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崇禧塔的始由

说起崇禧塔,肇庆无人不知。但要说起建造崇禧塔的始由,知者却甚少。

关于建造崇禧塔的传说,历来是众说纷纭。其中,流传较广且最为人们所接受的,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一篙插竹排”的说法。

古时,西江流经三榕峡、大鼎峡后,分为三条水道,滔滔向东,昼夜不息。主干流经端州出羚羊峡;一条支流经高要县金渡都后,再沿宋隆河流向高要县金利都、高明县明城;一条支流沿北岭山脚的睦岗都,经七星岩流向高要县水基都一带,到了高要县罗隐都后,再与出羚羊峡的主干流会合。

端州处于三条水道之间,是一块巨大且窄长的沙洲,状如一只大竹排飘浮在西江河中。在沙洲上建塔,犹如在“大竹排”插上一杆竹篙,使端州不被西江河水冲走。二是“锁龙镇妖”的说法。

据说,每年春、夏季之交,西江河里的黄龙、妖怪就会兴风作浪,肆虐端州,冲垮堤围,毁坏房屋,淹没田地,使农作物颗粒无收。黄龙、妖怪的所作所为,给人们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有人认为:“龙宜潜,不宜跃。”建塔乃希冀能够锁住黄龙,镇煞妖怪,永固堤围,遏止西江洪水泛滥。

三是“文运兴旺”的说法。

有人认为:“郡北故无堤,沥水环绕。自成、弘后,沥为堤捍,上自桂林,下至羚羊峡,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材遂如晨星,未可尽归于人事也。”(王泮《崇禧塔记》)如果建塔聚气,可使人才辈出。

话又说回来,建造崇禧塔之举,实际上是源于“瑶乱”、“僮乱”(僮,指僮族,即壮族),激起了明王朝统治者振兴文风的“教化”之念。

明代以前,地方土官与朝廷统治者一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地方土官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弊端越来越明显。同时,地方土官与朝廷统治者的对立,也越演越激烈,越演越尖锐。

对于这种有损国家统一的行为,明王朝统治者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故实施“改土归流”政策是势在必行。

明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的利益,对肇庆府瑶民、僮民的居住地区强制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制,设置行政官员。因为条件不成熟,遭到瑶民、僮民的强烈反抗,实施改土归流与反抗改土归流成为当地民族矛盾激化的焦点,进而演化为镇压与反镇压的对抗斗争。

史料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四会县大罗山(今广宁县罗壳山)瑶民起义军攻打肇庆府府城,被肇庆府千户所的千户徐旺率军击败。

大罗山,今称“罗壳山”,亦称“螺壳山”,位于今广宁县东北部的北市镇与赤坑镇交界。主峰海拔为1339米,平均海拔为800米,被誉为“粤西第一山”。气势磅礴,恢宏壮丽,重峦叠嶂,群峰吐翠。民谣曰:“罗壳山高,离天三尺;人过低头,马过贴脊。”东、西、北三面皆为大山脉环绕,海拔落差较大,属南岭余脉。史载,这里是瑶民起义军集结的大本营。

洪武十六年(1383)九月,德庆州泷水县(今广东罗定市)罗旁山瑶民不满地方官吏的盘剥,毅然奋起反抗,朝廷派遣军队镇压。

洪武二十二年(1389),泷水县红豆山(今广东云安县镇安镇、罗定市金鸡镇一带)瑶民首领刘第二率众反抗朝廷,被广东指挥使刘备率军焚山夺寨,捕杀瑶民数百人。朝廷升肇庆府千户所为“肇庆府卫所”,统领千户所五个,实行“屯田制”。

洪武三十一年(1398),德庆州西山(今属广东郁南县)瑶民首领盘穷肠等,再次率众起义,被广东指挥使王浚率军收剿。

为此,明王朝统治者开始委任当地的瑶民、僮民首领作为“瑶官”、“僮官”,统领“抚瑶甲总”、“抚僮甲总”,建立封建政权的基层组织,实施“羁縻”和“怀柔”政策。

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瑶民、僮民;另一方面是“縻”,对瑶民、僮民施以经济和物质方面的利益,予以抚慰。

所谓“怀柔”,就是用温和的政治手段对瑶民、僮民进行笼络,且施以小恩小惠,使他们臣服而归附朝廷。

永乐五年(1407),赣州府石城县(今江西石城县)县吏冯原泰招抚广东高州府、肇庆府瑶民,泷水县瑶民首领赵第二率三千五百余户、七千五百余人受抚。

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新兴县瑶民首领梁福寿等率众受抚。

永乐十三年(1415)八月,德庆州古蓬都、下台都的瑶民首领周十八、刘大等率众受抚。

次年,高要县瑶民首领周四哥受抚,所属七户、二百二十余人准予入籍。

正统十一年(1446),泷水县瑶民不堪地方官吏的盘剥,首领赵音旺自称为“天贤将军”。他联合逍瑶山瑶民首领“大将军”凤广山,率众张旗鸣鼓,攻陷泷水县县城,杀死德庆州抚瑶判官冯述。

正统十三年(1448),赵音旺、凤广山率领起义军,联合广西岑溪县等地的瑶民,响应广州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黄萧养的号召,千军万马,声势浩大。影响范围波及肇庆、阳江、雷州等府,以及广西部分地区。

次年,高要县东南境(今佛山市高明区一带)瑶民首领邓宗远聚众起义,占据杨梅、大幕、清泰、上仓、下仓等都。同时,他还接受了黄萧养所建立“大东国”的封职。

景泰四年(1453)六月,瑶民首领凤广山被巡按御史盛昶招降。

次年三月十三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两广总督马昂率军攻破泷水县瑶民首领赵音旺的山寨。

天顺元年(1457)四月,凤广山之子弟吉,自号“凤二将军”。他继承父辈的事业,联络各地瑶民,举起造反大旗,攻陷城邑,烧毁衙署,吓得地方官吏纷纷向朝廷请求救援。

叶盛(1420—1474),字与中,号蜕庵,又号泾东道人、淀东老渔,自号白泉,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人。“自幼颖异,博学强记,下笔如神,且其志不可量”(徐成《皇明臣言行录·叶盛》)。明正统十年(1445),考取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正统十四年(1449),协助兵部尚书于谦击退瓦剌军(蒙古的一支),迁兵科都给事中。景泰二年(1451),擢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督宣府镇(今山西大同市)钱饷。次年,被巡边御史李秉推荐,辅佐独石、马营、龙门、卫所四城军务。

天顺二年(1458)四月,叶盛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

是年,叶盛调集两广地区的兵马,在德庆州开建县连滩都(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成立“中军都督指挥府”。朝廷官兵分为阳春、岑溪、鸡骨岭(今属广东郁南县)、罗旁水口(今属广东德庆县)四路同时并进,对各地瑶民起义军进行镇压。

八月,新兴县瑶民首领萧韶、萧满、丁乌咀等率众响应广西僮族起义军,攻克县城。

次年三月,德庆州鸡笼岭瑶民联合广西僮族起义军,攻陷开建县县城(治今广东封开县南街镇),杀死知县朱鸾一家和典史苏善,夺取库银而去。

四月,广西僮族起义军攻陷肇庆府府城。西江流域各州、县的瑶民,纷纷举旗起义响应。德庆州鸡笼岭和泷水县罗旁山瑶民的反抗斗争,尤为炽烈,如火如荼。四会、广宁、新兴等县,原来已经受抚的瑶民,重新揭竿而起,朝廷下令全力镇压。

叶盛再次奉命派兵镇压瑶民起义军,于六月攻克泷水县和德庆州部分瑶民的山寨,捕杀三百四十余人。“凤二将军”弟吉被俘,解往京城处死,罪名是“伪称总管,焚毁衙门,劫掠乡村,杀虏人财”。

对于朝廷统治者的镇压与屠杀,西江流域各州、县的瑶民、僮民并没有屈服。反而,他们与朝廷统治者的斗争越演越激烈。

十月,泷水县逍瑶山瑶民配合广西僮族起义军,攻克德庆州州城。德庆州知州周刚委罪于都指挥佥事韦俊:“不理军事,日淫酗为乐。闻贼将至,辄先弃堡入城。及贼临城,又携妾媵弃城先遁,遂至城陷。”朝廷下诏,将韦俊斩首示众,“以为主将弃守者之戒”。

天顺四年(1460)五月,广西僮族起义军攻克德庆州封川县县城(今广东封开县江口镇)。

成化十年(1474),朝廷针对西江流域各州县瑶民、僮民的起义,改变打打停停的“剿抚并用”政策,决心以武力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在归顺瑶民、僮民较多的地方,朝廷新置县、都政权,以加强对瑶民、僮民的统治。

次年,高要县绅耆麦茂等人,陈请于肇庆府知府黄瑜,奏准朝廷,析杨梅、大幕、清泰、上仓、下仓等二十四都,设置新县,县衙设在明城的青玉山。因此山原是巡检司的驻地,故取名“高明”,隶于肇庆府。

弘治四年(1491),泷水县后山瑶民屡反,两广总督秦绂指挥镇压,先攻泷水县各地,再取后山,杀死两千四百多人。

正德元年(1506),泷水县瑶民起义军攻克德庆州都城,杀死千户所千户林熙、高谦和都城巡检牟智。

正德五年(1510)六月,新兴县瑶民起义军攻陷县城。十二月,瑶民首领吴凤、邓一山率领起义军潜入县城纵火,夺取库银而去。因此事,该县知县及其下属皆被降职。

正德十四年(1519),两广总督杨旦调兵镇压新兴、恩平、阳春、阳江等州、县的瑶民起义军,斩杀九百七十多人。

是年,德庆州都城僮民首领郑公厚、韦公丙率众起义,自称“通天通地天王”;封川县归仁都僮民首领蒙公高聚众三千余人,自称“刬平王”。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封川县县城。

嘉靖五年(1526),西江流域各州、县的瑶民群起反抗,联合广西僮族起义军,袭击肇庆府府城和各州、县城。五月,被两广提督姚镆所镇压。

张岳(1492—1552),字维乔,号净峰,泉州府惠安县(今福建惠安县)人。乃“程(二程)朱(朱熹)理学”的忠实信奉者,与“朱子学者”陈琛、林希元并称“泉州三狂”。明正德八年(1513),乡试考中“解元”(第一名)。正德十二年(1517),考取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进士。正德十四年(1519)春,因谏阻明武宗南巡,贬谪为南京国子监学正。嘉靖元年(1522),世宗朱厚熜嗣位,官复原职,后迁行人司右司副。因谏议“大禘礼”,贬谪为广西提学佥事,寻改为江西提学。嘉靖十七年(1538),任廉州府(治今广西合浦县)知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府(今湖北十堰市),后改为巡抚江西。嘉靖二十三年(1544),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两广巡抚,总督两广军务。

嘉靖二十四年(1545),两广总督张岳率军八万,兵分两路,镇压封川县归仁、文德等地的僮民起义,捕杀两千五百余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一月二十六日,两广提督兼两广巡抚谈恺、征蛮将军王瑾率军三万,“会兵于端州”,分道镇压在新兴、恩平等县一带活动的瑶民起义军。功成后,谈恺镌刻《平岭西纪略》碑记载其事,今存于梅庵前廊的西壁。

次年,两广提督王钫率军七万,分为岭西、岭南两路,镇压四会、怀集、清远三县之间大、小罗山瑶民的反抗,捕杀八千六百余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朝廷官兵平定四会县大罗山瑶民的反抗后,析四会县境内之地,设置新县。取“平息战乱,广求安宁”之意,取名“广宁”。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两广提督吴桂芳奏请朝廷,派兵镇压泷水县罗旁山瑶民的反抗。

万历四年(1576)十月,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两广地区的兵马十万,镇压泷水县罗旁山瑶民起义军。经过四个多月的围剿,朝廷官兵攻破瑶民山寨五百余个,捕杀一万六千余人,俘虏两万三千余人。

为了防止瑶民再次起义闹事,朝廷将泷水县升格为“直隶州”。取“罗旁已平定”之意,定名“罗定”,直隶于广东布政司。

近两百年间,西江流域各州、县的瑶民、僮民,与朝廷统治者展开了持久的浴血奋战,起义斗争一直没有间断与停息过。“瑶乱”、“僮乱”的不断发生,激起了朝廷统治者振兴文风的“教化”之念,“塔文化”由此而兴起。

置身于端州之地,伫立在西江河畔,能够同时看到建于明代的“肇庆四塔”(文明塔、巽峰塔、崇禧塔、元魁塔)矗立在西江南北两岸。四塔收于眼前,遥遥相对,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四塔遥遥相对、相互辉映的景观,在广东境内罕见,甚至全国少有。

有人认为,西江河水“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材遂如晨星,未可尽归于人事也”(王泮《崇禧塔记》)。

万历十年(1582),肇庆府知府王泮在西江北岸的石顶岗建塔,取塔名“崇禧”。崇禧塔巍峨壮观,直插云霄,气势非凡,堪称“四塔之冠”。1962年7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到崇禧塔参观游览,挥笔题书“崇禧塔”匾额,并题书一副对联。联曰:

七星高北斗;

一塔耸南天。

据说,崇禧塔建成后,真的是人气长盛,文运兴旺,人才辈出,福禧无疆。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此后,西江南北两岸相继建成了文明塔、元魁塔、巽峰塔。

文明塔,位于西江南岸的新兴江口西侧。明万历十六年(1588),为了振兴文风,培养更多的人才,以及点缀风貌,肇庆府知府郑一麟在镇塘岗顶建塔。因该塔与肇庆府学宫的文明门隔河相对,故名。民间称,凡是该塔的上空出现乌云翻滚,高要县南部一带和周边的地区必定有风雨,故又称为“云雨宝塔”。

元魁塔,位于崇禧塔东侧,南临西江。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肇庆府府城东郊金津坊(今黄岗街道办事处渡头村)的梁挺芳、梁挺高兄弟俩同科中举,轰动乡里,好不热闹!天启三年(1623),兄弟俩仕途畅顺,回乡建塔,取名“元魁”,以作纪念,一是报答家乡的培育之恩,二是鼓励梁氏士子考取功名。

元,是取“状元”之意;魁,是取“独占鳌头”之寓。

巽峰塔,又称“乌榕塔”,民间有“文峰塔”之称,以所在的方位命名。矗立在西江南岸的乌榕岗顶,位于新兴江口东侧,地处于肇庆府府署的东南方。该塔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由广东巡按王命璇倡建,后由广东布政司参政蔡善继续造,于天启七年(1627)竣工。

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易经》所说“方位”,谓东南方是“巽”,属“木”,乃“风”。堪舆学说认为:凡是不利或不发科甲者的地方,宜在“甲”、“巽”、“丙”、“丁”之处立“文笔塔”。只要该塔高于别处,即可有利或大发科甲者。

由此可见,矗立在西江南北两岸的明代“肇庆四塔”,都是以兴文为目的的“风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