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张硕峰 方晓艳主编
- 1733字
- 2023-08-04 17:18:37
二、分布
分布(distribution)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药物吸收后可不均匀分布到多个组织器官,各组织器官的药物量是动态变化的。药物药理作用的快慢和强弱,主要取决于药物分布进入靶器官的速度和浓度。药物的分布速率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器官血流量以及膜的通透性。药物分布不仅与药物效应有关,而且与药物毒性关系密切。影响药物分布因素如下:
1.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吸收入血后都可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结合,弱酸性药物主要与血浆中清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除了可与白蛋白结合外,还常与α1-酸性糖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常用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值来表示。比值大于0.9(90%),表示有高度结合,比值小于0.2(20%),则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低。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不能通过细胞膜。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且能通过细胞而分布至体内组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通常是可逆的,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经常处在平衡状态之中。
血浆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在于: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高低是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一种重要因素,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向组织转运多,组织浓度较高,例如磺胺噻唑(ST)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很难进入脑脊液;而磺胺嘧啶(SD)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进入脑脊液较多。故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时可首选磺胺嘧啶。②当一个药物结合达到饱和以后,再继续增加药物剂量,游离型药物可迅速增加,导致药物药理作用增强或不良反应发生。③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竞争,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明显增强。如磺胺类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竞争性置换出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使后者游离型药物骤增,可诱发低血糖。当血液中血浆蛋白过少(如慢性肾炎、肝硬化)或变质(如尿毒症)时,可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下降,也容易发生药物药理作用增强和中毒。
2.体内屏障 主要有两种屏障影响药物的分布。
(1)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是指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它们对药物的通过具有重要屏障药理作用。血脑屏障能阻止许多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进入脑组织,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穿过血脑屏障。应注意,急性高血压或静脉注射高渗溶液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功能,炎症也可改变其通透性。
(2)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是指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是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几乎所有药物均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仅是程度、快慢不同。屏障能阻止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进入胎儿体内,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仍能通过胎盘屏障。由于有些通过胎盘的药物对胎儿有毒性甚至可以导致畸胎,因此孕妇用药应特别谨慎。
其他生理屏障还有血-眼屏障、血-关节囊液屏障等,使药物在眼和关节囊中难以达到有效浓度。对此必须采用局部直接注射给药的方式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3.器官血流量 肝、肾、脑、肺等高血流量器官,药物分布快且浓度较高,皮肤、肌肉等低血流量器官,药物分布慢且浓度较低。例如静注硫喷妥钠后,其先在血流量丰富的脑中迅速发挥麻醉效应,然后迅速向体内血流较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使其麻醉作用在数分钟内又迅速消失。此现象被称为药物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4.体液的pH值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值为7.0,细胞外液pH值为7.4,由于弱酸性药物在弱碱性环境下解离型多,故细胞外液的弱酸性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因此,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弱碱性药物则相反。改变血液的pH值,可相应改变其原有的分布特点。如口服碳酸氢钠可使血浆及尿液碱化,既可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转运,同时也使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加速药物自尿排出,从而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5.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某些药物对一些组织器官有较高的亲和力会影响药物的分布,如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有时药物分布多的一些组织,不一定是它们的靶器官。如硫喷妥钠重分布到脂肪组织,钙沉积在骨组织。
6.药物转运体 细胞膜上的药物转运体影响药物的分布。脑内微血管内皮细胞上有多种转运体参与血脑屏障的调节,如内皮细胞的血管侧膜上的P-gp、MRPs和BCRP可将药物外排到血管,使得一些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如长春新碱、多柔比星虽然脂溶性高,却不能进入血脑屏障,因为两药均是P-糖蛋白的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