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药资源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药资源学的定义

中药资源学(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是研究中药资源的成因、时空变化规律及资源的配置的一门交叉学科。

中药资源学的内涵包括中药资源形成的生态学原理、中药资源分布的地理学原理及中药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学、生物技术、管理学等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中药资源区域发展与资源产业化的战略与规划。

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深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中药资源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知识基础。中药资源学不仅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在规划和发展中药及其相关产业,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药资源学源流

中药资源学的产生是人类对中药资源需求演进的必然,是各民族在长期认识、发展和利用中药资源的历史进程中,对中药资源的不断发现、积累、传承创新、升华而形成的认知理论与实践的结果(图1-1)。

(一)中药资源的发现和积淀

中药资源古已有之,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在觅食求生、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过程中对中药资源的发现与利用,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先人对中药资源的粗浅认知与尝试过程的记载。早在《诗经》中就叙述了葛、芍药、蒿等多种药用植物的产地、采集、性状等。到秦汉时期,人们对中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荀子·王制》记载“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可见我国古代在保护与利用中药资源方面遵从自然规律,适时、适量采收,以便“不夭其生”,以使“不绝其长”。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该书载药365种,对每一味药的产地、采收时间、入药部位等均有记载,为中药资源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药学知识及用药经验积累,经过历代医药学家整理与总结,编著了各历史时期独具特色的本草著作。如梁代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收载药730种,对药物的产地、采集、加工等做了记述;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以及地方性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和《滇南本草》等,在中药资源的种类调查和应用等方面有了大量的补充,积累了大量的识药和应用经验。至明代,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药物著作之一,其对中药资源知识的记载更加翔实,对东亚地区的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纵观历史的发展,先贤们将中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不同历史阶段的本草医籍,成为后世医家遵从、应用并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的发展史也反映了中药资源的利用史。先人在对中药资源的发现、利用及保护的数千年的过程中,发现并遴选出数以千计的中药资源种类,归纳并总结了中药资源辨识方法,积累了应用和保护中药资源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早期的理论与方法,承载了浓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为中药资源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厚实的根基。

图1-1 中药资源学科形成过程示意图(参考段金廒《中药资源学》改编)

(二)中药资源学科形成

中药资源学是资源学的一个专业门类,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学科的形成既是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及医疗健康体系完善的必然结果。

进入18世纪,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煤炭的利用,蒸汽机的出现,纺纱机的发明等工业革命在带来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扩大与加深。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全球人口也由1650年的6.45亿,到1950年的25亿,2020年已达约75亿;发展所需的不可再生资源正在迅速被耗竭,可再生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如水土流失、荒漠化、酸雨、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源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资源科学逐步形成。环境要保护,资源要开发,人类需要更多更好的中药资源,这是中药资源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的社会背景。

中药资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药资源管理的萌芽期(1946~1954年),中药资源的计划经济配置期(中国药材公司1955~1984年),市场配置的探索时期(1985~2017年),法治化与规范化发展期(2017年至今)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中药资源学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团结中西医、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方针和中医政策。70多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中药资源调查工作;编撰了《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等中药资源著作;其中《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区划》《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等专著标志着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中药资源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87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部分高等院校试办中药资源学专业,1993年5月,由周荣汉主编出版了第一本《中药资源学》,标志着中药资源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基本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与中药资源学相关的多部书籍相继出版,如《中药资源学引论》《药用植物资源学》等。进入21世纪,中药资源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批准开办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中药资源学科的本科专业;《中药资源学》教材已经历“十一五”到“十三五”的多次修订出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药资源学的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中药资源学的教学和科研已经步入正轨并得到完善的发展。

三、中药资源学学科发展

中药资源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必须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直面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中药资源发展的瓶颈,承担作为中医药发展源头的重任,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及方向。

1.制定中药资源发展战略规划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传承的物质基础。

党和国家近些年来先后出台了许多有关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规。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与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规划》指出,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中药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中药材供需矛盾有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2017年9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在贫困地区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以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合机制为重点,将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建档立卡人员与精准脱贫紧密结合,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助力中药材产业扶贫对象如期“减贫摘帽”。

《计划》明确,通过引导百家药企在贫困地区建基地,发展百种大宗、道地药材种植、生产,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到2020年已完成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造血功能持续增强,百万贫困户稳定增收的脱贫工作任务;打造了一批药材基地,形成产业精准扶贫新格局;培育了一批经营主体,提升产业精准扶贫成效;发展了一批健康产业,推动扶贫效果有效增值;搭建了一批服务平台,支撑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2.全面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高度重视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分别开展了3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随着世界各地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及中医药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药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摸清中药资源家底,为中药资源保护措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于2011~2020年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由黄璐琦院士担任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组长,对全国31个省2800余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通过普查,查清我国中药资源家底情况,建立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数据库,构建信息网络化共享服务平台;提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议;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批学术领先的中药资源人才,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贡献;同时亦极大促进了中药资源学科发展。

3.解决中药资源供需矛盾与配置效率 在人口迅猛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及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药资源面临种质资源退化、濒危现象严重、盲目引种等问题。应用中药资源形成的规律合理区划和科学种植是解决中药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中药资源配置效率的首要任务。为此,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以及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印发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方案》的实施,加强了顶层设计,引导各省开展生态种植技术模式总结,全面提升道地药材生产水平,将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4.坚持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中药资源科学永恒的主题 中药资源学科的发展,势必将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药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加强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与替代资源的研究,满足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对中药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中药资源和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