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公元前237年之东周列国(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地区间的交流,

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在统一之前,各地使用的文字存在差异,这给政令的传达和文化的交流带来了障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秦始皇下令全国使用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文字。

李斯以战国时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了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

创造出了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

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了其他异体字。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除了小篆,隶书也在秦朝时期得到了发展。

程邈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

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

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

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

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举措,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统一文字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统一和市场一体化。

文字的统一,使得不同地区的人民能够阅读同样的文献,增进了文化交流和认同感。

度量衡的统一,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从而为秦朝的中央集权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小篆和隶书的推广,标志着中国文字由多样化向标准化的转变,

这对于提升行政效率、促进各地文化交流以及强化国家认同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统一文字后,秦朝还大力推行以小篆书写的标准法律文本,

使得中央政府的命令和法律法规得以迅速准确地传达到全国各地。

此外,文字的统一也为后来的文化传播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汉代的隶书就是在小篆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尽管小篆作为官方标准文字被广泛推广,但在民间和日常书写中,

由于小篆书写繁复,人们逐渐发展出了更为简便的书写形式——隶书。

隶书的出现,实际上标志着小篆逐渐退出了日常使用的历史舞台,

但它在书法艺术和文化传承上的价值依然被后人珍视。

秦始皇陵,这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向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陵墓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完成,历时39年。

秦始皇陵的选址颇具战略意义。古人常选择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地方设置陵寝,

秦始皇选择了骊山之阿,这里南有骊山,北有渭河,形成了“背倚山峰,

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是一处理想的墓地。

从堪舆学角度来看,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地势较高,

而且受到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显得尤为尊贵。

秦始皇陵的建造规模宏大,其封土形成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

《汉书》中记载,封土的高度超过五十丈,周长约为五里有余。

尽管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

现存的封土依然高达51米,底边周长超过1700米。

陵园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秦始皇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追求。

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模拟河流湖海,并且布满了各种机关。

顶上的明珠模拟日月星辰,仿佛将宇宙纳入陵墓之中。

陵园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

秦始皇陵的建造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

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

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监工。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从他13岁即位开始,

一直到他去世,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到秦二世时期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的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

这些陪葬坑和墓葬不仅体现了秦始皇对死后世界的奢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

其中,最著名的陪葬坑当属兵马俑坑,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马,展示了秦军的威武和秦始皇的军事成就。

秦始皇陵的建造,不仅体现了秦始皇对权力和永恒的追求,也反映了秦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

这座陵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古代帝王的辉煌与梦想。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是在1974年3月,当时几位农民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的。

这些兵马俑原本都绘有生动的彩绘,但由于长时间埋藏于地下,

接触空气后颜色迅速脱落,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陶土的原色。

兵马俑的外貌特征非常丰富,每个陶俑的脸型、发型、体态、神韵都各有差异,

反映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对细节的精细把握。

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将军俑:通常头戴双尾褐冠,身穿双层战袍,

双手交叉于腰前,神态自若,有的腰间佩剑。

2.武士俑:作为军阵的主体,数量最多,分为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

战袍武士通常身穿短袍,挽弓携箭;铠甲武士则披甲站立,装备更为齐全。

3.弓弩手:包括跪射俑和立射俑,他们手持弓弩,姿势各异,

有的单腿跪地,有的站立,表现出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4.骑兵俑:身着紧袖上衣,下穿紧口长裤,脚蹬短靴,

身披短铠甲,一手持缰绳,一手执弓,体现了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5.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

6.车士俑:战车上除驭手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装束与职责各异。

兵马俑的制作采用了陶冶结合的方法,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

这些陶俑在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由于环境变化,颜色迅速脱落,现在只能看到残留的彩绘痕迹。

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展现了秦军的威武和精细的军事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