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轨道不能停

内阁送来的奏疏?

朱由检神色一凝,往常内阁的奏疏都有固定的时间送入宫,唯有遇到需要紧急处置的奏疏,才会单独送来。

他接过奏疏,仔细看了一眼,随即脸色大变。

府谷民乱?

朱由检脸色异常难看。

明末果真是灾祸不断,辽东的事情都还没解决,现在又起了民乱!

他若是没有记错的话,陕西就是农民起义的源头了。

在崇祯的十几年里,朝廷一直没能灭掉起义军,反倒让起义军发展壮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被李自成攻入了京城。

不过,按照现在这个时间点,李自成应该还没加入叛军。

在他印象中,朝廷还没有裁撤驿所,李自成现在还没有失业。

但不管怎么说,陕西的民乱必须尽快解决,他一定要将这个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他翻看了一下内阁的票拟结果,顿时眉头紧锁。

暂停修建轨道?

这绝对不行!

修建轨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若是现在不开始,那想要真正用上轨道,便需要等更长的时间。

轨道可以为朝廷带来极大的利益,耽搁时间,那就是损失金钱!

再者,陕西民变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没人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解决。

万一时间拖太久了,他都难以确定,内帑是不是还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

朱由检读了几遍奏疏,逐渐意识到了民变的缘由。

遍地饥荒,兵民煽动!

按照奏疏上所说,府谷之所以发生民变,就两个原因,一个是百姓生活太苦了,缺少粮食生存;另一个是有人在背后煽动!

饥荒倒是好解决,无非是朝廷拨付钱粮,救济百姓罢了。

只不过,朝廷现在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想要拨付钱粮怕是有些困难。

朱由检随即想到了一个词‘以工代赈!’

既然陕西现在有这么多饥民,朝廷又要修轨道,何不将饥民利用起来,全部送去修轨道!

朱由检逐渐理清楚了思路。

按照原本的计划,朝廷修建轨道,需要招募民夫,每天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直接招募饥民来修轨道,也不需要多耗费银子,反而省去了救济饥民的钱粮。

就这一点来说,这轨道也必须修!

他又看了一眼内阁的票拟,接着脸色一沉。

票拟中说了内阁的猜测,说是陕西民乱有两种可能。

但朱由检知道,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陕西巡抚惧怕朝廷责罚,隐瞒不报!

他可是记得,陕西出现民乱之后,很快便扩散到了整个陕西全境,陕西巡抚显然没有能力控制局面。

想到这,他扭头朝一旁的王承恩吩咐道:“传内阁几位阁臣入宫!”

“是!”

王承恩应了一句。

小半个时辰之后,韩爌等人赶到了乾清宫。

“臣等参见皇上!”

“免礼!”

朱由检看着韩爌等人,沉声说到:“内阁递上来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陕西民变之事,朝廷需要慎重对待。”

“朕知道,陕西事态紧急,兵部尽快派人去陕西,摸清楚情况。”

“户部和工部准备好粮饷和兵甲,兵部尽快调集兵马,前去陕西平乱。”

听到这话,众人有些错愕,皇帝怎么像是已经知道了陕西的情况?

“皇上!”罗喻义站了出来,恭声说道:“若是要调集兵马,户部一时间也筹措不到足够的钱粮,臣请皇上先暂停修建轨道一事,从内帑拨付银两,用于平乱!”

朱由检微微摇头,说到:“朕看了票拟,此法并不恰当,陕西民乱,根本在于饥民聚集,若是要安抚百姓,朝廷定要想办法赈济才行,朕有意吸纳饥民以修建轨道!”

“皇上圣明!”

成基命顿时眼前一亮。

他不得不承认,皇帝这法子确实很好。

既修了轨道,又救济了灾民。

将饥民全部送去修轨道,从根源上就断了民乱的基础。

没了饥民,就算有人想要鼓动百姓起义,也没有人附和了。

如此一来,乱军就没办法壮大,朝廷自然也就能够更加轻松的平定乱军了。

罗喻义依旧眉头紧锁,沉声说到:“皇上,即不停修轨道,内帑可还有足够的银子支持朝廷平乱?”

闻言,众人都偷偷看着皇帝。

前些日子,皇帝查抄福王府,这件事都是锦衣卫去办的,没有经过朝廷官员的手,他们也不清楚皇帝到底抄没了多少银子。

按照朝廷估计,福王府少说也有几十万两银子,加上内帑本就剩余的银子,皇帝的家底应当还有不少。

朱由检自然也猜到了群臣的心思,他并不准备再用内帑来补贴朝廷用兵。

唯有在群臣面前保持一些神秘感,才能让群臣更加敬畏。

他也不希望内帑的底细被群臣知道。

想了想,朱由检说道:“此番平乱,所需钱粮从山西调拨,朝廷收了山西矿税,这些矿税便先截留,用于此次平乱所需!”

“皇上,此举不妥!”一旁默不作声的刘鸿训站了出来,“皇上,山西矿税虽未押解入京,可户部早有规划,这笔矿税已经分配好了,若是截留下来,用以平乱,户部又该从哪里补足这笔银子?”

朱由检顿时有些无语,山西矿税这才开征多久,银子都还没到手,户部就已经花出去了?

见皇帝眉头紧锁,李标出声说道:“皇上,今岁的税银也要押解入京了,户部的规划,大可从今岁的税银中划拨。”

“好!”朱由检扭头看了李标一眼,微微点头,“就这么办!”

事情妥当之后,韩爌也站了出来,说到:“皇上,陕西巡抚隐瞒实情,延误军情,朝廷应当拿其问罪,平乱之事,朝廷当选派一能臣督办。”

朱由检微微颔首,“阁老所言有理,平乱的人选便交由吏部会推吧。”

他对于朝中大臣也还不太了解,自然不可能自己拟定一个人选。

让吏部会推既符合规矩,也能让他有个选择的范围。

“老臣领旨!”韩爌应了一声。

随后众人便退了出去。

朱由检这才松了口气。

他又看了一眼御案上的奏疏,现在陕西动荡,府谷又紧邻大同府,民乱的事情难免会波及山西,为了山西的安稳,他应该安排人手,在山西盯着点才行。

卢象升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