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资源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马云桐主编
- 4139字
- 2023-08-24 15:24:58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研究的任务与学科体系
一、中药资源学研究目标
(一)确保中医临床有药可用,满足大健康发展需求
中药资源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物质保障,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卫生和保健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充足的中药资源是保证全国人民身体健康,满足中医临床用药需求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强调了大健康理念的重要性,该理念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由于有的化学合成的药品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及抗药性,一些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积极地研发天然药物,对于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需求量增加,目前我国每年都要向世界五大洲出口大量中药,中药的需求范围有从中国扩大到世界的趋势。应积极开展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对现有的中药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同时积极扩大新资源,增加新品种,提高家种药材的产量与质量,解决供需矛盾,保障市场供给,使中医临床治疗有药可用,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二)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实现中药资源最优配置
健康产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人们整体健康提供相关服务及产品的一系列产业的统称。一类是为人们提供药品、医疗手段等服务;另一类是为人们预防疾病提供产品及服务,如保健食品、药品、健康管理等。均是提高人民健康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医药健康产业不仅是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和国家战略产业之一。在众多激烈竞争的产业中,中医药健康产业建立了独特的大健康产业链,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产品需求。从第一产业的药物栽培、有机农作物种植,第二产业的保健产品制造、新型健康保健器械的研发,到第三产业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和咨询集团的兴起,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优势。
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中医药人才,更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持。中药资源学的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掌握我国的中药资源现状,通过对中药资源的定性定量评价,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资源的开发,对中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从中药资源的角度开发中药新价值,进行中药资源的特色产业规划,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并获取最大效益,以达到中药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推动资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给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由于人类对土地无节制的开垦、对天然植被的肆意破坏,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差、生物循环的正常节律被打乱,使部分药用物种失去了生存条件,从而对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品质造成恶劣影响。
中药资源是我国的战略资源,它既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采猎已经成为中药资源严重下降,甚至濒危的重要原因,如何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中药资源是当下必须科学解决的问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出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人满足需求的能力。针对我国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必须做出相应整改,构建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以促进和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具有描述、评价、解释、预警、决策等功能性作用。应遵循可持续性、动态性、生产性、全面协调性、科学性、预见性、稳定性、生态性等原则,根据中药资源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协调好资源和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中药资源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研究中药资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一)中药资源的形成规律及产业发展
1.研究中药资源的结构特征 中药资源的结构特征包括区域内中药资源的种类与构成、单个中药资源的分布及蕴藏量,同时涉及中药资源种群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是中药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资源生产、保护、利用、管理及制定产业规划的科学依据。
2.研究中药资源的数量及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中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中药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中药资源研究的核心内容。数量特征是反映区域内资源种类及储量的发展趋势与资源潜力的重要参数,质量特征是反映区域资源优势和发展生产的根本参数。中药的质量与环境密切相关,其品质的形成、生产技术的调控是根据中药资源的生态依从性所决定的结果。因此,中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区域内资源品质的根本保证。
3.研究中药资源的评价 中药资源的评价是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参考依据。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种类、种群数量、药材蕴藏量与可开采量、资源的品种和药材质量、资源的经济生态价值等。资源评价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如数量评价一般根据资源实践调查统计与模拟预测,质量评价一般采用药材的质量检测与比较分析方法,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评价通常采用相应经济学和生态学手段。不断创新升级的现代生物学技术为生物类中药资源的物种鉴别和多样性评价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学参考。
4.研究中药资源的产业发展规划 摸清区域中药资源家底,掌握中药资源数量与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其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区域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以及正在开始的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中药资源产业必将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的优选产业。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制定区域中药资源产业发展规划是中药资源研究的重要任务。
(二)中药资源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中药资源研究的范畴涉及资源的调查、生产、开发利用等方面,是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
1.中药资源调查研究 中药资源调查的目的是摸清家底,调查的内容包括区域资源的种类、构成、储藏量等。调查的方法包括线路调查法、样方调查法、走访调查法;调查的技术包括传统的现场调查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如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等将成为中药资源调查研究新的重要技术手段。
2.中药资源生产的研究 中药资源的生产包括野生药材与人工培育资源两大类别,对野生药材资源的生产应研究如何实施野生抚育、资源更新、合理采收等。对人工培育资源主要研究生产方式,如生态种(养)、道地药材的推广与示范、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资源挖掘、濒危药材的生产恢复与种质资源创新等研究内容,其目的是确保有充足的优质资源为临床及中药资源产业发展提供药源。
3.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其利用的用途不同包括传统药用部位、非药用部位以及中药生产、应用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对传统中药药用部位的深度二次开发及新用途的拓展,如食药同源功能性食品等,提高疗效及附加值;对非药用部位功能与用途的开发,如化妆品、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药等;对废弃物如药渣等的循环利用等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充分发挥中药资源多用途的特点,提高中药资源产业链的价值。
(三)中药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们对中药资源的应用决策行为,科学客观的配置和管理中药资源是实现中药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1.中药资源配置的研究 中药资源的配置包括经济配置与行政管理,研究中药资源配置中的市场行为,特别是行政管理。科学管理、法律法规是有效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内容。研究中药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失灵、公地悲剧、政府、政策失灵等内在规律,发挥市场与行政管理的协调作用。
2.中药资源保护的研究 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中加以保护的原则,研究中药资源保护的措施与手段,用生态学、经济学以及法律与法规对中药资源加以保护。
3.中药资源产业化示范研究 根据中药资源的特点,开展对代表性中药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与示范研究。从产业链延伸着手,扩大中药资源的应用范围,提高不同环节中药资源产品的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中药资源,充分发挥中药资源价值利润的最大化。如人参、三七等品种的产业化发展,对中药资源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中药资源学研究的内容涉及范围广、维度多、技术复杂,其研究的主要框架见图1-2。
三、中药资源学学科体系
中药资源学科是中药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交叉学科,与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和药用动物饲养学,以及资源学、生态学等学科密切联系;在内容上均有一定程度的补充、衔接或延伸,共同组成中药资源学的学科体系(图1-3)。
图1-2 中药资源学研究体系示意图(参考段金廒《中药资源学》改编)
图1-3 中药资源学学科体系图
由此可见,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学科繁多,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中药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位置关系如图1-4。
图1-4 中药资源学学科位置图
四、中药资源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在学习方法上,应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和课外相关书籍、期刊和网络文献资料的阅读相结合。通过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结合课外阅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要善于将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与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做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深刻理解中药资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通过课堂内外和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中医药科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生产技能,自觉培养灵活运用中药资源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解决中药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中药资源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理论上,能够总体把握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社会基础,了解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中药材质量形成的机制以及道地药材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在知识上,掌握中国中药资源的构成、自然分布和中药资源区划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在技术上,掌握中药资源人工培育、中药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以及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