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城区域的气候
长城区域的气候与农牧经济
纵观中国地理,中国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国家。北方有冰雪世界,南方有热带雨林,东部有海洋奇观,西部有戈壁大漠。长城基本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这里说的北方是广义的北方,包括从东北、华北到西北都修建有长城的区域。
长城修建所在的区域,主要位于东经70°~东经135°、北纬40°~42°。历朝历代修建的长城,主要在这个区域的南北摆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形成了东亚季风环流体系,东部季风区向湿润发展,蒙新高原区向干旱发展,青藏高原区向高寒干旱发展。长城沿线一系列的高山:长白山、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等,都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这些山脉阻挡住夏季暖湿的东南季风向内陆流动,使这些山脉的西北部降水大幅度减少。
长城所在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两大平原的土壤条件很好,特别是肥沃的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是发展农业种植的有利条件。温度与湿度都会影响到农业产量,而且越是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越明显。相对来说,东北的气温偏低,耕作制度都是一年一熟,因为农作物只有夏季能生长。往南一些、冬天没有那么冷的地方就会是两年三熟,比如我的家乡秦皇岛虽然已经很靠近东北了,也还是属于华北平原,就是两年三熟,这都是因为温度的原因所致。
同样因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就是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在地理学家看来,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00毫米是“雨养农业”与“灌溉农业”的分界线。所谓的“雨养农业”,就是可以靠天吃饭的农耕业。张家诚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探》中提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每增减1摄氏度,农作物的生长期就会相应减少或增加3~4周。年平均降水量每变化100毫米,粮食的亩产量就会相应变化10%。长城以内靠近长城的地方,主要是宜耕宜牧的地方,可以发展“雨养农业”。长城以外的大部分地方降水量极低,不足以支撑农耕发展。生活在这里的人群只能从传统的农耕经济向定居式的畜牧业经济转变,继而向游牧经济过渡。靠近河流能够实施灌溉的地方,也能发展水浇地农业,以适应环境的生产类型从事生产,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一些文章里提到长城正好修建在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等雨线的范围内。这一说法并不适用于全部长城,只适用于长城的部分区域。明长城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东端的辽宁丹东年平均降水量为800~1 200毫米,最西端的嘉峪关年平均降水量仅85.3毫米。严格地说,大部分长城是修建在年降水200~400毫米的区域。除年降水量外,年蒸发量也是一个气候条件指标。明长城东端年平均蒸发量在1 110~1 250毫米,西端年平均蒸发量则高达2 150毫米。
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体是以200~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来划分。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半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400毫米以下。
长城区域属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临界带,秦汉长城以北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在难以实现浇灌的状态下,没有办法进行农业生产。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虽较少,但农业生产可以在浇灌的状态下进行,较大面积的草地植被可以在自然状态下恢复。所以,长城沿线不仅是农牧两种经济类型交错分布的地区,也是在地理学上的生态敏感带。
长城沿线干旱和半干旱区有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也有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包括阴山以南、贺兰山以东的部分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光照充足、降水稀少、气象灾害较多。干旱、大风、沙暴、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不利于农耕经济发展。这些气象阻碍农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水的缺失和风蚀、沙埋,使土壤低薄。由于这一带风大沙多,农作物生长没有很好的土壤环境。
甘肃酒泉长城(作者 摄)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是盐碱地,气候越干燥,盐碱地的分布越广。长城沿线的这些自然因素,使王朝在开拓边疆时很难在这个地区有比较大规模的、长期稳定的农耕经济发展。所以,自然因素也对中原王朝在长城地区的控制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耕政权和游牧政权争夺较为激烈的地方主要是半干旱地区。受土地类型和气候差异等因素影响,这一带属于天然植被、人工林草与旱作农田并存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长城沿线的游牧民族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干旱地区。虽然那里也有一些绿洲,但大部分地方是荒漠过渡地带,甚至是荒漠地区。在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下,绿洲就成为农牧双方政权争夺的首要目标。对农耕王朝而言,在这些绿洲没有多大的战略回旋余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绿洲就不会安定,战争就会把双方一步步拖向灾难的深渊。
游牧政权控制了这些绿洲,就会以这些绿洲为基地对中原出兵;中原农耕王朝政权控制了这些绿洲,就能大幅度地减少来自北方草原地区的威胁,并把这些绿洲发展成为向北开拓的基地。这些以绿洲为中心的较大地区,是农牧双方获取经济收入的战略基地,双方都不愿意放弃对其的控制权。
牧羊依然是今天长城脚下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作者 摄)
气候变化与王朝兴衰
气候变化是造成农业区域移动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早在人类力量远不够强大的时候。一旦出现了出乎人类意料的气候变化,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公元前1500年前,中国北方的气候开始转向寒冷和干旱,很多生活在农牧交错区的人开始向南和向东迁徙。直到公元前4世纪,即战国早中期,才完成农耕与游牧经济类型的分离。
夏商时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温暖湿润,生态资源条件很好。这是这里能够发展成为种植农业发祥地的自然原因。考古发掘也证明,在距今8 500年至3 000年的全新世大暖期,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从距今约3 000年,即殷商末年开始,黄河流域转变为相对干旱的低温期,以西北季风气候为主。这样一来,北边原来可以种地的地方,渐渐变得不适宜农业种植了。
先秦至西汉是气候温暖期,一直持续到公元初年。平均气温比今天高8~10摄氏度,农作植物的种植北界比今日也要更靠北。战国时期,秦、赵、燕三个北方诸侯国及秦汉时期向北发展并修建长城都是在这个温暖期。匈奴政权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强大起来,汉初不得不连年向草原输送大量的物资,这个时期,匈奴全面控制了西域。
汉武帝开始北逐匈奴,随后修建长城,也是在这个时期。只有在气候温暖期,秦汉王朝才能大量移民至长城区域,发展农业开垦。汉朝之后,随着全球性的气温降低,农牧交错线大幅度南移。游牧民族南下成为无法遏制的趋势,形成了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斗争及民族融合的高潮。气候变化导致的巨大压力,使农牧交错的北方社会变得动荡。这个时期从东汉末期算起,到隋朝的再次统一,历经了约三百六十年的时间。
进入7世纪,气候明显变暖,到唐朝已经处于一个温暖期。在其统治的近三百年中,特别寒冷、下暴雪的年数比较少。根据文献记载,冬天北方无雪或雪很少的年数竟达十几次之多,这在历史上属于很少见的现象。气候变暖使得传统的农牧分界线在唐朝早中期大幅度地向北移动。
北方的边防部队有了足够的给养保障,军事防御更稳固的同时,强大的军镇若直接把枪口对准王朝的统治,便会成为王朝的灾难。唐朝就发生了这种情况,相对温暖的气候是造就大唐盛世的环境因素,也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后期,天气开始由温暖转为寒冷。严重的霜雪冻坏了庄稼和草地,使农牧分界线大幅南移。游牧民也随之向南推进,形成对农耕区的威胁。
从10世纪开始,天气又一次变冷,并在12世纪达到顶峰。13世纪初期和中期曾有一个温暖时期,但持续的时间很短暂。14世纪的气温低于今日,也低于13世纪。宋辽金时期是寒冷时期之一,冷得连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都结了冰,冰上甚至可以走车马。这是辽金政权不断向南发展、寻求生存空间的原因之一。
15世纪初到19世纪末,中国出现过两个温暖时期和三个寒冷时期。两个温暖时期分别是1550~1600年和1720~1830年;三个寒冷时期分别是1470~1520年、1620~1720年和1840~1890年。16世纪和18世纪可算温暖时期,而17世纪和19世纪则为寒冷时期,17世纪为最冷。气候的变化使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人,必须重新考虑生产和生活方式。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至崇祯十六年(1643),是历史上的第五个小冰河期,也是持续寒冷时间较长久的时期;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天气才真正变暖。这一时期,气温降到千年以来的低点,北方普遍出现了较大的旱灾。有研究者提出,这是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因素之一。
河北怀来明长城(作者 摄)
中国的领土面积非常大,资源也非常丰富。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气候差异比较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长城地区的农耕经济本已处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若遇上大的灾害就更加困难。被迫退居到漠北的游牧民,在草量不充足的情况下,生存条件也急剧恶化。
他们无法对抗残酷的环境,就会向自然条件相对好的农耕区发起进攻,抢夺生存必需的物资,或是占领较好的草原资源来维持生存。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察和科学实验结合得出这样的认识:明长城向南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变化导致农牧交错带南移的结果。这一点也正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长期有效性受到质疑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