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化的内涵

(一)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一词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1963年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中首先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信息化问题。从相关文献资料来看,有从信息技术角度、信息产业角度或信息基础结构给信息化下定义的,也有从经济、社会或过程的角度下定义的。这些定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信息化的概念及本质进行了概括。

信息化的一般定义为:信息化是由物质生产向信息生产、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渐进过程,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

“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是在1997年4月召开的中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二)信息化水平的衡量标准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国际社会在20 世纪中期就开始了信息化的研究和对信息化水平的测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网络就绪指数,国际电信联盟(ITU)先后发布了“数字接入指数”和“数字机遇指数”等指标体系,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建立了有关信息化指数体系。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信息化综合指数”。这些指标体系中都有若干个共性具体指标,如每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等,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指标(见表1)中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1 各国信息化水平共性测评指标

表2 中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www.niec.org.cn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广泛运用工业技术,推进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资本逐渐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和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化进程中,实现信息综合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信息为载体的技术(智能工具)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工业化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物质资料不断积累的过程,而信息化是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因此,工业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推动力。

工业化与信息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呈现出其特有特征。对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信息化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换在时间上是继承的,工业化发展自然形成了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在工业化阶段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在同一社会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既要实现由农业主导经济向工业主导经济的转型,又要根据世界技术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在同一社会经济条件下这两种生产方式无论是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要求,还是在产业布局、企业组织构建、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矛盾甚至冲突。所以,需要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和演进规律,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在生产、生活方式中的融合,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