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宋濂有关的那些人

老师黄溍

黄溍非常了不得,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好官。

他在浙江宁海当县丞时,当地盐户和官吏勾结在一起,黄溍不顾被打击报复的风险,将这些盘根错节的恶势力一一清除;任绍兴路诸暨州判官时,当地假钞泛滥,黄溍查清事实,将相关人员一一问罪。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黄溍却穷到要变卖家产来补贴生活,人们夸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不染”。

黄溍担任国子博士时,宋濂成为他的弟子。黄溍把学生当同辈朋友对待,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这使得很多弟子学有所成,而宋濂正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学生方孝孺

方孝孺是宋濂的入室弟子,宋濂称他为“百鸟中之孤凤”,这既是形容他学问上卓尔不群,也是说他这人多少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

和老师宋濂一样,方孝孺也很爱读书。宋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而方孝孺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被人称为“读书种子”。

朱元璋很信任他,曾对太子朱标说,方孝孺值得用一辈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即位后,也把方孝孺当成心腹,和文武官员讨论政事时,他让方孝孺在屏风后批答文书。方孝孺对朱元璋祖孙三代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

后来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取了帝位,朱允炆失踪,朱棣让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肯,被施以车裂之刑。

学生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朱元璋一方面在宫中收集图书,找了一班名儒为朱标讲课,另一方面又经常派朱标去各地巡察,了解民生。在朱元璋的精心培养下,朱标成为一个学问扎实、心地仁善的人。

可惜朱标于1392年患病去世,死在了朱元璋前面。

经历的帝王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放过牛、讨过饭、出过家,属于实打实的社会最底层。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在多次战役中得到施展,一步步成长为出色的将领。郭子兴把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嫁给他,朱元璋从此有了温暖的家。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定年号为洪武。他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但另一方面,他疑心病很重,大肆杀戮功臣,掀起了政坛的腥风血雨。

同僚胡惟庸

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中书省丞相。

因为被朱元璋定性为“谋不轨”,胡惟庸被判诛九族。实际上,他有没有谋反,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但他独断专行,扶植朋党,打击政敌,这是有目共睹的。

朱元璋一开始非常器重胡惟庸,让他官拜左丞相,为百官之首。胡惟庸也不客气,真把大明朝廷当成自己家的了,很多重大问题都不向皇帝打报告,私自就处理了。权力欲旺盛的皇帝遇到权力欲同样旺盛的“打工皇帝”,火星撞地球,动静可就大了。

胡惟庸案为明初“四大案”之一,牵连甚广,朱元璋追究其党羽,总共诛杀了三万多人。宋濂死了次子和孙子,不算最倒霉的,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和胡惟庸交好,全家七十余口全被处死。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再也不愿有任何强势的大臣来和自己争权,从此废丞相之位,去中书省,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从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