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春闱

康定十六年。

二月初九。

东京开封府。

现在正值春季,夜晚时间较长,当华清书院的学子们走出鸿运客栈的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空中也随意飘起犹如牛毛般的细雨。

鸿运客栈门口已经停好了一溜马车。每辆马车前面都悬挂了两盏灯笼,分别印着“华清书院”,“鸿运客栈”的字样。

正当众人陆续走上马车的时候。客栈门口的掌柜和伙计们,当下并跟在后头连声祝贺道:“预祝各位老爷一朝得中,金榜题名!”

距离不远,还未到五更天,众人便到了开封府贡院。

虽天色还早,但贡院门口已经挤满了人,周边也还陆陆续续的有人靠近。

会试,俗称春闱,又常被称为礼部试。同时春闱也是科举制度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是士子们通往仕途的必经之路,更是朝廷选拔贤才、储备官员的重要渠道。

会试后面的殿试一般是不会进行淘汰的,当然不排除被皇帝厌恶,导致被黜落。

在这个时代,殿试结束后,通常会举行盛大的典礼,由皇帝亲自宣布登科进士名次,并赐予相应的官职和赏赐。

一甲为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被称为“状元”,需授从六品官职;第二名为“榜眼”,授正七品官职;第三名则称为“探花”,授正七品。

二甲通常为十七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皆授从七品官职。

三甲则包括二甲之后的所有及第考生,赐同进士出身,授正八品。

也就是说只要过了会试,即便在殿试发挥不好,被排在了三甲最后一名,依旧也是可以入朝为官的,得官身,这也是民间为何称进士为老爷的缘由。

虽进士的前途无限光明,但过春闱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宋朝太过久远,很多数据都无从考证,战且拿明朝的数据进行分析,据后世记载,自明开国以来,一直到崇祯年截至,一共举行了八十八次会试,只录取了大概两万四千八百余人,相当于每科只取二百八十人左右。

三年一科,每科大致也在三千余举人参考,却还不算里面还有很多不止一次前来考试的,再去除些中途去世等一些因素。真正能第一次赴会试就金榜题名的概率只会更少。

而且这竞争的三千举人,哪一个不是十年寒窗,饱读诗书之辈,皆是经历了前面重重考验,被科举这个制度大浪淘沙才能够来到这里,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一行人下了马车后,皆在贡院门口排起了队,尽管是遇到了相熟的,也只是略一抱拳,都没有交谈说话。

这时天空方才微明,不过乌云还没有消散,天气犹如现场的气氛一样有些沉重压抑,有种难以呼吸的感觉。

好在不久后,贡院龙门处的一声放炮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众举人开始相继入场。

入场的顺序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的,大周一共分为大周十七州,分别为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广南东、广南。

作为两京之一的东京开封府自然是率先入场,侯孝康随着人群缓缓走向贡院。

只听龙门官大声念道“诸位考生,一旦被搜出有作弊的,不管你是何身份,一律在贡院外带枷示众一个月,且永久取消学籍,终身不得再科考。所以本官也再次奉劝诸位莫要心存侥幸,要是觉得今科还未准备好,不妨全当体验,莫要以身犯险,回去再好好用功三年,总能进步的多......”

龙门官的声音清晰的进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人群里没有人退却,至于众人到底抱何种心思就不好说了。有序接受兵丁的检查,不过相比于秋闱,只会更加严苛。虽众人都已经获得了举人,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但依旧得老老实实的双手按墙,头低下,衣袍解开,头发打乱,双腿分开,再由两个五大三粗的大头兵用双手从身后摸来摸去。

至于画面嘛,就由各位读者老爷们自行脑补,反正很精彩就对了。

在搜查面前一律平等,很快就轮到了侯孝康。

过了龙门,侯孝康极其熟练的将衣服穿戴好,现在外面可还下着细雨,温度也还低,万不可受了风寒,若是得了病,春闱基本就被判为死刑了。当然也有些头铁的硬抗,每年考挂在里面的,半途被抬走的,怎么说也有十几个。

侯孝康拉着行囊,便往分配给自己的号舍去了。

虽说人人平等,但免不了还是有些“特殊对待”的。依旧是熟悉的天字号,走进考巷。

兵丁检查完侯孝康的号牌便领着他进去了。

和乡试的时候一样,进了号舍侯孝康便先开始打扫,虽说是天字号,但其实也只是相比较于其他号舍稍微好一点罢了。同时心里不由的嘀咕,这大周的有关部门,就不能认真花点银子,将号舍清理保养一番,给广大考生一个好的考试环境。

尽管心里嘀咕,但手上的动作可没马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将一些都整理好后,侯孝康赶紧用炭火点起暖盆烤火,同时用铜壶烧水。

二月开封府的风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尤其是一早一晚,北风飕飕的刮,正应了“二月春风似剪刀”。

待水烧开后,侯孝康往里面加了点料,其中也包括了枸杞红枣,要知道红枣可是不仅有驱寒效果,还可以对脾胃进行滋养。

泡好后,侯孝康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咕咚咕咚的就喝了下去,暖意渗进五脏六腑,舒服多了。

等所有人都进入考场,已经是下午了。

相比于后进场的考生,侯孝康还算是比较惬意的,外面的人饥肠辘辘的排队到下午,侯孝康则中午美美的饱餐了一顿,烤着火,浑身也早就暖洋洋的了。

这一段时间侯孝康已经将身心都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未时一刻,考题才下发,侯孝康将试题打开,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总算有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