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策府
- 祖父朱元璋,请陛下称圣孙
- 白夜忘机
- 2039字
- 2024-09-22 11:25:18
“欸,爹你说对了,我就是正使呀!”朱高煦摸了摸下巴,给家里人摊牌了。
“你?”朱棣嫌弃的看了他一眼,乐呵道:“就你,五迷三道、吊儿郎当的样子,还正使,爹问问你,你有点正事吗?”
“爹,你咋还瞧不起人呢?!我真是呀。”
朱高煦哭笑不得,自己这宣慰对接使,怎么感觉没人知道呢?
这是怎么回事?
略微思索,他大概明白了。
老朱鸡贼呀!如今大伯还未殡葬,他代表燕王府作为正使,必然在朝臣中引起轩然大波。
老朱应该是不想在大伯殡葬期间节外生枝,刻意捂住了他作为倭国宣慰对接正使的消息。
徐妙云招他上前道:“高煦,这事可开不得玩笑,正使代表了什么你明白吗?”
“代表了我是这个!”朱高煦竖起大拇指。
徐妙云摇头:“若你是正使,便意味着你爷爷默许燕王府参与在京政务了,从此之后,燕王府将与东宫分庭抗礼。”
朱高煦若有所悟道:“娘,你是不是过度解读了?”
徐妙云摇头道:“如今储君之争,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娘问你,你父此时入主东宫,你认为可能吗?”
如今的形势,朱高煦倒是知道里面的凶险,自朱元璋大杀浙东文党和淮西勋贵后,朝廷的大臣们几乎换了一个班子。
而这些班子几乎都是朱标一手提拔上来的嫡系。
简单来说,只要这个班子不倒,让朱棣住进东宫,也是瞎子聋子,迟早被掀翻下来。
朱棣想当太子,却绝不是这批朝臣的太子,而这批朝臣还想身居高位,就绝不能让朱棣当太子。
“娘,你意思是说,燕王府要参与政务,必须独立于东宫之外。”
徐妙云赞赏道:“我儿聪慧,所以你告诉娘,你刚说的当真?!”
徐妙云美目涟涟,知儿莫若母,她心里已有了答案。
朱高煦顺着这个思路,瞬间把握了到了朱元璋布局上的考虑。
老朱,特么站在最顶层呀。
让朱允炆为副使,迅速让失去主心骨的东宫旧臣们团结起来,继续各司其职的转动工作,而且为了储位他们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而让自己作为正使,则要让燕王府的人围绕自己这个阵眼构建出新的一套班子,一点点的壮大朱棣在朝中的力量。
如果强行让朱棣入主东宫,反而把朱棣架空了,并非是政权交接的最好办法。
那老朱下一步棋是什么?
不言而喻,冲破历史层层的迷雾,只剩下三个字。
燕王府在东宫之外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核心班子,燕王——天策府。
李世民???:你们大明没有自己的名字吗?!!
朱高煦叹了一口,有种被老朱摆了一道的感觉。
就说封了鸿胪寺的序班后,还加赐宣慰对接使,原来挖了坑等着自己跳呢。
老朱你给咱等着!
朱高煦道:“真,当然真,真损呀!”
不过天策府,味太对了。
朱高煦顿时脸上扬起了笑容。
他缓缓的拿出了袖中的奏折,对徐妙云道:“娘,这是我作为倭国宣慰对接使向爷爷呈递的经略方策。”
朱棣一把抢过去,双手颤抖道:“儿,你可别戏弄你爹,你是正使?”
“如假包换。”朱高煦见他激动不已,叹道:“爹,你看起来好没出息呀!”
朱棣才不管这么多,一把搂过朱高煦强行啵啵了两口。
“儿,快告诉为父,你是怎么做到的!”
朱高煦遂将接见武田重秀的始末娓娓道来,一时间口沫横飞。
说到跌宕起伏之处,众人拍案叫绝。
朱棣大喊道:“如此,张麟的女儿配不上我儿!”
朱高炽哭着脸道:“爹,别呀,我喜欢张羲,儿非他不娶。”
“张羲她也非儿子不嫁的。”
朱棣变了脸道:“胡闹,这门亲事,我和你娘、老二都反对。”
朱高炽:“……”
一旁的姚广孝也笑道:“事缓则圆,殿下,多亏了贫僧料事如神啊。”
朱棣:“本王服了大师。”
朱高煦:???
唯有徐妙云翻开奏折,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但见众人欢欣鼓舞,只好按捺下来。
…………
傍晚,徐妙云才将奏折拿给朱棣,叹道:“你看教的好儿子,让父皇看见这两个字,他这个正使估计还没到任,就被撸了。”
朱棣‘嗐’了一声,气定神闲的道:“本王看过了,王妃,知子莫若父,这逆子要是不这样写,那才有古怪,他越是不屑,说明他腹计满满。”
徐妙云嗔道:“那也不能这样写,经略方策何为‘吃人’?我看他简直是瞎胡闹。”
朱棣笑道:“王妃,老二能争取到正使,便压了东宫一头,本王知足了,这奏折便交由本王来写,以本王的见识,必然让父皇眼前一亮。”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徐妙云嗔骂道:“他浑成这样就是你惯的,高煦散漫久了,未来也不知哪家姑娘管束的了他。”
“说到这个,我看今日高炽很伤心,张羲是个好孩子,我觉得和高炽挺般配的,要不……”
朱棣摇头道:“再等等吧,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需要这么冒险去结交朝臣了,待本王开府建制那一天,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
翌日。
寅时,太子属纩,招魂,复而不醒。
帝将月彩明珠置于太子口中,天下缟素。
百官大臣及五服亲族送葬,白衣执绋,唱挽歌。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是啊!死去的人再也不会归来了,太子将永远葬在孝陵旁的春陵,陪伴着已故的高皇后远去。
这位大明帝国呕心沥血铸造二十五年的帝国之剑,永远埋葬在这片坟丘中,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终于不再左右帝志,终于不再庇护社稷,安安静静做一个天地闲者。
千百年后,想起此情此景,不免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恨,唯有月照丘与坟。
是的,属于他的时代过去了,但新的时代也将要来临。
天高地阔。
朱高煦抬头望去,一轮旭日正在袅袅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