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经验萃取:职业转型与知识创业加速器
- 罗依芬
- 2934字
- 2024-12-31 20:12:38
第4节 知识付费2.0时代的掘金策略
我曾接到一些学员的咨询:“罗老师,我想开发一些课程,然后放到网上卖,但我不想做交付,我想实现被动收入。”
你觉得这可行吗?
事实上,刚开始做知识付费的时候,或许可行。因为那时候市场的课程总量少,你做一个有价值的课程,就算没有什么推广动作,付费下单的人也还不少。但是,今非昔比,经过数年的发展,知识付费行业的热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了。
1.知识付费时代已经过去
2012年左右,刚开始流行社群的时候,我们都是邀请专家在微信群里讲课。后来为了解决直播课程便于回听回看等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千聊、荔枝、喜马拉雅等平台。那时候做个音频课都卖得很好,就连我这样初出茅庐的素人,都能在千聊上开课,并获得了数千人的关注。
后来知识付费兴起,出现了像得到、樊登、混沌等大平台。因为这些平台流量大,请的专家也多,知识付费出现了头部集中的趋势。凭借强大的流量,它们可以把一门专家的课程定价在千元左右。
各大平台上有非常多的课程,听众已经听过一些非常优质的课程了,因此对于知识付费的进入门槛也变得高很多了。
现在已经是知识付费2.0的时代了,知识付费2.0时代的特征就是知识过剩。
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都认为知识过剩是常态,每个人手上囤个七八门课。课程买了也没有看,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从内容角度看,如果你讲的内容是通用的,跟别人的没有什么区别,那机会就更少了。比如,你讲心理学能讲得过武志红吗?武老师的课程才199元,那别人为什么要选你而不选武志红的课程呢?所以大V的大流量低价课,已经深度挤压了普通人的课程定价空间。也就是说,普通人想要通过做一套课程“出圈”,每个月卖个几千元乃至上万元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
从流量角度看,普通人没有流量储备,最多就是自己朋友圈私域的资源。你把这些资源消化完以后,就需要不断地开发新流量,才能持续地实现增长和付费。但是,如何获得公域流量?
比如,如果你的一个课程定价199元,要每个月卖多少份才能实现月入过万元?至少50份。在互联网上,就算你的流量很精准,我们按照10%的转化率计算,那么你至少每个月要有500个精准流量。如何获取这么大的精准流量呢?
你可以花钱在平台投流。因为如果你不做投流,就会连被看到的机会都没有。现在的投流成本已经非常高了,普通人是支付不起的。就算卖一个9.9元的课程,你的投流成本可能是十倍。
从结果角度看,就算学员听了课程,也未必转化为行动。学员听完课程以后没有行动,或者行动中没有取得反馈,那就是没有产生结果,你也无法获得成功案例。而且做纯粹的知识交付,不想运营、不想和学员产生互动,那么你和用户之间就无法产生黏性,就无法持续地实现付费和增长。
可以说,想纯粹做个课程去网上卖而实现被动收入,不想做任何交付,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时候想要转型做知识创业,机会在哪里呢?
2.结果付费时代已经来临
虽然知识已经过剩,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更没有办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从培训专业的角度来看,知与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一次也不等于熟练地掌握。
我在2019年《培训》杂志的一篇文章里就提出:知识付费的终点,是要为学员提供能够帮助他们落地出结果的一套解决方案。学员不光是为知识而付费的,更要为老师对于个性化定制、刻意练习的辅导和反馈付费。老师“陪跑”的这种服务会更加有价值。
这就让我们产生一个新的市场机会。当知识的获取太容易了以后,行动跟不上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很多人批判一些人贩卖知识焦虑。大家跟着学了半天知识,但是没办法转化为行动。可是转化行动是一个长尾的市场。因为大V可以做批量化的知识分发,但是无法对个人的行动和结果提供深度的辅导,他们也服务不了这么多的人。
所以,想要改变的人很多,光有认知的改变是不够的,行为的改变才是你的市场机会。你能帮助学员拿出结果,你就在市场上享有一席之地。我认为这是很多大的平台、大V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对个人来讲,这就是一个市场机会。就是说当别人在售卖知识的时候,你售卖的是结果;当别人在卖产品的时候,你卖的是解决方案。谁能够把自己的解决方案做好,做出口碑,那么就会吸引更多想要去改变现状的人,到你这里来学习。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我受某个音频平台的官方邀请,开设了一门经验萃取的音频课,共14节,平台上只能卖199元,再高也很难了。
尽管平台也给我做活动推流,但是两年多下来,我在这套课程上的收益也不过万元。可是能够帮助学员直接做经验萃取的产品,单价就会过万元,甚至几万元,因为这样做能够直接帮助学员出结果。
我现在做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学员拿到结果,所以大家特别信任我,而且做解决方案可以带给我很多成功案例。无论是直播还是朋友圈,我都有大量的学员的成功案例来验证我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来找我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跟我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我的朋友圈让他们觉得特别有信心,“因为有这么多人跟你学习都已经产生了很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也想跟你学习”。
知识付费赚钱容易的时代有过,但转瞬即逝。如果你现在入局,就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
3.不要做流量IP,做好你自己
知识付费行业现在变得热门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赛道,希望打造个人品牌。
但是这种火热带来的后果就是“内卷”。我的朋友圈里各种“导师”满天飞,诸如IP孵化导师、文案变现导师、小红书变现导师、育儿导师等。光一个育儿赛道,我就有不止十个学员了。
你可能会想:既然这么“卷”,普通人转型做IP还有机会吗?
我在这里想和大家正本清源,互联网上经常在谈论IP,那IP到底是什么?
其实IP的英文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可以说有原创知识资产的人都是IP。但是目前知识IP在更多时候是指一种商业模式,即通过输出内容产生影响力,吸引同频的人关注,通过知识产品实现流量获取收益。
其实,如果你只是想得到一份更加独立、自由的工作,并不一定需要在互联网上大张旗鼓地做流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个人只需要做自己,用自己最擅长的一件事去帮助别人解决一个痛点问题即可。只要你诚心地交付好你信任的学员,打造一个个成功的案例,就会近悦远来,吸引更多人慕名而来。
学会一些打造个人品牌的技巧,能够让有潜在需求的用户更好地看见你的价值,这当然是更好的。但你不必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火力全开,天天为了获取流量绞尽脑汁。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几十万粉丝,我们普通人也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粉丝。当你交付不过来的时候,再多的流量也是一种浪费。我自己在取得百万元营收之前,微信好友也就3000多人,公众号和视频号粉丝累计不过3000人。
本书所讲的内容,可能无法让你一下成为一个很有名气的IP,坐拥几十万的粉丝和流量,实现年入几百万元、千万元的收入。本书所讲的内容,是希望能让每个渴望自由、活出价值感的普通人成为一名独立的知识工作者,专注自己专长的领域,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从而真正地活出自己。这样的人,我更愿意称之为专业型的知识IP。
所以,我诚恳地建议你,先定一个小目标,打通从0到1的变现闭环,先达到、再超过职场的收入,实现业务稳定。后续你再根据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选择要不要扩大规模,成立公司化的运营体系。因为从1到10的阶段,需要面对更多的难题和挑战,也不适合人人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