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黄河与长江是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它们从西到东,把中国的国土由南至北划分为三个自然带,构成了不同的气候和水土条件,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充足的乳汁。如果说,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那么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黄河与长江。如果没有黄河与长江,也许就没有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所以把二者称作我们的“母亲河”,一点也不过分。
黄河,虽然长度逊于长江,为中国的第二条大河,但它与中国文明发生、发展的关系却更为人们所重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念。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它的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下的卡日曲,河流从这里开始,将冰雪的融水和雨水汇入两个高原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然后流转于青藏高原之上,至兰州而展开呈弯弓状,然后穿越秦晋两省的黄土高原,因这一带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夹带大量泥沙,呈黄色,遂称“黄河”。河水出孟津进入平原之后,泥沙逐渐淤积于河床底部,使河床高出地面4—5米,有的地方甚至达10米,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地上河”,形成“易淤、易决、易徙”的特点,因而造成历代水患。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两千余年中,黄河曾决口泛滥一千五百余次。黄河治理成为历代治国安民的重大措施。
黄河虽然水害频繁,但它的乳汁却哺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中华文明。如前所说,黄河流域是远古先民最早栖息繁衍的地带,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迄今为止,黄河中下游及黄土高原发现的古人类新石器文化遗址数量最多,空间分布范围也比较集中。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区以关中、晋南、豫西地区为中心,西至渭水上游陕甘接壤地带,北至长城一线,南达汝水、颍水中上游。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区则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河以北,东至渤海,北达辽东半岛南端。在这一大片范围内,那时的水土条件适宜农业耕种,原始先民最初采集野生谷物,后经种植驯化而逐渐成为发达的农耕文明,仅《诗经》中记载的野生植物就有一百多种。由于农业经济发达而形成历代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南京、杭州,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唐宋以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绝大部分出生在黄河流域。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黄河及其众多的支流,为古代聚居于此的先民提供了灌溉和航运之便;它们流经的地方,形成许多东西向或东北—西南向延伸的山谷和盆地,气候温和,出入便利,成为人们理想的聚居区。正是在这些条件之下,黄河流域的文化最早发育成熟起来,因而成了中国文明的发祥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正体现了黄河所孕育出的民族文化精神。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山西南侧,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沿江支流众多,水系庞大,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总落差达6600余米,蕴藏的水力资源占全国水力资源的40%以上,它浇灌的土地和哺育的人口居全国之冠,航行里程在全国各水系中也居首位。为了开发长江流域丰富的水力资源,我国已建设了二十余座大中型水电站,包括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可从根本上改变长江两岸的水利条件,促进农业的高产丰收。
杜甫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长江像一条璀璨夺目的蓝色玉带系于中华大地的腰间,它的不朽生命使它成为中华文明的第二个哺育区。首先,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仅次于黄河流域,而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带、汉水中游和苏皖平原。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其次,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稻作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是在中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由于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运交通便利,又催生了发达的商贸文化(如水运商业等)、丝织工艺文化(如陶瓷、丝绸、文房四宝等)、园艺文化(如花果栽培等)和园林文化(如江南私园等)。苏轼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杨慎则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由长江奔流的气势所引发的历史感慨,一直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