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方图解:以“汤液经法图”解读方剂配伍之秘
- 金锐
- 2225字
- 2024-06-14 19:19:54
苏序
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正确理解方剂的功能,是运用方剂、学会处方的基本前提。经方是现代临床方剂的主体,阐释方剂首先要解好经方。解方、用方是中医临床大夫的专业功夫,疗效所系、能力所在。当今对方剂,特别是对经方的解释,多是汇总了明清部分医家的论述,没有很好地把握、揭示经方配伍、经方功效的内涵,影响了经方的应用能力与临床研究水平,疗效重复性高的创新性方剂几乎很少。说清楚组“方”的机理,说明白“方”效的机制,特别是说明白经典方的组方机理、疗效机制,已成为提高疗效、创新方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宋代著名医药学家冠宗奭指出:“疾病可凭者,医也;医可据者,方也;方可持者,药也。”医者要做到“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方理是方剂的核心内容,也是临证处方的原则,但是对方剂配伍的内在机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做出解释,影响了临床对方剂功效的把握与应用。后世解释方剂的配伍功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配伍原则,即处方的结构原则,以君、臣、佐、使解释组方配伍关系;二是合和原则,即以方内各药通过“七情合和”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方剂配伍特点。而君、臣、佐、使仅说明了单味药与单味药的关系,是二维配伍关系,合和的作用性能也仅仅强调了整体取性,难以说明内在方理,用之解释经方配伍亦未能得到经方界的认同。
当今经方之热前所未有,但经方学习之难、临床使用之难,也是业内共识。一方面源于我们对经方的认识不足,经方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讲明白,依然没能够按照经方的方理、医理应用到中医临床,由此导致的所谓“遵循中医临床思维”成为中医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缘于我们对经方法式认识的不足,经典名方亘古不衰,不仅仅在于方的临床价值,内在的理论价值更是其生命之根,除了其内在的结构,还有其内在的方理、医理,故只有从经方阐释入手,时时感悟经方的成方道理,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以此循序渐进,才能够掌握并遵循中医临床思维。《灵枢·逆顺肥瘦》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法式,即是规范,明法守式,才能释方。重识经方法式,全面阐释古典经方内在的法理成为临床“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
执方用圆是中国人认知事物、解决事物的重要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的特有内涵之一。当代中医昆仑派传人沈谦益先生在论述中医处方时讲:“方,代表了方位、方向,方从法来,方由药成”“处方的有效在于方中含圆,只有方圆一体,处方才有动力”。动力来自自然法则与生命法则的耦合,这种耦合关系体现在对中药性情的把握与应用,“用药不过是用物性性情之偏和数理关系的一种偏化,来纠正人体的病理之偏而已”“我们在开每一张方子,学每一张方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中的圆是什么?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方中隐含着的圆,那才是真正的方圆合一、乾坤一体”。而正确认识中药的性情特点又是理解处方功效、处方动力的关键。
古曰:“思其艰,以图其易。”图示,是表达各种现象的过程和规律的重要方式。以图表象、以图言义,能够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看清事物本义,理解事物各个要素所处的空间方位及其要素的结构价值。“汤液经法图”是伊尹《汤液经法》的配图,是《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当代中医药文献大家马继兴、钱超尘认为这部书中转引的“汤液经法图”,是解开经方配伍奥秘的钥匙,是还原中医组方配伍原理的切入点。
《医方图解》以“汤液经法图”来解析组方配伍原理,以汤液经法之“图”解说中医“方剂”之理、之法、之效,无疑是说清楚、讲明白中医方剂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本书的亮点所在。本书以“汤液经法图”识方解方,阐明各个方剂的五脏虚实病证定位和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如“汤液经法图”示: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故治疗太阳中风病(恶寒、汗出、头痛等肝虚证表现)的桂枝汤组方结构为“二辛一酸二甘”,以桂枝与生姜之辛补肝解表,以芍药之酸泻肝敛汗,以甘草与大枣之甘缓急益气,是一首补中有泻的补肝方;又如“汤液经法图”示:肺德在收,以酸补之,以咸泻之,以辛散之,故治疗阳明腑实证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大承气汤组方结构为“三咸一酸”,以大黄、芒硝与厚朴之咸泻肺通便,以枳实之酸辛行气导滞,是一首泻中有补的泻肺方。从这个角度讲,运用“汤液经法图”所示的五味补泻配伍原则解析经方组方之理,的确更加契合经方的方理。
金锐博士带领团队以图入手,以前期出版的《汤液经法图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方剂学》中160首经典方剂的组方配伍原理进行解析,以汤液经法图重新解释方剂的结构关系,诠释单味药在方剂结构中的地位,阐明中医方剂的配伍与功效特点,很好地用经典理论解释了组方用药治疗疾病的机制问题,也深层次地说明了方剂的功能机制,不仅填补了现代方剂学的不足,而且为临床医生应用方剂、创新方剂提供了经典理论指导。
《辅行诀》和“汤液经法图”已成为当今经方界研究应用热点,许多问题也尚需进一步阐明。例如桂枝汤与《辅行诀》小补肝汤的异同、《辅行诀》记载大黄为“火中木”的内涵等,以“汤液经法图”来全面解析方剂的组方配伍机制和功效,也尚需结合临床进一步完善验证。但正如马继兴、王雪苔、钱超尘前辈对“汤液经法图”的评价:它是打开中医临床遣方用药思维的钥匙,也是理解伤寒论经方法理的重要途径,是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书无疑将是传承发展这一经典著作的重要尝试。书既付梓,故欣然为序。
中国中医科学院 苏庆民
壬寅小雪于五道口杏方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