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
- (美)马克·范·罗伊恩
- 1356字
- 2024-07-18 14:27:25
2.3 破坏性分歧与破坏性怀疑
道德问题上的差别和分歧广泛存在,要是这导致我们难以给道德谓词指派相同的属性,就会对最小实在论观点不利。这种情况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基于现实存在的大量分歧,可以对这样的观念提出质疑:当我们做出伦理判断时,我们全都在谈论同一件事。如果我们没有谈论任何事,或者不同的人实际上在谈论不同的事,这种观念就是虚假的。作为替代,第一种可选的立场是错误论:道德话语意图谈论一个共同的主题,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供它谈论。第二种立场是相对主义:不同人说出的道德话语谈论的是不同属性。不妨考虑一下,如果一个言说者口中的“正确”所指的属性是与这个言说者的道德承诺相符,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一来,不同的言说者就会用这个词项筛显不同的属性。某种行为可以符合我的道德承诺,却不符合你的道德承诺。因此,这种行为相对于我来说是正确的,相对于你来说则否。
另有一种涉及怀疑(doubt)而非分歧的现象,也可能动摇我们的这种信念:我们可以用共同的道德词项筛显相同的东西。考虑一下,对于我们做出道德判断时所谓述的属性,以任意方式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描述。
无论是思想中运用这些谓词的适格思考者,还是相关道德词项的适格使用者,都可以怀疑这种实质性描述的正确性。一个人认为,伦理关注的是促进人类福祉。另一个人认为,伦理意味着服从上帝的命令。还有一个人认为,伦理以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为基础。如此看来,就伦理的一般主题而言,并非所有适格的道德思考者都必定接受某种实质性的描述。你或许认为,对于一个词项的意义,无歧义地使用这个词项的适格言说者们一定拥有某种共同的理解。如果是这样,基于这些分歧就可以怀疑,我们是在用道德词项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
这两个论证给相对主义提供了某种理据,因为相对主义可以很自然地应对意义方面的这些差别。如果我所说的谓词“Z”将某种关系相对于我进行谓述,而你所说的同一个谓词将那种关系相对于你进行谓述,我对撒谎是Z的断言和你对此的否认就可以同时为真。撒谎能以“Z”所指的方式与我相联系,却不是以“Z”的方式与你相联系。所以,我们不能基于道德分歧而认为,任意一方或者双方都未能把握实际情况。“好玩”(entertaining)大概就是这样的谓词——你可能觉得打高尔夫球好玩,虽然我对其深感厌恶。当我质疑你对伦理主题的刻画时,道德相对主义者可以解释说,这反映的事实是,我口中的道德词项和你口中的相同词项给它们的主项谓述了不同的属性。比如,假定这里所指的属性是与言说者的道德承诺相符。于是,两个言说者可以各自断言对方所否认的句子,但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的。由于最小实在论本身并不排斥相对主义,最小实在论者就可以认为,相对主义是对前面那些担心的最好回应。
遗憾的是,分歧现象一样对相对主义提出了难题。我们刚才已经指出,最小实在论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对真正的分歧和单纯的意见不同做出区分。最小实在论提出,仅当争论各方使用道德词项表示相同的属性,断言和否认这种属性的出现才会产生真正的分歧。当主体否认对方所肯定的东西,他们使用的谓词筛显的是不同属性,双方就不会这么轻易地存在分歧。如果我们认为大多数道德争论都是真正的分歧,就要背离相对主义对道德词汇的分析。这里所说的三个观念各自对应一个重要论证,这些论证的提出者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元伦理学家。本章第2.4—2.6节将对这些论证进行具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