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外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综述

(一)一体化测度方法

在定量测度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时,现有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类,分别从趋同、差异和关联的角度测度一体化程度。一是基于相对价格法测度趋同程度,根据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价定律”测度一体化程度。其核心思想是,产品的价格是平衡了各种成本构成因素后达到的稳定值,当市场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时,商品、要素价格应趋同,若同一种产品在两个市场的价格比超出合理区间,则表明两个市场间的差异化比较严重。Parsley和Wei(1996)首次创新性地采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来测度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苏剑等(2021)、李朝鲜(2020)从价格收敛的角度,基于相对价格法对全国省级层面近20年的一体化程度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估,进而分析了全国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空间结构差异。苏剑和邵宇佳(2022)通过相对价格法计算市场分割程度,基于市场分割程度来度量市场一体化水平,并研究发现按照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更多的学者则关注具体一个区域,杨丹丹等(2019)、刘昊和祝志勇(2020)、李旦(2020)、梅饶兰(2021)分别基于相对价格法对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北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行了测度研究。二是基于差异分析方法评价区域间差异水平,即采用地区间的差异来反向反映一体化程度。关于区域差异测度方法的研究较为成熟,具体的计算方法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广义熵指数等方法。潘文卿(2010)基于统计数据进行泰尔指数计算和分解,认为中国不存在全域性的σ-收敛,东部与中部存在收敛趋势,西部地带的收敛特征并不显著。秦彪(2012)基于泰尔指数对辽宁省辽中北地区、辽南地区、辽西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差异以及各区域对差异的贡献度进行测算,从而给出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程度的评估和决策提议。李林君等(2018)重点关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均等性问题,基于广义熵指数对1994—2015年京津冀43个区(地级市)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算,为正确处理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策略提供了政策依据。范擎宇和杨山(2021)则运用泰尔指数、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刘凤等(2022)以成都都市圈为例,利用熵权TOPSIS法与基尼系数法测度2017—2021年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各维度发展差异。三是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代表的城市间关联程度评价,即以地区之间关联关系衡量一体化程度,利用空间关联模型对区域内省市或城市组成的经济网络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各省市或地市间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该方法可以吸纳互联网大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弥补了传统统计数据及时性不够的缺点,因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方大春和牛黎光(2020)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城市中心度,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城市群中心性的经济效应,认为长三角城市还处在提升其中心性地位的竞争阶段,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任重道远。唐承辉和豆建民(2020)、刘和东和杨丽萍(2020)利用统计数据以及企业联系、交通客流、科技与信息联系等多元数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对长三角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占金刚等(202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桂滇川渝42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值矩阵,研究结果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但有加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