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之魂:中华传统建筑的中和人文精神
- 李永铭
- 649字
- 2024-08-19 17:35:07
八、《吕氏春秋》与“建中立极”
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以信陵君、春申君等为榜样,也广交宾客,招徕了大批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据说门下食客多达3000人。他让门客中凡能舞文弄墨者,都将自己的见闻与想法写下来,然后组织其中水平较高的学者进行编纂。经过多次反复讨论修改,终于整理出《吕氏春秋》一部。
《吕氏春秋》汇聚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全书共160篇,结构完整,自成体系。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吕不韦组织撰写《吕氏春秋》,在文化事业上功不可没。
《吕氏春秋》中论述的关于城市建设的思想,包含了当时宫城建筑的经验总结,也反映出古人对“中”的尊崇。书中指出:“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小,其多不若少。”(44) 文中所谓“国”,即“城”,这与《考工记》中所指是一样的。文中之“中”,既有方位之意,也有适中、适合之意,还有“中轴”之意。为了方便王国的管理,在适当位置建一城。城里的中心应是宫城,宫城的中轴线上或突出位置上是祖庙。一般以千里见方建一城市,对于管理王国是最合适的。城所管的地方不是不能进一步扩大,但从管理效果来说,这是最有效的,太大了未必能有效果。这就是所谓“建中立极”的思想。
《吕氏春秋》的城建思想,既表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划,也对后来的建筑活动做出了很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