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今交往频繁的国际社会中,它的传播自然更加迅速,影响更加广泛,作用也更加明显。我们在今天来了解中国文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现实需要。

首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人类各个族群都拥有不同于其他族群的文化成果,同时又需要跟其他族群进行交流与合作。任何一个族群都不能与其他族群隔绝,也不应当拒绝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而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全新科技的时代,这种全新科技使人类各个族群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和便捷。在这样的环境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独自发展,恰恰相反,各种文化需要互相交流与学习,相互补充和吸收,这就是文明互鉴。因此我们说,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质。如果说20世纪以前,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好奇和探秘的心理,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就与自身的发展有了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大。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的力量和影响都会继续增强,这是不容置疑的。世界各国若想解决棘手的急迫问题,都需要与中国开展务实的合作。只有热切地关注中国的发展与崛起,谋求与中国建立新型的关系,才能为各国的未来与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创造机会。面对这样的历史变化,面对中国文化的这种走向,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自豪,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

然而,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有点像苏东坡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养育我们的文化母体,我们多数人知之甚少,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年轻一代恐怕了解得更少。在某些时候,我们甚至还不如西方人了解得多。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曾以《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简明通俗地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并且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中国人自己就和西方人一样不了解这一事实”。他列举了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卷线钓鱼器、手推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还有蒸汽机的核心设计等等。他说,如果没有中国的船舵、罗盘和多级桅杆,哥伦布就不能到达美洲,欧洲人也不可能建立众多的殖民帝国;如果没有中国的马镫,就不会产生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时代;同样,没有从中国引进的枪炮火药,欧洲的骑士时代也不会结束。作者的结论是:中国人至今未充分认识自己的成果。又比如,在历史上我们曾多次批判孔子和他的思想,但是很少认识到儒家思想的世界意义和普遍价值。而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早就对中国古代文明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孔子“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甚至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我们大多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但它们对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就不如外国人看得清楚。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评价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外国人如此高度评价中国文化,我们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它呢?何况我们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其次,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文化所以能延续到今天,是历代中国人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它在未来的发展与延续,依然要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当前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延续,面临国际、国内两种形势的挑战。在一度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的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强势进入中国社会,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冲击。面对具有进攻性的异质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能不能继续保持它的独特性,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的独特性,以及如何保持它的独特性?这是我们中国人不能不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中国人要下功夫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哪些成分是积极的,哪些成分是消极的,哪些是应当继承的,哪些是应当抛弃的,以便在蜂拥而入的外来文化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对异质文化的优劣予以正确的分析。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运转模式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就必然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有面貌。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文化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传统文化也不会一成不变,相反,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会不断加入新的因素,包括民族文化的时代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异质因素。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不仅仅是吃汉堡包、穿牛仔裤、披白色婚纱那么简单,而是文化观念、核心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变化。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都与这种变化密切相关。在经济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面前,我们有些人丧失了自我,丧失了判断文化价值的能力,以为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东西(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是好的,都是可以采纳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养育我们自身的母体文化不甚了解,对异质文化感到新奇,最终导致对传统文化“无选择漠视”和对外来文化“无选择吸收”。

这种对文化发展采取的“无选择性”态度,肯定是会发生变化的,会演变为“有选择性”的。因为我们中国人不会割断自己的根,更不会损坏自己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人们对“国学”的呼唤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就笔者个人的观察和现行趋势而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首先需要有国际视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原则下,构建一种现代化的文化体系。这个过程在1949年以后大约要经历三个阶段:以政治为第一取向的阶段、以经济为第一取向的阶段和以重建中国文化为宏大目标的阶段。为了达到以重建中国文化为宏大目标的阶段,我们有必要大力发掘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先人智慧的内涵,并使之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必须认真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它的发展脉络和变化规律,在同外来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能够理性地进行自我反思,自觉地吸取其中的精华,抵制其中的糟粕,进行有益的文化扬弃。

第三是个人提高素养的需要。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说明孟子已经注意到“人”与“非人”的区别。孟子是主张“性善”的,按他的原意,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属于人的“善端”,生来就具有。因此,具有这四种“善端”的,就是人,没有这四种“善端”的,就是“非人”。这个“非人”,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动物。事实上,人与动物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文化素养的,是有精神追求的,是有道德理想的,是有情有义的。从现代意义上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其追求高尚,讲究道德,讲求“文明”,是一个“文明人”。人类到了如今的21世纪,“文明人”应当具备富于现代特色的更为高尚的品质。可是,我们仔细观察今天的社会,依旧还有种种“非人”的现象。难道是经历了数千年,社会没有一点进步吗?人类没有一点提高吗?当然不是。而是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差异,人的文明程度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因为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中通过接受教育和自觉学习取得的。社会向前发展,人也要随着社会前进和提高,更何况人还有责任推动和引领社会。所以,社会的每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是必然的选择。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人绝不应当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而应当是具有高尚情操、丰富知识和无穷创造力的公民。这样的公民,懂得依法行事,懂得以礼待人,懂得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在条件创造性地工作;这样的公民,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享有权利,更承担义务,善于获取,更善于奉献。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仅仅依靠学一点外语、学一点科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认真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并从中吸取营养。

作为中国人,自然要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这种了解和学习,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精通“国学”,都读遍孔孟老庄的著作。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有选择地阅读一些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欣赏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和音乐,领略一些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参访一些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从中体会和感受民族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气质,这并非办不到。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专项入手,比如书法、绘画、戏曲、民乐等,由专项逐步延伸到相关方面,拓展了解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样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就能从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熏陶人格,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既保有民族传统,又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