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没文化,真可怕

“上亿两白银啊!”

当朱棣听到这令人咋舌的数字时,整个人如遭五雷轰顶,瞬间石化在原地,身体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般无法动弹分毫。他那原本就瞪得滚圆的双眼,此刻更是大得几乎要将眼眶撑裂,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惶,仿佛听到了一则来自天外的荒诞神话,根本无法接受如此庞大到超乎想象的天文数字竟然有可能真实存在。

需知,别看如今大明一年号称税收有三千万两银子,然而那不过是将粮食、丝绸、瓷器、茶叶等各类物资统统折算在内才勉强拼凑出的虚数罢了。实际上,大明当下一年所征收的纯税银,连区区三百万两都难以稳稳达到!

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如梦如幻、令人目瞪口呆的巨额财富数目?

朱棣下意识地认为,这老二朱高煦纯粹是在信口开河,满嘴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简直就是在信马由缰地瞎忽悠一通。

“对啊汉王爷,倭国贫瘠那是众所周知的,不然那些倭寇怎会冒着掉脑袋的巨大风险,拼死拼活地劫掠我大明沿海?”就连一旁的小鼻涕也赶忙凑过来跟着附和,脸上堆满了怀疑和不信的神情,显然也是认定朱高煦在胡说八道。

朱高煦无奈地长叹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深深的无奈与烦闷,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他强压着心头的焦躁,竭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开始细致且详尽地解释起来:“倭寇对大明沿海的劫掠,其中缘由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能够简单涵盖。”

“其一,倭国在洪武年间深陷南北朝分裂的混乱局势之中,诸侯们各自割据一方,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彼此之间攻伐不断,争斗不休。在那些残酷的战争中失败的南朝地主们,走投无路之下,只得组织起武士、商人以及浪人,疯狂地冲向我大明沿海地区,干起了武装走私和烧杀抢掠的海盗勾当。”

“其二,倭国的众多生活必需品,像丝织品、布匹、铁锅、针线以及各类药材等等,都极度依赖我大明的供应。而且在倭国乃至许多海外小国,这些来自大明的物品都是极为抢手的稀缺珍宝,价值高昂得令人咋舌。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倭国的领主、贵族、武士、商人等各方势力,他们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纷纷争着抢着来我大明开展贸易活动。”

“然而,太祖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推行了严厉的海禁国策,致使倭国无法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获取我大明丰富多样的物资。加之洪武二十五年北朝统一了倭国,南朝的武士、失意的政客和浪人们失去了依靠和生计来源,无奈流落海上,盘踞在一些荒僻的海岛上,时不时地侵扰大明沿海。越来越多的倭人见状纷纷效仿,妄图通过劫掠获取大明的物资,这才导致了洪武末年倭患日益猖獗,如同瘟疫般愈演愈烈,难以遏制。”

朱棣听完这番详尽透彻的阐述,眼睛瞪得犹如铜铃一般巨大,眼珠子似乎随时都要挣脱眼眶的束缚蹦跳而出,满脸都是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那表情仿佛被凝固在了脸上,许久都无法恢复正常。

大明自从立国伊始,倭患就一直是个令人头疼不已、极为棘手且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正因如此,太祖才果断采取了严厉的海禁国策。只是谁也未曾料到,这一举措非但没有彻底消除倭患,反而使得倭患愈发严重,愈演愈烈,如同燎原的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倘若朱高煦的这番言论属实,那朱棣就不得不慎之又慎地思考,是否应当暂停与倭国之间的勘合贸易,以此来有力地遏制倭寇对大明沿海地区的侵扰和破坏。

朱高煦似乎也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趁机抛出了一个暗藏心机的政策提议。

“爹,倭国自身的生产能力极为薄弱,所以在生活物资方面,他们必须紧紧依赖我大明的供给,这与蒙元那群野蛮未开化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您完全可以趁着此次倭国使臣前来朝贡的绝佳机会,以倭寇肆意劫掠为有力的借口,下旨果断取消与倭国之间的勘合贸易,除非倭国自己能够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地解决那些为非作歹的倭寇。”

朱棣下意识地伸手扯了扯自己下巴上那浓密的胡须,陷入了短暂而深沉的沉思之中。他的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且凝重,仿佛在脑海中权衡着各种利弊得失,仔细斟酌着每一个可能的后果和影响。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悄然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缓缓地点了点头。

这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在国家政事的重大决策方面,朱棣的想法竟然与平日里行事鲁莽、冲动的老二朱高煦不谋而合。

这个一贯风风火火、行事不计后果的老二,似乎在这一刻真的开窍了,懂得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开始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这让朱棣在感到意外的同时,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喜悦。

“接着说银矿的事儿。”

此刻的朱棣,脑海中对其他的事情统统失去了兴趣,满心满眼只有那堆积如山、白花花的银子。

“银矿您就别惦记了,除非您下定决心出动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把这个弹丸小国给彻底灭了。”

朱高煦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眼中闪烁着贪婪和渴望的光芒,不停地蛊惑着朱棣,恨不能让朱棣立刻下令出兵,将倭国一举歼灭,从而顺利获取那传说中的银矿。

然而,朱棣只是冷冷地白了他一眼,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否决了这个激进的提议。

“倭国乃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何况我大明身为堂堂的天朝上国,应当以和为贵,与他国友好往来、互通有无,以怀柔之策对待远方的邦国,怎可凭借自身的强大而恃强凌弱?如此行事,将我天朝的威严和风度置于何地?”

朱高煦微微一愣,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无奈和失落,那神情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盆冰冷刺骨的凉水,瞬间熄灭了心中熊熊燃烧的热情。随即他无奈地耸了耸肩,似乎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决定不再在这个问题上与朱棣过多地纠缠和争辩。

不打就不打呗,等你归西,老子亲自带兵灭了这可恶的倭国!

停顿了片刻,朱高煦接着拿起笔在纸上画起了圈,嘴里还不停地低声嘀咕着。

“爹啊,您瞧,这里是德里苏丹国,也就是古籍中所说的‘身毒’‘天竺’,这个地方盛产精美绝伦的手工织布和华丽绚烂的纱丽布料。”

“这里是吕宋国,盛产价值连城的黄金;这里是摩鹿加岛国,尤其盛产珍贵无比的檀香、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被誉为‘香料之国’;此外还有苏门答腊的黄金与胡椒,婆罗州的樟脑,帝汶的檀香……”

朱棣听得一愣一愣的,整个人彻底懵了,眼睛瞪得大大的,那模样仿佛见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奇景。他的嘴巴微微张开,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完全被朱高煦所描述的这些异国财富所深深震撼。

他扭头看了看身旁同样一脸惊愕的小鼻涕,发现对方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目瞪口呆的样子,那表情仿佛在说:这怎么可能?

但朱高煦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有些话自然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爹啊,其实香料和黄金这些东西,虽然价值不菲,但却并非海上最珍贵的财富。”

朱棣又是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还有什么能比香料和黄金更加珍贵?”

要知道,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香料的产量就极为稀少,偏偏那些文人士大夫们把香料视为修身养性的高雅之物,导致香料的价格一路飙升,堪比黄金,成为达官显贵们争相追捧、趋之若鹜的昂贵物品。

朱棣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香料更加珍贵和难得。

没文化,真可怕!

朱高煦白了朱棣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无奈,仿佛在嘲笑朱棣的无知和短见。

他缓缓开口说道:“爹,我大明的粮食作物,南方主要是以稻米为主,北方则是以小麦和粟米为主,对吧?”

听了这话,朱棣愈发感到茫然和困惑,但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那爹您知道小麦、水稻、粟米的平均产量大概是多少一亩吗?”

“暂且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平均下来大约四石左右的亩产;小麦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平均下来差不多也是四石,粟米的产量就相对少多了,只有大约两石的亩产。”

这毕竟是常识性的问题,朱棣早些年甚至还在凤阳亲自种过地,这些情况他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朱高煦听了连连点头,甚至向朱棣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地称赞道:“爹果然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这些都了然于心。”紧接着他便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得几乎要昏厥过去的重磅消息。

“爹啊,如果我告诉您,就在那些遥远的海外小国中,隐藏着三种粮食作物,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亩产二十石、三十石甚至四十石,您会作何感想?”

朱棣听到这话,“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激动得浑身颤抖,那颤抖的幅度之大,仿佛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兴奋地跳跃和欢呼。

亩产二十石!

亩产三十石!

甚至亩产四十石!

而且还有三种这样高产的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现在登记在册的人口,已经有大约五千万之多,远远超过了汉唐时期的盛世人口数量。

然而,正是因为人口众多,加上大明连年遭受天灾,旱灾、水灾、蝗灾不断,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百姓饿死、冻死!

就像眼下,河南遭遇大旱,山东遭受旱蝗之灾,百姓们都饿得易子而食,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如果有充足的粮食,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急剧增加!

什么才叫盛世?

盛世又该如何评定?

答案只有两个字——人口!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朱棣一心渴望证明自己,渴望超越前人,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所以他迫切地想要缔造出一个如同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那样的永乐盛世!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背负千古骂名,被后世子孙唾弃和诟病!

因此,朱棣大力推行新政,营建宏伟壮丽的顺天帝都,精心编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浩浩荡荡地下西洋,不遗余力地疏浚大运河,御驾亲征北伐蒙元……

可是他心中那宏伟的蓝图和伟大的霸业,究竟要靠谁来实现?

人!

源源不断的人力!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朱棣就有信心完成这一项项惊天动地、震古烁今的伟大壮举,成为与李世民一样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

得到它!

一定要得到它!

朱棣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缓缓地坐回床榻上,可嘴里却依然不停地念叨着,仿佛着了魔一般。

“老二,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粮食,哪怕是远渡重洋、劳师远征,朕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

朱高煦见状笑了,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得意和狡黠,说道:“爹若是不信,大可拿着这张堪舆图去找郑和求证,他如今的眼界和见识,可比爹您宽广得多了。”

朱棣微微一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既对朱高煦的话感到怀疑和不确定,又对那可能存在的高产粮食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随即怒喝道:“滚出去!”

“哎。”

朱高煦应了一声,脚底抹油般赶紧溜走了,那速度之快,仿佛生怕朱棣反悔一般。

只留下朱棣独自盯着那张堪舆图,怔怔出神,思绪早已飘向了那遥远而神秘的海外之地。

“这世间,难道真的有如此神奇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