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东北平原长城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一般地理意义上说的东北平原,主要指山海关长城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三省全都有长城。东北平原除了东三省,其实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东四盟,分别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内蒙古的东四盟,也都建有长城。

东北平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在这三部分都有长城分布,但主要还是分布在东北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

在白山黑水间崛起的游牧、渔猎民族,为什么都热衷于南下中原?说到底还是东北苦寒地区的日子不好过,在实力不是太强的时候,他们通过时不时地南下抢掠来获取生产生活物资,以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游牧和渔猎民族崛起之后、进入中原,也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大部分地方荒无人烟。在燕国进入辽东之前,东胡人占据着这一地区。东胡人一度非常强悍,经常南下劫掠,也威胁刚发展起来的匈奴。直到燕国北逐东胡,东北才有了中原诸侯国的统治机构。燕国其实也只是占领了东北的一部分,相当于今天的辽宁和一小部分朝鲜半岛区域。

东胡先是被燕国打败,后来又被匈奴打败。东胡人被匈奴打败之后有些茫然无措,分裂成为乌桓和鲜卑两个较大的部落。乌桓部落在东汉末年走到了尽头,被曹操军剿灭。躲进大兴安岭的鲜卑,后来发展得很好。他们在匈奴被汉朝重创之后,逐渐走出大兴安岭,回到了大草原。此时,草原已经没有了可以与中原相匹敌的力量,也就暂停了修建长城。

汉朝也衰落之后,鲜卑崛起于草原。他们很轻松地统一了蒙古高原的各部,并跨过长城顺势进入了中原农耕地区。鲜卑人建立北魏,依靠强大的实力成为北方的统治政权并进行了彻底的汉化改革。再到后来,东北地区修建长城的主要是金、明两朝。不管哪个朝代修建长城,都是希望长城内外的危机和冲突可以尽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