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人的运动是人在活动中姿势的连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由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引起,学习运动疗法必须掌握关于肌肉收缩和人体活动的运动学基础知识。

(一)力与力矩

力是一种作用,可使受力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它可以维持人体的姿势和平衡,也可以改变人体的位置。静力可稳定姿势和平衡,动力可使人体发生运动。动力可来自人体内部的肌肉活动,也可来自外部的牵引、被动运动等。作用于肢体上的力有稳定力和旋转力之分(图1-6)。

图1-6 屈肘运动稳定力、旋转力和力矩

图中BO为上臂,OU为前臂,O为肘关节的伸屈旋转轴心,F为肱二头肌收缩作用于前臂的力。F可分为f1和f2,f1可使前臂以O为轴心做旋转运动,称为旋转力;f2可使上臂和前臂两个节段互相靠近而增加稳定性,称为稳定力。

力矩(M)又称转矩,它是使物体围绕一个轴心进行旋转的有效的力,它等于力与力的作用线(AC)到转轴(O)的垂直距离(FO)的乘积,即:

M=F×FO

单位为牛顿·米(N·m)。力矩是人体运动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二)肌肉收缩的方式

根据肌肉收缩时长度、张力、速度的变化,可将之分为等长(isometric)、等张(isotonic)和等速(isokinetic)收缩。

1.等长收缩 是一种静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的长度不变,肌肉的张力增力口。例如要通过屈肘提起放在地面上极重的(实际上拿不动的)东西时,屈肘肌进行的就是等长收缩。

2.等张收缩 是一种动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保持相对恒定。如用手握哑铃做伸屈肘活动进行的锻炼就是等张收缩。在等张收缩中,根据收缩时肌肉起止点是相互靠近、还是相互分开,尚可分为以下两类:

(1)向心性收缩: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互接近。这种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很常见。

(2)离心性收缩: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互相远离。这种收缩主要用于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如上肢在肩外展90°的位置上逐步下降回到躯干侧方时,三角肌即进行这种离心性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又如在肢体慢变化的太极拳运动中也是这种收缩。

当肢体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制动时(如疼痛、骨折后石膏夹板固定、牵引等);在缺少训练器材时;在需要较快地提高肌张力时,均宜选用等长训练。如需较快地增强肌力;需要大范围地活动关节;需要全身性的活动或心脏功能有障碍时,则宜选用等张训练。

3.等速运动(收缩) 这是一种人体不能自然形成的肌肉收缩。需由仪器从外界向肢体提供一种可随收缩过程而变化的阻力,使运动引起的角速度保持一个恒定的数值才能产生的运动。这样的作用由专供等速训练的仪器——Cybex仪来提供。

(1)等速运动的优点:①运动时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每一点上都遇到“最大”的阻力(阻力最大但不妨碍继续运动),锻炼效果因而最佳。②不仅可刺激Ⅰ、Ⅱa型纤维,而且还可刺激)Ⅱb型快收缩的白纤维,因而可以全面地锻炼肌肉。③定量准确,从力矩和角度曲线上可以测出多项指标,重复性好。

(2)等速运动的缺点:①仪器复杂昂贵。②费用高。③费时间。

(三)运动中肌肉的协同

在活动中希望动作尽可能准确而协调,必须使有关的肌肉各司其职和通力合作才能达到,这就是各肌肉的协同作用。在完成一个动作时,依作用的不同,肌肉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动肌:主要负责完成动作的肌肉,如屈肘动作中的肱二头肌和肱肌。

(2)副动肌:协助原动肌完成主要动作但作用上次于原动肌的肌肉,如屈肘中的肱桡肌和旋前圆肌等。

(3)拮抗肌:是作用与原动肌相反的肌肉,如屈肘中的肱三头肌。在屈肘中需协调合拍地松弛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以保证动作的流畅和稳定。

(4)稳定肌:是给原动肌的动作提供稳定基础的肌肉。如屈肘时固定肩胛带的肌肉。

(5)中和肌:是抵消原动肌产生的不需要的动作的肌肉。如扩胸时,菱形肌和斜方肌均为原动肌,但同时又互相使肩胛骨的回旋作用抵消,因而又互为中和肌。

(6)协同肌:即上述副动肌、稳定肌和中和肌的统称。

(四)影响肌肉收缩活动效率的因素

1.杠杆作用 在肌肉收缩时产生力(F),关节相当于轴或支点(O),被移动的部位相当于重量(W),骨骼则起杠杆臂的作用(图1-7)。

(1)第一类杠杆:见图1-7中之Ⅰ。支点(O)相当于肘关节,力(F)由三头肌产生,被移动的部分为手中所持之物(W)。由图可知,O位于F和W之间。据杠杆定律:

F×FO=W×WO

两边相等时即达到平衡。杠杆臂(FO)越长,所需的力越小。从图可知,实际上肱骨(相当于FO)短于前臂及手(相当于WO),因此所需F较大。这是为了获得较大速度和关节活动度而牺牲力的例子。

(2)第二类杠杆:见图1-7中之Ⅱ。支点(O)相当于跖趾关节,力(F)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产生,重量(W)为落在跟部的体重。其特点是W在F和O之间,FO长于WO,因此用较小的力即可支起较大的体重。

(3)第三类杠杆:见图1-7中之Ⅲ。支点(O)为肘关节,力(F)由肱肌产生,重量(W)为手持物体。其特点是F在O与W之间,FO短于WO,对力不利而对速度和关节活动度有利。

从上可知,凡FO长于WO的情况均对力有利,但不利于速度和关节活动度;WO长于FO时情况则相反。

2.用力的角度 肌肉作用于骨的力可分为旋转力与稳定力两种。两者大小取决于力与骨长轴所成的角度(图1-6)。当O为0°时,力与骨长轴平行,力全部起稳定作用;当O为90°时,力全部用于旋转,此时对运动最有效。例如,肱二头肌收缩提起手中重量时,最大的力在肱二头肌和桡骨的长轴成90°时产生,这种情况出现在肘屈60°左右的时候。

图1-7 人体运动的三类杠杆

(五)运动链

运动链是指人体几个部位通过关节连接而组成的复合链接。又分开链(open kinematic chain)和闭链(closed kinematic chain)。开链是指远端是自由的游离端,人体的四肢和躯干都属此类。闭链是指运动链的远端组合成环状,人体中仅有少数运动链属此类,如骨盆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组成的骨盆带;肋骨和胸骨、脊柱相连的胸腔。闭链的活动范围很小,因此,通常所称的运动链是指开链中的各段,并各有其特定的活动范围。一般远端比近端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且远端的运动速度也快于近端。

由于人体是由各运动链所组成,其产生的力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分力。当2个或2个以上的力共同作用于一物体,可表现为单一的力。如各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其合力大小可用普通的算术和来求得。如有三个力分别为A10kg、B8kg、C5kg,作用于同一方向,则其合力为23kg。如C的力量恰与A、B方向相反,则其合力为13kg。运动则按合力结果的大小和方向进行。若两相反方向的力相等,则不产生运动,即达到平衡状态。比如在下垂的上肢手中拿有重物,此时肩、肘关节产生拉伸力,其他软组织结构包括肌肉产生与载荷相对抗的力量以保持平衡。从不同角度所作用的力,则不能用简单的算术法来计算,其合力需用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来求得。例如,胸大肌的胸骨部和锁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可产生肩关节水平内收的合力。又如斜方肌的上、下部肌纤维收缩的合力,可产生肩胛骨向脊柱内收的力。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从而可以测知肌肉的分解力量。例如,斜方肌的上部纤维收缩时,可使肩胛骨向上方移动,其分力则有上抬及内收,下部纤维也可分成内收和下沉两个力。

(六)活动轴和自由度

人体所有的关节活动都环绕一个轴转动,所以肢体的所有活动都属于旋转活动,也都产生角度的改变。关节面的形态决定了关节可能活动的轴。如屈前臂,是指以肘关节为轴的转动。自由度与关节活动轴有关,1个自由度是指该关节只有1个活动轴,指间关节即属于此,只允许做屈伸活动;又如前臂的尺桡关节,只有旋前、旋后功能。2个自由度是指该关节具有2个活动轴,如掌指关节,可做屈伸和并指及分指;拇指的鞍状关节(掌指关节)也属于此类。3个自由度是指具有3个活动轴的关节,如髋、肩关节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凡具备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均可产生环绕动作。

为统一记录人体运动的方向,常用3个相互垂直的、通过人体中心的面来表示。即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和水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以肩或髋关节为例,其矢状面活动即为屈和伸,额状面活动即为内收、外展。水平面活动为内旋和外旋。但事实上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按一个平面做关节活动。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需将活动轴(有矢状轴、水平轴和垂直轴)与活动方向的含义加以区别,不要相互混淆:例如围绕肩关节的矢状轴可产生关节的额状面活动,即内收和外展;围绕肩关节的水平轴可产生关节的矢状面活动,即屈和伸;围绕肩关节的垂直轴可产生关节的水平面的活动,即内旋和外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