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素问玄机原病式》选读

《素问玄机原病式》,医经类著作,简称《原病式》,又名《素问玄机》。刘完素著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辛丑(金大定二十一年),即公元1181年前后。刘完素(约1120—1200年),字守真,号河间居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后人因之称其为刘河间。刘氏一生耽嗜医书,于《黄帝内经》尤刻意研究,深探奥旨,阐发火热病机有独到见解。其治火热之证主张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临证多有奇验,医名震于四方,为“河间学派”之开山,位列金元四大家之首。

此书系刘氏针对宋金时期热性病的盛行,受运气学说的启发,在潜心研究《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增加了燥类,扩充了病种,特别是火、热两类。首创“六气皆能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理论,主张药用寒凉,以辛凉解表、攻里、清热养阴,或降心益肾,其中尤尽心于六气化火的病机理论,以及外感热性病的治法,与《局方》偏重温补形成鲜明对照,被后人尊为“主火论”“寒凉派”的鼻祖。此外,其对《黄帝内经》中的运气学说及亢害承制的理论具有深刻体会,对杂病的论治亦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凡此均促进了宋金时期医学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语言精练,说理透彻,对研究《黄帝内经》病机理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研究刘完素学术思想及临证特点的重要文献。

一、论火热致病

【原文】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1],小便浑浊,腹胀大,鼓之如鼓[2],痈疽疡疹,瘤气[3]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窒鼽[4]衄,血溢血泄,淋,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蠛血汙[5],皆属于热(手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诸热瞀瘛,暴喑[6]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7]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瘛,暴病暴死,皆属于火(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注释】

[1]转筋:俗称抽筋,肢体牵掣,扭转急痛。多发生于小腿腓肠肌,甚则牵引腹部拘挛。

[2]腹胀大,鼓之如鼓:前一“鼓”字作叩打动词解释,后一“鼓”字作名词解释。句意是腹部胀大,叩打如有鼓音。

[3]瘤气:指赤瘤之类,即丹毒。

[4]鼽:病证名。指鼻塞流清涕。

[5]血汙:汙为污的异体。血汙指出血紫黑。

[6]暴喑:喉喑之一,即突然发生失声。

[7]嚏:打喷嚏。

【按语】本篇提出火热为病的广泛性。刘完素受《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火热居其九的启示,认识到火热病证广泛存在。他还将“病机十九条”中属于风、湿、寒三条病机的病证亦推衍扩大,并认为这些病证大多可以从火热推论,充分说明了火热为病的广泛性。

二、论六气化火

【原文】诸风掉眩[1],皆属肝木。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2],阳主乎动,两动相搏[3],则为之旋转。

【注释】

[1]掉眩:掉,动摇不定。眩,头昏目眩,指比较重的晕眩,不仅头昏目眩,而且坐立不稳,摇摇欲倒。

[2]兼化:此指向性质相同方向转化,即同化。

[3]两动相搏:风热两种阳邪相互鼓动。

【按语】本篇以风为代表提出六气皆能化火。所述内容不仅反映了刘氏注重火热的学术创见,而且发展了《内经》的病机学说,对后世颇多启迪。刘完素在阐发火热与风、湿、燥、寒诸气的关系时,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

三、论五志过极

【原文】悲,肺金之志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心火主于热,喜痛,故悲痛苦恼者,心神烦热躁乱,而非清净也。所以悲哭而五液俱出者,火热亢极,而反兼水化制之故也。夫五脏者,肝、心、脾、肺、肾也。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悲,一作忧。若志过度,则劳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按语】本篇提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问题。刘完素不仅重视外感火热病机,亦重视内伤火热病机。他在论述火热与情志的关系时,提出五志化火,各伤本脏,各有主病,但又强调五志化火更易影响心,而心火热甚又与肾水虚衰有关,从其论中风偏枯中便可看出。反之,心火热甚亦可导致情志异常。

四、论五运六气

【原文】如春分至小满,为二之气,乃君火之位[1]。自大寒至春分,七十三日,为初之气,乃风木之位,故春分之后,风火相搏,则多起飘风[2],俗谓之旋风是也。四时皆有之,由五运六气,千变万化,冲荡击搏,安得失时,而便谓之无也,但有微甚而已。人或乘车跃马,登舟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正,而左右纡曲[3],故经曰:曲直动摇,风之用也。眩运而呕吐者,风热甚故也。

【注释】

[1]君火之位:运气术语。君火之位原指六气主位之一,但根据冠于首的五运主病及下文所主七十三日,此君火是五运中的火运(主运),亦即小运。

[2]飘风:指旋风、暴风。

[3]纡曲:屈曲之意。

【按语】本篇提出五运六气的问题。论及运气,五运有大有小,六气有主有客。大运统治年,小运各治七十二日。主气位置固定不移,客气年年变换,并有客主加临之变。联系实际,小运主气基本按季节划分,反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能够符合一般发病规律,比较明确可信。刘完素虽极力推崇运气,实际上他只是有取舍地汲取了运气学说,此处就非常清楚地反映出来。刘完素独取小运主气,不及大运客气,是他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深思熟虑得出的。

五、论亢害承制

【原文】癥,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癥也。《圣惠方》谓:癥犹征也[1]。然水体柔顺,而今反坚硬如地,亢则害,承乃制也。故病湿过极则为痓,反兼风化制之也,风病过极则反燥,筋脉劲急,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过极则烦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病热过极而反出五液[2],或为战栗恶寒,反兼水化制之也。其为治者,但当泻其过甚之气,以为病本,不可反误治其兼化也。然而兼化者,乃天机造化,抑高之道,虽在渺冥恍惚之间,而有自然之理,亦非显形而有气也,病虽为邪,而造化之道,在其中矣。

【注释】

[1]《圣惠方》谓癥犹征也:《圣惠方》即宋·翰林医官院由王怀隐等人集体编写的《太平圣惠方》。该书第七十一“治妇人癥痞诸方”指出,“牢强推之不移者,名曰癥,言其病形征可验也”,说明癥是腹中有块,推之不移,形状固定不变。

[2]五液:指汗、涕、泪、涎、唾。《素问·宣明五气》云:“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按语】本篇提出亢害承制的问题。亢害承制理论始见于《内经》,是贯穿《素问玄机原病式》的基本观点。刘完素论述的亢害制,亢而为害是其本质,承济相制是为假象,其中尚有牵强附会之处,目的主要是分清疾病中假象与本质的关系,从而在治疗中不至于陷于标本不分、模棱两可的困境中。这是刘完素对“治病必求其本”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