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公元前297年之东周列国(十七)

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权力的斗争和暗流涌动的宫廷政变,构成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

这段历史中,庆父这个角色成为了鲁国动乱的象征,

他的故事也铸就了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鲁桓公的儿子,心中怀着对权力的渴望,对公子般的继位感到极度不满。

公子般,一个年轻而有为的继承人,却因为庆父的野心而成为了牺牲品。

庆父与哀姜密谋,利用了一个名叫荦的养马人,此人因为曾受到公子般的责罚而心怀怨恨。

在庆父的唆使下,荦在公子般的丧期内刺杀了他,结束了这位年轻继承人的生命。

庆父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并没有直接登上君位,而是立了年仅八岁的姬开为国君,即鲁闵公。

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儿子,一个无辜的孩子,就这样被卷入了权力的漩涡。

季友,鲁国的忠良之臣,得知这一切后,意识到庆父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在混乱中逃往了陈国。

庆父虽然得手,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众怒,

为了避免杀君篡位的嫌疑,他选择了离开鲁国,前往齐国。

而鲁闵公的舅舅,正是齐国的国君齐桓公,

他自然站在了鲁闵公这一边,并帮助季友回到了鲁国,成为了国相。

冬天,齐桓公派遣大夫仲孙湫前往鲁国访问,探查情况。

仲孙湫在鲁国发现了庆父的野心并未消减,鲁国的灾难远未结束。

他回国后向齐桓公报告:“不除去庆父这个祸患,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

这句话,成为了后来成语的起源。

庆父最终还是回到了鲁国,他伺机而动,准备发动政变。

不久之后,他与哀姜合谋,指使卜齮杀害了鲁闵公,自立为君。

季友无奈之下,带着公子申逃往邾国,并发出文告,声讨庆父的罪行,

号召国人起来反抗,立公子申为新的国君。

鲁国的民众,因为连年的战乱已经疲惫不堪,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季友的号召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国人纷纷起来声讨庆父。

庆父意识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于是逃亡到了莒国,哀姜也逃到了邾国。

公子申在国人的支持下回国,成为了新的国君,即鲁僖公。

季友通过各种手段,让莒国将庆父押回鲁国。

庆父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在返回的途中选择了自杀。

哀姜,作为齐公室之女,她的行为让齐国蒙羞,最终也被召回并处以死刑。

这一连串的事件,展示了古代宫廷的残酷和权力斗争的无情。

庆父的死亡,象征着鲁国一个动乱时期的结束,

也让人们意识到,只有清除了那些野心勃勃、图谋不轨的人,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停止。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便由此而来,成为了警示后人的一句至理名言。

在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格局复杂多变,

尤其是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鲁侯在位期间,

三桓与公室之间的权力斗争尤为激烈。

三桓,即季氏、孟氏和叔孙氏,是鲁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家族,

他们的崛起对鲁国的政治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季死后,东门氏的公子遂(即襄仲)及其儿子公孙归父相继掌握了鲁国的实权。

这一时期,孟氏因为政治斗争一度被东门氏排挤出鲁国。

公子遂的权势日益膨胀,他甚至杀掉了嫡出的继承人,立了庶出的公子俀为国君,即鲁宣公。

这一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

鲁宣公在位期间,他意识到三桓的势力已经强大到威胁到了公室的地位。

他听到了民间的议论,说百姓只知道三桓,而不知有国君。

这让宣公感到了深深的危机,他决心要削弱三桓的势力,以强化公室的权威。

宣公与公孙归父商议,考虑是否应该动用武力来消灭三桓。

但考虑到国人普遍支持三桓,而且使用国内的兵马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动乱,宣公决定寻求外援。

公孙归父被派往晋国,希望能够借来晋国的军队来帮助宣公实现他的计划。

但是,他的计划还没有实现,宣公就去世了。

季文子,成季的孙子,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开始公开指责襄仲当政时的种种弊端,

包括与楚国的勾结,以及未能坚定地与齐国和晋国结盟,导致鲁国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

季文子的言辞激起了鲁国司寇的共鸣,他表示愿意支持季文子,一起清除乱政。

消息传到公孙归父那里,他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匆忙逃往齐国避难。

季文子借此机会开始执政,这标志着季氏家族在鲁国政治中的专权时期正式开始。

季文子的执政,不仅巩固了季氏在鲁国的政治地位,还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来增强自己的势力。

他推行了初税亩制度,这是对私田征收赋税的开始,

这一政策促进了私田的兴起,使得“隐民”数量剧增。

这些隐民,即那些没有登记在册的自由民,成为了季文子政治基础的重要部分。

季文子的执政,开启了季氏家族祖孙几代人的执政专权之路。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政治联姻、土地分配和军事扩张,逐渐增强了自己的权力。

这种权力的集中也加剧了鲁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鲁国的衰落。

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人相继辅佐了鲁国的文宣成襄昭定六位鲁侯,

他们位列三卿之首,实际上独揽了国政大权。

季武子在位时期,通过一系列政策削弱了公室的权力。

襄公十一年,他推动增设三军,与叔孙穆叔、孟献子一同分割了军权,

使得三桓的势力大大超过了公室。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三桓对鲁国军事力量的控制,从而加强了他们在国家政治中的权重。

接着,在襄公十二年,三桓进一步瓜分了国民,

三家得七分,公室仅得五分,这使得国民不再完全属于公室,公室的地位进一步降低。

到了昭公五年,季武子又罢免了中军,四分公室,

使得三桓各自掌握了军权和税收,公室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鲁昭公在位期间,他试图反击三桓的专权。

昭公二十五年,在郈昭伯、公若等人的建议下,鲁昭公发兵攻打季氏。

但是,孟氏和叔孙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出兵救援季氏。

最终,鲁昭公被迫外逃,季平子借此机会专权,实际上掌握了国政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