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长城弥补天然屏障的不足

长城沿线北纬40°~42°的中国北方,由东向西分布着大兴安岭、燕山山脉、太行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六盘山、祁连山脉、天山山脉等大型山脉。长城基本修建在这些山脉的山脊上,或是修建在这些山脉邻近的要冲位置。长城区域的环境和经济类型都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一系列山脉的影响。

建在山脊上的长城(作者 摄)

长城区域的东部主要位于大兴安岭,这里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在先秦至秦汉时期,大小兴安岭以南就是农耕与游牧或渔猎的交错地带。战国燕长城和秦汉长城,都修建在大小兴安岭以南、燕山以北。金长城的很大一部分位于大小兴安岭。此外,汉朝的鲜卑部落、北魏时期的室韦部族基本都产生于这里,并由此发展壮大后走向中原。

燕山山脉的战略位置,既是华北平原往东北方向的主要屏障,也是由东北进入华北平原的必经之路。游牧势力占据这一区域,就有了向中原发起进攻的立脚点和根据地;农耕政权控制了这一区域,就有了向北发展的基地。战国燕北长城修建于燕山北部,明长城的蓟镇部分则主要修建于燕山南部。

关于“作战基地”,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过论述,他认为:“一支军队从建立它的地方出去作战,不论是进攻敌人的军队或战区,还是到本国的边境设防,都必须依赖这个地方,必须同这个地方保持联系,因为它是军队存在的条件。军队人数越多,对它依赖的程度和范围就越大。”实际上,历代长城都有这样军事后方的作用。

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保护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长城区域的中部地区。这条山脉为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等。河套平原是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自古这里就是农耕与游牧势力交替据有、相互争夺的地方,也是农牧民族相互融合、相互认同程度较高的地区。河套平原今天依然是内蒙古高原的粮仓。

祁连山南部的河西走廊及以西的西域是东西方交流的通道。汉代经营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由绿洲连接起来的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更为重要。绿洲有较好的水源,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绿洲适宜农业生产,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中原王朝开拓边疆的重点地区。汉代,中原政权占据了几个绿洲,长城也由河西走廊继续向西修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山脉冲积平原,有汉代和唐代修建的长城烽燧。这里是月氏、乌孙等早期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西域多数时候为游牧区域,今天的青海、甘肃和宁夏,在当时常面临来自游牧势力的威胁。中原政权始终重视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古老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个区域不断地交流、融合、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北方修建长城,主要是补充北部天然屏障的不足,以防御来自游牧势力的扰掠,构建农牧秩序,以减少战争。有人或许认为战争也不一定是坏事,其实不管怎么样,打仗总不是好事。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承认,无疑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巨大倒退。

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类型是一对具有特殊性的矛盾,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这对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就这样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农耕和游牧民族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文化之间也有相互借鉴。中华文化是吸收了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集大成者,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