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人文集宋刊本《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

唐僧寒山,拾得,以僧侣之身而吟诗作文,于唐诗中开一流派。11世纪时,日本僧人成寻于1072年赴中国学道,有《参天台五台山记》一书,其中“宋熙宁六年(1073年)正月二十三日”记录所得汉文典籍中有《寒山子诗》一卷。这大概是日本知识分子关于《寒山诗》的最早之记载。

12世纪日人藤原信西编纂《通宪入道藏书目录》,其中第八柜有《寒山诗》一帖。这是日本目录著作中第一次确证日本已经收藏有《寒山诗》了。

五山时代著名诗僧天岸慧广(1273-1335)《东归集》中有《国清寺》一首,其中有句曰:“荒落天台寺,国清压废墉。丘干何处去,寒拾不相逢。”此处“丘干”系指闾丘和丰干,“寒拾”系指寒山和拾得。它表明在13世纪,唐僧寒山的诗作已经融入日本五山文学之中。

日本北朝后光严天皇文和二年(1353),京都东福寺主持大道一以为其开山祖圆尔辨圆1241年从中国携归之文献编著《普门院经论章疏语录儒书等目录》,其“闰部”著录《寒山诗》一册。从中可以窥见《寒山诗》在日本文化史上流传的痕迹。

宫内厅书陵部今藏南宋刊本《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共一帖,为国内所不见。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宋刊本《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未见有二卷本。今浙江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收藏有明人刻本《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未见有宋刊本。

此本收载寒山诗二百七十三首,三字诗七首,丰干禅师诗二首,拾得诗四十四首。书名题《寒山诗集》,大字占两行,下分注“丰干拾得诗附”。后有“淳熙十六年(1189)岁次己酉孟春十月九日住山禹穴沙门志南撰”的《天台山国清寺三隐记》,并有“屠维赤奋若(己丑)陬月上浣华山除馑男可明”的《跋》。

前有七古一首(每半页有界六行,行十二字)。后有题记二行,文曰:“曩阅东皋寺《寒山诗》,缺此一篇,适获圣制右文,命工刊梓以全其璧。观音比丘无我慧身敬书。”次有《寒山子诗集序》,题“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撰”。(每半页有界九行,行十五字)。《序》后有四言赞语。次有《朱熹与南老帖》《陆游与明老帖》,此二帖系从真迹摹入,行书书法殊佳。

卷尾有“按三隐诗,山中旧本如此,不复校正,博古君子,两眼如月,政要观雪中芭蕉尽耳”三行题记。

此本每半页有界八行,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22.5厘米×16.5厘米)。版心上记数字。卷中避宋讳,凡遇“胤、恒、殷、朗、贞、玄”等,皆阙末画,为字不成。

别附日本孝明天皇安政四年(1857)日人墨书手识一则,其文曰:

桂屋老屋所弃宋板《寒山诗》一卷,卷首闾丘允序外,有比邱慧身序、朱晦翁与南老帖、陆放翁与明老帖,及志南、可明二跋。二翁笔势固佳,而辞意谆谆,有令字稍大便于观览之语。陆所寄《楚辞集》中所载多九字,盖未得帖之前已刻者耶?视二帖亦足以见古人于事物一一致意之概也。余以万历间释普文刻本及《全唐诗》雠照之,其篇数编次无有相同者。序中所云于竹木石壁文句三百馀首纂集成卷,既已成卷矣,不知何缘动摇摇如此者。又篇中有都来六百首,一例书岩石,则今存者仅其半耳。余把《寒山》反覆诵咏,可明所谓渊才雅思,且其诗篇必多是壮岁萤雪余业矣。其辞采富腴赡缛,绝无寒乞相,似非其风狂子冲口而成篇书诸竹木者,不特其至理明性喃喃呵呵为警世顿祛之言而已。留院累日,书此以质老兄。丁巳之立秋节苞。

外匣有日本校明天皇文久壬戌(1862)池内奉时题识。

此本原系河合元升等旧藏卷中有“霞亭珍赏”“庆福院”“植村书屋”“无范”“畅春堂图书翰”等印记。

民国初年,董康和傅增湘在日本访书,都曾面见过此书,《书舶庸谭》卷三和《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皆有著录,惟过于简单,未能窥见真面目。

《寒山诗》在日本,特别是在江户时代,很受识字阶层的青睐。今东京大学总合图书馆存有江户时代《寒山诗》五言一卷日人写本一种。此外有六个系统的刻印本问世。

(1)日本明正天皇宽永十年(1633)中野市右卫门刊印《寒山子诗集》一卷,并附《丰干禅师录》《拾得录》《拾得诗》。其后,此本有小川多左卫门后印本。

(2)灵元天皇宽文七年(1667),江户松村十兵卫刊《寒山诗集钞》,共五册。

(3)桃园天皇宝历七年(1757)有和刊本《寒山子诗集》一卷,并附《丰干禅师录》《拾得录》《拾得诗》。

(4)光格天皇文化十二年(1815),刊《寒山诗索赜》三卷,此本由日僧慧然注释。

(5)孝明天皇安政三年(1856),京都小川太左卫门刊《原本重校寒山诗》一卷,并附《丰干拾得诗》一卷。

(6)京都天王寺屋市郎兵卫刊《寒山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