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业余的专家而不是严谨的学院派
为何传统教育中的学习总是陷于被动?

我认为,在教育中始终应该保留足够的空间,让渴望学习的学习者能够追寻自己内心的缪斯女神,并且鼓励迫切的学习者去发现自己的缪斯女神。通过广泛的课程内容安排来培养业余的专家,不要只盯着学术知识的奥秘,而要把眼光放远,要相信这一切都可以实现。

寒冬一月,我在生日当天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对于一个成长在大雪纷飞的缅因州中部的男孩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学骑自行车的好时节。但是,幸运之神向我露出了微笑:这一天,气温回暖,雪也融化了,只剩下草坪上、道路两边还有小片残雪。刚开始学骑自行车时,这辆自行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随时会倒下的、灾难般的玩意儿,但是我爸爸很有一套,我们在行车道上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爸爸扶稳自行车,我骑了上去,而且自行车没有装辅助轮!我试着蹬自行车的脚踏板,爸爸在一旁扶着车架,随着我一路小跑。反复尝试了几次,很快他放开了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自行车几乎可以自己保持平衡了!没过多久,我就已经可以骑车绕着小镇兜圈子了。

今天,当我思考知识的本质时,这段冬日学骑自行车的回忆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什么是知识?知识就像是自行车,能够载着我们到达某个目的地。例如,我们了解关于法国大革命、民主的本质、统计与概率学或机会成本等知识,是为了借此达到某种目的。也许,我们是想要理解文章标题的意思、考虑选择一种治疗方法,或者有效地推进某个项目。完成其中任何一项以及完成数以千计的其他任务,都意味着我们希望借助已知的东西来达到某种目的。

未来智慧洞察

我们了解关于法国大革命、民主的本质、统计与概率学或机会成本等知识,是为了在未来借此达到某种目的。然而,当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学业上取得的成就、对信息的掌握、对专业知识的精通时,我们就会失去明确的目的性,知识也像轮胎不够饱满的自行车一样,很难带我们行驶到远方。

当然,“达到目的”只是对在学习者未来生活中可能有重要意义的知识,即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的另一种说法。而正如我在引言中指出,我们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不能引领学习者“到达远方”,就像自行车的轮子太小,或者装了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2)画中那种扭曲的轮子而无法骑太远一样。只有一小部分教师和学校在认真地探索之前提及的六大超越性知识,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途径能够指引学习者走得更远。

仔细想来,这种“前进–遇到障碍”的现象确实十分古怪。每一位家长、教育者都知道,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为自己的个人生活、公民生活、职业生活做好准备。既然初衷这么好,那么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的发展道路呢?

有些原因是经常接触教育的人们非常熟悉的。传统的课程就像被固定在自行车上的链条一样,同时,它深深扎根在家长们的头脑中:“我以前学过这个,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学了?”我们在教材上投资巨大,并且耗费了大量成本来修订教材……这些常见的原因导致课程被长期沿用。但事实上,这些课程不该长久不变,它们似乎也遭遇了一种“拥挤的车库”效应:保留、继续使用破旧的自行车总是比干脆扔掉旧车、使用新车更容易、更安全。

所以,我们所面临的更大挑战,不在于陈旧的教育惯例有多顽固,相反地,在于我们是否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通常,有三类突出且重要的学习议题阻挡了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之路:学业成就、信息、专业知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弃之不顾,但是就像自行车的轮胎不够饱满而很难快速前进一样,三类学习议题也都有其“漏了气的软胎”,它们并不能如人所愿地引领学习者“到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