来源于体育彩票公益金与国家财政。

3.培养机构经费来源

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为民间组织,其运营经费以自筹为主,但政府也给予一定资助,如黑森州青少年俱乐部经费来自三方面,其中,会员会费占50%,政府资助占30%,社会赞助占20%。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非营利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国家级俱乐部在创建初期能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彩票公益金提供的20~30万元启动资金。

青少年体校。德国体校归属教育部门管理,教育经费由教育部门支付,体育经费则由所在州体育局、专业体育协会资助。除食宿费外,体校不对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运动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如柏林体校,只对学生每月收取204欧元的伙食费,其他一律免费。我国体校归属体育部门管理,中专体校得不到教育部门的经费投入,部分地区体校没能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我国体校办学资金相对短缺。

(八)德国体育场馆设施的运营与管理

1.场馆设施建造

德国体育场馆设施由政府出资建造,其中,联邦政府负责国家级奥林匹克训练基地与大型赛事场馆设施的建造与维护。各州政府负责本市体育中心、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校、普通学校、群众活动与大型赛事场馆设施的建造,如汉堡市已建体育场馆设施1,600个,其中体育馆700个。

2.场馆设施使用

通过考察汉堡、法兰克福、黑森州与柏林等城市的场馆设施发现,学校、俱乐部、体育中心、训练基地选址都相互靠近,如柏林体校、体育俱乐部、田径联合会就相互比邻,附近区域拥有19个训练场馆,囊括了德国青少年所有体育项目,这是前东德时期实行体育促进计划所形成的设施网络,旨在建立综合性体育训练基地,发挥集团化优势。前东德的这种做法一度受到质疑,但出于各种考虑还是得以推崇,如法兰克福,其体校与附近学校、俱乐部相互靠近,场馆设施相互共享,即教学期间由学校负责使用管理这些场馆,下午放学后或节假日,则由体育部门负责使用与管理。而在我国,体育与教育等部门体育场馆设施的行业界线明显,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场馆开放与利用率低。

3.场馆设施维护

德国体育场馆设施由政府建造,同样,修缮工作也由政府买单。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前由政府出钱并派人进行维修,而90年代后稍微进行了调整,由政府出钱委托场馆使用者负责维护。德国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一般不收费,当学校场馆需要维修时,可以和共享其场地的俱乐部协商,共同出资维护,然后,俱乐部再上报体育部门予以拨款。在我国,为了承办大型比赛,政府出资建造大型体育场馆,由于后期维护费用高额,很多场馆被迫改为商业经营场所,造成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