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理论意义

第一,聚焦“住进社区之后”环节,实证检验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不同类型居住空间之后,他们在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与心理认同方面的差异,以此拓展西方居住融合论在本土化的应用。居住融合理论的研究始于Massey和Denton(1987)的居住隔离模型,其延续了芝加哥学派的生态学传统,认为移民家庭在美国社会完成文化融合和社会经济地位融合之后,他们本种族不太成功的成员,进入到白人占多数的郊区社区居住,从而实现与主流社会群体的居住融合,以促进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接触和交流,但他们并没有继续对移民群体进入白人占比较高的社区之后的融入问题进行研究。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在探讨农民工居住问题时,也将重点集中在农民工“住进普通社区之前”的环节,关注制度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对其住房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购买能力或增加住房供给,较少地考虑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不同类型居住空间之后如何与本地居民开展社会空间互动。因此,本书的研究重点是检验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不同类型居住空间之后,在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与心理认同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拓展西方的居住融合理论在外来移民“进入社区之后”的环节的研究内容。

第二,重点关注社会资本理论应用,实证检验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行为通过社会资本积累差异影响社会融入的机制,以及社区群体成员异质性对社会资本作用效果的差异,以此丰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内容。虽然现有研究关注到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例如:以血缘、地缘等同质关系建立的社会网络,这种初级社会资本有助于农民工快速适应城市环境,但长期依赖这种同质性的强关系,容易强化内卷化的群体互动;农民工要在城市中进一步发展,必须扩展新型社会资本,即与本地城市居民结成网络,充分利用具有异质成分和制度因素的弱关系来获取新的信息、机会和资源。然而,这些研究并未关注社会资本与住房类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同住房类型选择代表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质量具有差异性,不同居住空间特征对居民的社区交往和社区参与行为具有形塑作用,社区公共空间为同伴效应的发挥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社区社会结构为同伴效应的发挥创造不同结构性条件,以及为认同机制的发挥营造不同的文化氛围,并通过学习机制、固化机制、权利意识、阶层意识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社会资本积累。本书的研究将住房视为一种居住空间,重点围绕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探讨社区社会结构如何通过同伴效应与认同机制影响个体社会资本积累的形式差异,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城市社会学关于个体社会资本形成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