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从手工进入机械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于德国和美国,以内燃机的发明和电能的应用为标志,工业从机械化进入自动化时代;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起源于美国,以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进入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全新的图景正在展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成熟,2010年以来,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为第一波,以华为、美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先进企业为第二波,以大量其他传统企业为第三波,纷纷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升级,也就是数字化转型。其间,各企业大量实践,总结出不少经验和方法。然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仍然很低。据麦肯锡统计,全球80%的数字化转型是失败的。这其中有先行者探索的失败,也有后进者不明所以、盲目转型、能力缺失导致的失败。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更多企业将投身到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更具实操性的方法论来指导。如果能将十几年来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提炼出一套数字化转型的完整方法论,并辅以丰富的案例,为正在和即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帮助,一定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就笔者个人来说,拥有近20年金融信息化领域工作经验,从2013年开始探索企业IT转型升级,从IT架构再造到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和实施,从传统中央金融企业到一线互联网银行,可以说经历了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同时,笔者也持续放眼行业,关注外部变化,并将先进理念、方法引入企业内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识到企业架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方法和指路明灯。2021年以来,笔者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金融IT那些事儿”对企业架构和数字化转型开展了一系列探讨,受到了众多金融从业者和爱好者甚至业界专家的认可。

笔者在前期探讨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以企业架构为中心、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五环法SABOE,期望能够为各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帮助。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共4篇13章,主要围绕数字化转型五环法SABOE展开。如图1所示,SABOE包含数字化战略(Strategy)、数字化架构(Architecture)、数字化建设(Build)、数字化运营(Operation)和数字化评估(Evaluation)5个环节,涵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从建设到运营、从效果评估到迭代改进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指导。

从各环节作用来看,数字化战略引领转型方向,数字化架构绘制蓝图,数字化建设形成能力,数字化运营实现价值,数字化评估评价效果,5个环节构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整闭环。本书在第一篇“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第1章提出企业架构是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方法,并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框架,介绍了该框架的核心内容。

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从制定数字化战略开始。数字化战略明确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愿景和目标,设计了数字化商业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本书在第一篇“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第2章介绍数字化战略的相关内容,提出“四看三定”的数字化战略规划方法,即通过看趋势、看对标、看现状、看战略进行数字化战略分析,通过定目标、定举措、定路线来完成数字化战略规划。

图1 数字化转型五环法SABOE

数字化架构设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的核心环节。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企业架构为底层方法,设计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蓝图。数字化架构设计以企业架构为核心,填补了战略和实施的鸿沟,确保了业务和科技的一致性,起到了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本书重点推出数字化企业架构框架(DEAF),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架构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如图2所示,数字化企业架构框架主要具有数据化、智能化、敏捷化、生态化和体验化5个特点,可以帮助企业设计更加符合数字经济原生要求的企业级架构蓝图,让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图可依。本书在第二篇“数字化企业架构设计”中以6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数字化企业架构框架、业务架构设计、应用架构设计、数据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企业架构建模语言和工具。

图2 数字化企业架构框架的特点

本书没有止步于架构蓝图和实施路径设计,而是进一步延伸到数字化建设、运营和评估。

数字化建设是指企业按照架构蓝图实实在在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和建设数字化能力。架构设计可以说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企业坚持走完。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实际问题,经历很多苦难。本书第三篇“数字化建设”(第9~11章)从企业架构实施、数字化组织建设和治理保障、构建数据能力等方面重点说明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帮助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少踩坑。

数字化运营是在数字化能力建成后在实际业务中运用并发挥价值的重要环节。数字化运营才是检验数字化能力是否有效的真正战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只有数字化能力真正融入企业,并发挥价值,企业才算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本书第四篇“数字化运营和评估”包括第12、13章,其中第12章介绍了数字化运营方法论以及业务运营、科技运营的方法和实践案例。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埋头实践,还要定期对数字化转型成效进行评估,找到自己在数字化转型征程中的位置,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分析差距并制订改进计划,这样才能不忘初心,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本书在第13章中介绍了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提出构建多层次、可扩展的数字化评估模型体系,并介绍了通用级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和行业级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

本书读者对象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只是科技部门的事情,更需要企业高层的关注和亲自推动、业务人员的深入参与,还需要整合各类外部资源。本书涵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方面面,适合以下4类人群阅读。

● 企业的CIO、CDO、架构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业务人员;

● 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人员;

● 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本书特色

与市场上同类书籍相比,本书有以下特色。

1)端到端覆盖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过程,从数字化战略开始,重点介绍数字化架构设计,但没有止步于蓝图规划,而是进一步延伸到数字化建设和运营,并通过评估为下一阶段转型做好准备。

2)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引入战略管理、企业架构、数据管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数字化成熟度评估等方法并融合创新,为企业提供全视角、全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指导方法。

资源和勘误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发邮件(wuyanjun_148@163.com)或者微信(fintech_architect)反馈有关问题并交流心得体会。

致谢

感谢我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工作时的领导,是他们给我做事的机会并不断提点帮助我,使我具备了企业大局观,能从企业级视角看待和推动数字化转型。

感谢我在百信银行工作时的领导陈长亮,让我进入百信银行接触最新的数字化实践,并鼓励我总结相关的理论、实践,写成书来回报社会。

感谢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郭树行老师、极客邦副总裁付晓岩先生、埃森哲合伙人萧兆琳先生,他们为我学习企业架构、开拓视野提供了帮助。

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公众号“金融IT那些事儿”的粉丝们,是他们的持续关注和热情互动,让我对写书有了信心。

最后感谢我的爱人、我的父母和孩子,是他们的陪伴让我感到人间幸福,是他们的付出让我周末和平时晚上有时间写作,最终完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