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本书编委会
内容提要
文前
编写说明
引子 中医启蒙之书——《内经知要》
道生篇
第一讲 远离疾病的总原则
一、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
二、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三、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五、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应自然
六、因人之序,合乎自然
第二讲 中医是一门调和的学问
- APP免费
一、天地交泰是万物自荣的基本条件
- APP免费
二、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 APP免费
三、止损增益,调阴阳消长之变
- APP免费
四、顾护阳气是修养葆生的有效方法
- APP免费
阴阳篇
- APP免费
第三讲 中医里的阴阳智慧
- APP免费
一、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是阴阳的思维
- APP免费
二、说“筷子”,道“阴阳”
- APP免费
三、“痒”的中医内涵
- APP免费
四、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
- APP免费
五、治病必求其本。本者,本于阴阳
- APP免费
六、辨证求阴阳,论治审阴阳
- APP免费
七、阴阳治乱之理
- APP免费
第四讲 治病之要,首明阴阳
- APP免费
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 APP免费
二、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 APP免费
三、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 APP免费
四、水与火的关系——既济与未济
- APP免费
五、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
- APP免费
第五讲 阳气与十二时辰
- APP免费
一、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气味乃中药之奥秘
- APP免费
二、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少火与壮火的辩证关系
- APP免费
三、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物极必反”的阴阳之理
- APP免费
四、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临床常见症状的阴阳之理
- APP免费
五、十二时辰的阴阳变化规律
- APP免费
第六讲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
- APP免费
一、运气之学,源于《内经》
- APP免费
二、运气之象,源于生活
- APP免费
三、运气之学,规矩之道
- APP免费
四、运气之学,皓首难穷
- APP免费
第七讲 阴阳与中医治病之理
- APP免费
一、留得一分阳气,便留得一分生机
- APP免费
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需恪守的准则
- APP免费
三、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人之寿夭不越阴阳
- APP免费
四、治病须于阴阳中溯本求源
- APP免费
五、补阴与补阳的关系
- APP免费
藏象篇
- APP免费
第八讲 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结合
- APP免费
一、五行是自然界五种基本的运动规律
- APP免费
二、五行和五脏密切相关
- APP免费
三、五行学说与《周易》
- APP免费
第九讲 藏象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核心
- APP免费
一、五行学说是藏象理论的基础
- APP免费
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 APP免费
三、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 APP免费
四、如何学好藏象学说
- APP免费
第十讲 有诸内,必行诸外
- APP免费
一、勤求古训,溯本求源
- APP免费
二、以脏统腑,司内揣外
- APP免费
三、以儒家思想解释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
- APP免费
四、胆在脏腑中的作用
- APP免费
第十一讲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理解藏象
- APP免费
一、藏象理论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APP免费
二、天人同构是指导中医学的思想主体
- APP免费
三、司外揣内是中医大夫的基本功
- APP免费
四、小柴胡汤是临床治疗外感病常用方剂
- APP免费
第十二讲 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 APP免费
一、脾胃者,仓廪之官
- APP免费
二、心者,生之本也
- APP免费
三、肺者,气之本也
- APP免费
四、肾者,封藏之本也
- APP免费
五、肝者,罢极之本也
- APP免费
六、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顺
- APP免费
七、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 APP免费
第十三讲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 APP免费
一、脾为谏议之官
- APP免费
二、肺合大肠——治疗便秘的四种方法
- APP免费
三、心合小肠——清利小便的导赤散
- APP免费
四、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 APP免费
五、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
- APP免费
六、烂熟于心,方能灵活应用
- APP免费
第十四讲 生化之宇,天人应象
- APP免费
一、取类比象是中医认识人体与自然的常用方法
- APP免费
二、气象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 APP免费
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APP免费
四、脾、肾与气血
- APP免费
第十五讲 运气学说与藏象
- APP免费
一、从庚辰年运气特点谈起
- APP免费
二、藏象实为应天之象
- APP免费
三、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 APP免费
四、干支纪年是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结合体
- APP免费
第十六讲 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 APP免费
一、中医的“观其象”不是玄学
- APP免费
二、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 APP免费
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 APP免费
四、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 APP免费
五、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 APP免费
六、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 APP免费
七、食气入胃——食物的运化过程
- APP免费
八、饮入于胃——水液的代谢过程
- APP免费
第十七讲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关系
- APP免费
一、从五运六气进一步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
- APP免费
二、庚辰年的气候变化特点
- APP免费
三、气相得者微,不相得则甚——运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 APP免费
四、五运太过不及的影响
- APP免费
第十八讲 精气学说
- APP免费
一、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 APP免费
二、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 APP免费
三、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 APP免费
四、液者,阴之精也
- APP免费
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APP免费
六、营气、卫气与脏腑的关系
- APP免费
七、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
- APP免费
八、精气学说的临床应用
- APP免费
经络篇
- APP免费
第十九讲 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
- APP免费
一、经络是运行气血及联系四肢百骸的通道
- APP免费
二、十四经脉与河图洛书的关系
- APP免费
三、冲脉与带脉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 APP免费
四、经络学说的价值
- APP免费
第二十讲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 APP免费
一、经络的循行与疾病的诊治
- APP免费
二、经气运行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
- APP免费
三、有关子午流注法
- APP免费
四、经络学说与六经辨证
- APP免费
诊法篇
- APP免费
第二十一讲 色诊与望诊
- APP免费
一、五色应五脏,脏腑肢节应于面
- APP免费
二、望诊在儿科特别重要
- APP免费
三、望双眼,知疾病
- APP免费
四、舌象直接反映五脏六腑的变化
- APP免费
五、望而知之谓之神
- APP免费
第二十二讲 脉诊
- APP免费
一、三部九候与独取寸口
- APP免费
二、四时脉象
- APP免费
三、四诊合参
- APP免费
治则篇
- APP免费
第二十三讲 疾病治疗的原则和大法
- APP免费
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 APP免费
二、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君臣佐使与七方
- APP免费
三、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 APP免费
四、中医治法的确立——病因、病型和病所相结合
- APP免费
五、中医治病“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 APP免费
病能篇
- APP免费
第二十四讲 病机十九条
- APP免费
一、五脏病机
- APP免费
二、六气病机
- APP免费
第二十五讲 八纲辨证要点
- APP免费
一、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的变化是疾病形成的核心
- APP免费
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
- APP免费
三、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八纲辨证是辨证总纲
- APP免费
四、脏腑辨证也重要
- APP免费
第二十六讲 中医治病,重在调气
- APP免费
一、百病生于气也——九气为病的诊治思路
- APP免费
二、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外因热病的诊治法则
- APP免费
三、肝热病者,左颊先赤——五脏热病预见诊法
- APP免费
第二十七讲 内科常见病证的证治
- APP免费
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的分类及症状表现
- APP免费
二、五脏使人痿——痿证的诊治
- APP免费
三、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积病的成因
- APP免费
四、肺为喘呼,肾为水肿——水肿病的病机及主要病候
- APP免费
五、五脏六腑胀病的临床表现
- APP免费
六、胀病的鉴别诊断
- APP免费
封底
更新时间:2024-06-12 18: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