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人民币(DC/EP)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 沈春明
- 3字
- 2024-06-28 16:44:58
1 导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民币国际化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性关注。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条件、风险应对,及实现路径、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丰富,既有宏观的路径规划,也有国际化路径中各变量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既有顶层制度设计,又有实践的风险防控手段;既有从结算、计价、投资到储备的职能递进方式,又有从周边、区域到国际化的地域范围扩张。更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大量研究较多从定性视角展开,而近期从定量视角考察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日益显现。然而,在数字人民币(DC/EP)出现的背景下,鲜有研究对人民币国际化展开系统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的格局变化,往往会引发不同种类货币国际地位的变化,特别是每次大的全球性危机所导致的经济不平衡,都会在削弱某些货币国际地位的同时,增强另外一些货币国际化的地位。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元全球外汇占比加速下降;2009年年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引发欧元全球外汇占比持续下降至2016年前后才企稳(见图3.3)。人民币资产则在2008年后成为很多国家避险资产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人民币谋求加入SDR的配合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次提速,2016年10月1日被正式纳入SDR篮子,而且权重达10.92%,高于日元的8.33%和英镑的8.09%。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金融货币体系,甚至各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并好转,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成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经济持续恶化,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呈现出下降态势。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疫情的冲击,主要国际货币欧元、英镑、日元都深受疫情之灾,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受经贸规模的扩展、币值持续走强、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和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货币国际化的核心因素的影响,加上军事实力和国际政治影响力大幅提升的货币国际化支撑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走强的内在驱动力不断积聚,在具有多种优势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DC/EP)的助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势能势必得到释放。
2020年5月,在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背景下,全球正在出现新的发展趋势,“疫后经济”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5月,苏州相城区开始在其所属的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中,将交通补贴的50%以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形式发放,至此,主要经济体央行数字货币的首个应用场景正式落地,中国也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使用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需要指出的是,当中国逐步成为数字人民币普及的国家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经济均会与数字人民币相关联。数字货币的秒到账、零成本、匿名性、大幅提升交易量等优势,使得数字货币具有天然的国际化优势。数字人民币(DC/EP)不仅兼具数字货币的上述优势,而且采用了双离线(交易双方都不需要通过网络的离线状态)交易模式,使得交易不受时间(7×24小时)和地点(不需要网络和过多的工具)的限制,这使得数字人民币具有了很强的国际化天然优势。不难理解,在法定数字货币时期,首个使用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DC/EP)的中国,迎来了一个本国货币(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进程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也使得人民币成为主流国际货币的进程大大提速。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数字人民币(DC/EP)与人民币国际化”是应时代之需。
本书将围绕数字人民币(DC/EP)出现后,在新的环境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核心因素和支持因素)”和“路径”两个重要方面,运用理论、实证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布局,借鉴英镑、美元、欧元和日元国际化的过程和实践经验等,探寻DC/EP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1.1.2 研究意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超越该国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张津,2017)。货币国际化体现了一国的综合国力,但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经济实力还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现象。一方面,在国际货币地位方面:①作为支付货币,美元占全球的38.4%,居全球第一位,而人民币仅占2.2%(2021年2月数据);②作为储备货币,在全球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为55.2%,全球排名第一位,而人民币仅占2.1%(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③全球贸易融资中,美元高达87.1%,而人民币仅占1.3%(2021年2月数据)。总体来看,人民币的各维度指标的占比均未超过2.5%,与美元占比相差较大。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实力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的数据):①中国GDP排名全球第二位。尽管位列美国之后,但远强于欧元区国家及英国和日本。②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13.1%。③中国成为全球金融大国。外汇储备长期位居世界第一,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债券、股票、保险的市场规模也均列全球第二。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演变特征中不难发现,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12月为2.07%,2019年为2.15%。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底,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高达61.82%,比国际支付市场的40.1%占比高,大部分国家依旧把美元作为“优质储备资产”。而人民币在全球各国外储中占比约为1.95%(第五名),低于日元和英镑(见图1.1)。
图1.1 2012年8月至2021年8月五大国际货币支付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SWIFT。
数字人民币(DC/EP)的技术决定了其很容易跨境流通,不仅比传统跨境结算速度快很多,而且比传统跨境结算安全,有利于在境外流通达到一定程度、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达到一定比重、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等,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数字人民币(DC/EP)成为通过“人民币国际化的诸多影响因素(本书主要研究四大核心因素和两大支撑因素)”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具或关键变量,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方向规划和策略选择。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对美元信任度的下降,不仅催生了数字货币(比特币),而且让中国及全球诸多国家催生了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思考。我国从全球的金融经济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紧抓数字人民币试点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逐步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同时,也能推动国内金融体系的升级,从顶层设计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推行对我国具有长期战略意义。一方面,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DC/EP)有利于改善我国跨境支付条件,有望改造国际货币、金融和贸易结算体系,增强经济和金融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保障货币主权。数字人民币(DC/EP)有利于抵御加密资产和全球稳定币侵蚀,防止数字经济时代的货币发行权被弱化,并确保货币发行始终服务于国家发展改革大局。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天然的国际化优势,在数字货币,尤其是法定数字货币的历史浪潮即将到来之际,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尤其是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DC/EP)的研究价值凸显。
对于除美国之外的许多国家来说,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不仅是为了支付的便利性,还为了达到逐步“去美元化”的目的。在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的SWIFT和CHIPS系统主导了国际支付结算体系,许多国家想借着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重建一个支付体系。SWIFT和CHIPS跨境支付收费高、效率低,更为严重的是,SWIFT被美国作为管辖的工具,对我国金融(体系)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使用我国的(人民币)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缺陷。如果使用数字人民币(DC/EP)通过CIPS进行跨境转账支付,不仅费用低、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能够规避SWIFT和CHIPS对我国金融(体系)安全构成的极大威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018年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IPS)投产试运行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后疫情时代,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加快,数字人民币于2020年5月正式推出,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首个数字货币,在中国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背景下,顺势而动、恰逢其时,此时的研究,理论上可以丰富“数字人民币(DC/EP)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清晰数字人民币(DC/EP)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目标和方向。
综上所述,对于“数字人民币(DC/EP)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丰富法定数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等理论),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