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宋明州刊本《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宋赣州刊本《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中国的《昭明文选》在古代日本的贵族知识阶层中被奉为圭臬。11世纪初日本著名的女作家清少纳言在其名著《枕草子》中记述当时知识界读书情况说:“《(昭明)文选》与《(白氏)文集》,乃博士之必读文也。”这里说的《昭明文选》和《白氏文集》这两部中国典籍,对日本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影响至大至深,在日本古代文化史上,共为贵族知识分子文学入途之双璧。

依据《续日本纪》记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七年(737)唐人袁晋卿随日本“遣唐使团”归国时到达日本,随行带有《尔雅》与《文选》,袁晋卿被授予“大学音博士”[6]。此为《文选》传入日本的最早的文献记录。但是事实上,604年日本圣德太子为整肃朝廷官员的行为而制定《十七条宪法》时,其中第五条文曰“有财之讼,如石投水;乏者之讼,如水投石”。此语出自《文选·李肃远〈命运论〉》中“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又第十四条文曰“千载以难待一圣”。此语出自《文选·三国明臣传序》。这些都表明在7世纪初期,《昭明文选》已经进入日本宫廷,成为官方文书的思想材料。又依据日本平城宫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李善注文选》木简残片。平城宫为710年至784年日本古都,此木简残片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文选》实物。孝谦女天皇天平胜宝三年(751)日本完成第一部书面文学集《怀风藻》的编纂,其《序》文之文气与文词,皆与《文选序》极类,若前者有“人文未作”,后者有“斯文未作”;前者有“逮乎圣德太子”,后者有“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前者有“心游文囿”,后者有“历观文囿,心游目想”等等。这可能是《文选》影响日本古文学创作的最早的实录了。依据日本《养老令义解·选叙》的规定,自仁明天皇承和元年(834)起执行“凡秀才取博学高才者,明经取学通二经以上者,进士取明娴时务,并读《文选》《尔雅》者。”由此确定了《文选》在日本古代仕途中的地位。其后,在日本古代经典文献《续日本后纪》《三代实录》诸文本中,便屡见《文选》之名。

正因为如此,日本自平安时代(794-1192)以来,有数量不少的《文选》手写本传世。至今还存于世上的,至少有以下几种:

(1)平安时代中期《文选(集注)》手写本一种。题“梁昭明太子撰、唐人诸家集注”。此本今存卷第四十八、卷第五十九、卷第六十八、卷第八十七、卷一百十三,凡五卷。写本用黄染楮纸,卷子本。原系金泽文库等旧藏,后经岛田翰、和田云邨、三菱财团主岩崎氏等家收藏。卷中有中国罗振玉、杨守敬等手识,并有杨守敬印章三枚。此本已被确定为“日本国宝”,现存东洋文库。

(2)平安时代中期《李善注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残本十九卷凡一卷。此本注中引陆善经注甚多,文中“世、渊、民”等字皆缺笔。此本已被确定为“日本国宝”,现存神奈川县称名寺。

(3)平安时代中期《李善注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卷第五十六凡一卷。此本每行有界十字左右,注文小字双行,行十三字左右,幅宽30.5厘米,全长1982.6厘米。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东京都渡边昭氏处。

(4)平安时代中期《李善注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卷第六十三凡一卷。此本每行有界十字左右,注文小字双行,行十三字左右,幅宽29.4厘米,全长1618.1厘米。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京都府小川广巳处。

(5)平安时代中期《李善注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卷第五十六凡一卷。此本每行有界九字左右,注文小字双行,行十四字左右,幅宽30.5厘米,全长964厘米。此本从松浦家传来,卷中有“养安院藏书”印记,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天理图书馆。

(6)镰仓时代(1192-1333)有萧统《文选》三十卷手写本一种,今存卷第二十六凡一卷。此本无注,每行十三字左右。幅宽27.9厘米,全长1278.8厘米。此本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天理图书馆。

(7)镰仓时代有《李善注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李善《上注表》并卷第一。此本每行有界十三字左右,幅宽18.5厘米,全长2272.7厘米。此本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兵库县上野淳一氏处。

(8)后宇多天皇弘安五年(1282)有《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卷第一凡一卷。此本每行无界十五字左右,卷一末有“弘安伍年十月廿六日书□毕”一行。此本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爱知县猿投神社。

(9)后二条天皇正安四年(1302)有《文选》手写本一种,今存卷第一凡一卷。此本每行有界十四字左右,已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现存爱知县猿投神社。

(10)镰仓时代中期有高僧叡尊手写《文选》一种,今存卷三凡二百二十行。每行十四字,有朱笔施“呼古止”点。有识文曰:“文永二年(1265)乙丑五月十二日钞之,偏为正法久住利益有情也,叡尊。文永三年丙寅六月十日书写毕,校点毕愿证自他三聚戒果”。此本原藏狩谷掖斋求古楼,现存大东急纪念文库。

日本收藏的《文选》宋刊本有好几家。今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文选》刊本,在文献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选》原本三十卷,李善为之作注而分每卷为二,后又有吕延祚等五人注释本出,据说为不失萧统之旧,仍为三十卷本,此为《文选五臣注》。旧说自南宋以来,世人偶有将“李善注本”与“五臣注本”合刊,名之曰《六臣注文选》,以“取便参证”。然南宋刊本《六臣注文选》留存后世者极少,当年修纂《四库全书》时也只能以明代袁氏刊本为采进本。依据我的调查,《六臣注文选》首次传入日本则系四条天皇仁治二年(1241)。此年日本东福寺开山圣一国师圆尔辨圆自中国归,携回汉籍内外文献数千卷。[7]日本圣一国师法名圆尔辨圆,1235年(南宋端平二年,日本嘉祯元年)到达中国,在杭州承嗣无准师范之法。归国后,为京都东福寺开山。今东京国立博物馆尚收藏有其师无准师范在1242年(南宋淳祐二年,日本仁治三年)盛夏给他的弟子圣一国师发出的问候简牍。文中云:“日本承天堂头长老,维时隆暑,缅惟道体安稳……余宜为大法多多珍爱,是祝。师范和南手白”等语,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师徒之间的情谊。(此信已经被确定为“日本国宝”)。1353年日本东福寺第二十八世主持大道一以(Taidou Ichii)据圣一国师当年携带归国的藏书编纂成《普门院经论章疏语录儒书等目录》,其中“致部”著录《六臣注文选》二十一册。今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宋刊本《六臣注文选》两种,一为明州刊本,一为赣州刊本。两本皆为六十卷全本。

宋明州刊本《六臣注文选》,正文首行题书名“文选卷第几”,次行上空五字题“梁昭明太子撰”,第三行上空八字题“五臣并李善注”。每卷《目》连正文,《目》低三字,《总目》低二字,《篇目》亦低二字,撰人低三字。大致五臣注在前,李善注在后,亦间有李善注在前者。此本系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修本,卷六十后有明州司法参军兼监卢钦《跋》文曰:“右《文选》版,岁久漫灭殆甚。绍兴二十八年冬十月,直阁赵公来镇是邦,下车之初,以儒雅饰吏治,首加修正字画,为之一新,俾学者开卷免鲁鱼亥豕之讹,且欲垂斯文于无穷云。右迪功郎明州司法参军兼监卢钦谨书。”据此《跋》文来说,学界一般认为把“李善注本”与“五臣注本”合为《六臣注文选》的时间是南宋年间的论断则恐怕有些问题了。此本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至二十三字不等。注文小字双行,行三十字左右。版心镌刻“文选几”,并记刻工姓名,如高、陈才、陈忠、徐彦、徐亮、王因、朱宥、王伸、蔡仲等。重刊之叶题记“李良重刊”“朱文贵重刊”“宋琳重刊”“吴浩重刊”“陈文重刊”“陈高重刀”“洪茂重刀”等。卷首有后人钞补唐显庆三年(658)九月十七日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参军崇贤馆直学士臣李善《上文选注表》,又有唐开元六年(721)九月十日工部侍郎臣吕延祚《上五臣集注表》,又有高力士口宣《敕》,又有昭明太子《文选序》等。卷中有古代日本读者手识文字,如卷三十四末有日本花园天皇正和二年(1313)墨书一则,其文曰:“正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专以我家秘说授申武州太守而从二位行式部大辅菅原在辅。”卷二十末又有日本正亲町天皇永禄九年(1566)林宗二手识文等。此本《序》文并卷一、卷二缺逸原刊本文,以岩崎文库所藏之同版本书钞补之。卷中有“妙觉寺常住日典”等印记。

日本《古文旧书考》著录此本。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七著录此本,其识文曰:“此明州本《文选》,乃北宋刊版而绍兴修补者。余旧藏一卷,为袁寒雪(克文)所贻,即天禄琳琅著录,有杨慈湖墨笔批点者(天禄琳琅藏本检查尚存五十一卷)。嗣又获残本二十四卷,皆麻纸初印,有全书之半矣!今来东邦,得觏此帙。后复于东洋文库幸睹全帙,足知此本见存于世者所在多有。然求欲一北宋原刊未经修版者,竟不可得。呜呼,汴京文物经靖康金狄之祸,荡然不复留遗矣,可胜叹哉!”[8]董康《书舶庸谭》卷三、卷八亦著录此本。

宫内厅书陵部又藏宋赣州学刊本《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此本版式宽阔,字大悦目。每半页九行,行十五字。注文双行,行二十字,偶用阴文。左右双边(25.8厘米×19.8厘米)。版心镌刻《文选》,并记刻工姓名。有原版刻工如萧廷岗、萧廷纲、上官奇、上官生、上官玲、黄正、王彦、阮明、胡亮、叶正、叶华、方珍、蓝允、李新、刘宗、李早、刘智、邓正、邓感、谭彦、蔡昇、姜文、刘成、刘川、李习、应昌、陈通、邓安、邓全、刘训、蔡宁、蓝俊、翁俊、张明、陈才、余文、余彦、黄彦、方政、方惠、方琢、熊海、应世昌、龚袭、管致远、陈补、蔡昌等。有宋代补刻本刻工如严智、王进、王时、陈达、方中、李宝、刘文、李允、陈浩、陈寿、徐文、胡券、王举、陈德新、高寅、王政、王明、何泽、弓友、孙何、孙春、陈良、大中、陈政、陈新、陈镇、陈良、陈祐、必达、毛祖、杨荣、刘志、刘昭、凌宗、金祖、金嵩、沈秀、沈昌、郑昌、郑春、章宇、丘文、均佐、缪恭等。

我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记录这么多刻工的姓名,是为了向当年创造了如此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普通劳动者表示他们的后人对自己祖辈的敬意。第一卷首行题“文选卷第一”,次行上空五字题“梁昭明太子撰”,第三行上空六字题“唐李善注”,第四行、第五行与第三行齐题“唐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第六行题“赋甲”,下有“善注”。卷中有“妙觉寺常住日兴”“佐伯侯毛利高标字培松藏书画之印”等印记。考此本于日本亲町天皇永禄九年(1566)至后阳成天皇天正十九年(1591)间,为京都妙觉寺僧日兴旧藏。后为江户时代丰后藩主(今日本大分县境内)毛利高标所有。仁孝天皇文政(1818-1829)年间由出云守守高翰献赠予幕府,归于枫山官库。明治初期由太政官文库而入内阁文库,明治二十四年(1891)移送宫内省图书寮。

日本《御书籍来历志》及《古文旧书考》著录此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卷六著录原枫山官库藏宋刊本《文选六臣注》六十卷即系此本。其识文曰:“《六臣文选》,枫山官库藏。……盖赣州州学本也,书中善注居前,五臣注居后。今以袁褧本校之,凡五臣所引书与善注复者则删之;其不复而义意浅者,亦多删之。其善注往往较袁本为备,盖袁本以五臣(注)为主,故于善注多削其繁文;此以善注为主,故于五臣(注)多删其枝叶也。又其中善注之发凡、起例者,皆作阴文白字。如《两都赋序》‘福应尤盛’下善注‘然文虽出彼’以下十九字作阴文;又‘以备制度’下善注‘诸释义至类此’二十字,亦作阴文,此当有所承。按善注单行之本久佚,余疑袁氏刊本即从此本录出,若元茶陵陈仁子刊六臣本,及明吴勉学刊六臣本,虽亦善注居前,而又多所删节改窜,更不足据。顾涧滨为鄱阳胡氏重刊袁本,仅据茶陵本勘对,而未得见此本也。”[9]依据此说,则此本乃《四库全书》采进本的祖本了。董康《书舶庸谭》卷三亦著录此本。

日本一直到17世纪,才有了《文选》的“和刻本”。后阳成天皇庆长十二年(1607)直江兼续在京都要法寺内用木活字版刊印《文选》,此为《文选》最早的“和刊本”,世谓之“直江版”。这部“直江版”的《文选》的祖本,我推测就是13世纪由圣一国师传入日本的《六臣注文选》。此本书名题署“增补六臣注文选”,每半页有界十行,行二十二字,注文双行。卷末有宋绍兴二十八年明州司法参军兼监卢钦《跋》,系据宋明州刊本翻刊者。卷末有刊印刊记曰:“庆长丁未沽洗上旬八蓂,板行毕”。其后,此本又有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1625)重印本,卷末有刊印刊记曰:“宽永二乙丑孟夏上旬日,板行毕”。

京都要法寺位于现在的京都市著名的鸭川三条大桥的北侧,寺门前有巨石雕镌“要法寺”,但寺内关于直江兼续刻印《六臣注文选》似乎已经湮没无闻。我曾有一段时间居住在京都市黑谷光明寺,常在余暇闲散步于平安神宫一带,总要多走几步到要法寺看看,多次造访,凭吊汉籍传布遗址,回想先人业绩,也感慨无限。

后光明天皇庆安五年(1652)佐野治左卫门再次刊印《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并《序目》一册。其后,此本有京都林权兵卫重印本、后西天皇宽文二年(1662)洛阳(京都)野田庄右卫门·八尾勘兵卫重印本、山本平左卫门重印本、植村藤右卫门重印本等。

东山天皇元禄十五年(1702)弥生吉且《倭版书籍考》卷之七著录《六臣注文选》。其识文曰: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序目一卷,都计六十一本。梁昭明太子所作,集周秦汉晋宋齐梁七代之名文。昭明乃武帝之太子萧统,字曰德施,以文学显名,太子也。此书原为三十卷。唐高宗显庆年中,崇贤馆直学士李善注本为六十卷,其后,玄宗开元年中,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臣注本。今本乃李善注本加五臣之注,并传菅家古点倭训。宽文二年,野田重周、矢尾友久转写倭训,错讹甚多。又有元和六、七年间,会津中纳言景胜之家老直江山城守景续,于洛阳要法寺版行之,为六臣之注无点本。[10]

江户时代在翻刻《文选》的同时,通过以长崎为中心的中日海上贸易,日本又从中国直接进口了大批量的《文选》文本。现今我能够查证到的,有以下数批:

(1)据《商舶载来书目》记载,中御门天皇正德元年(1711)中国商船“毛字号”载《文选六臣注》一部三十二册抵日本。

(2)据《商舶载来书目》记载,中御门天皇享保九年(1724)中国商船“利字号”载《文选六臣注》一部四帙抵日本。

(3)据《商舶载来书目》记载,光格天皇享和元年(1801)中国商船“曾字号”载《六臣注文选》一部四帙抵日本。

(4)据《赍来书目》记载,中御门天皇正德四年(1714)中国商船第一番南京船(船主费元龄)载《昭明文选》一部二帙十二册抵日本。

(5)据《赍来书目》记载,中御门天皇享保二十年(1735)中国商船第二十五番广东船(船主黄瑞周、杨叔祖)载《文选》四部抵日本。其中二部题《昭明文选》,二部题《六臣注文选》。

(6)据《享保四亥年书物改簿》记载,中御门天皇享保四年(1719)中国商船第二十四番南京船(船主邵又张)载《昭明文选》一部抵日本。

(7)据《寅字番船持渡书改目录写》记载,光格天皇天明六年(1786)中国商船“寅十番船”载《六臣注文选》一部六帙六十册抵日本,并注明“古本,脱纸四叶”。

(8)据《书籍元帐》记载,仁孝天皇天保十二年(1841)中国商船“丒二番船”(船主沈萍)载《朱批文选》一部二帙抵日本。此书一部售价三十五目。

(9)据《书籍元帐》记载,仁孝天皇天保十二年(1841),中国商船“寅一番船”载《朱批文选》二部各一帙抵日本,每部售价亦三十五目。

(10)据《书籍元帐》记载,仁孝天皇弘化二年(1845)中国商船“辰字号”载《六臣注昭明文选》一部四帙抵日本。此书一部开标价二十目,安田屋吉太郎以四十目购入。

(11)据《书籍元帐》记载,仁孝天皇弘化三年(1846)中国商船“巳字号”载《六臣注昭明文选朱批》一部二帙抵日本。此书一部售价三十五目。

(12)据《书籍元帐》记载,孝明天皇嘉永三年(1850)中国商船“酉五番船”载《文选》(半部)十六册抵日本。此书售价六目。

(13)据《书籍元帐》记载,孝明天皇嘉永三年(1850),中国商船“酉七番船”载《李注文选》一部二十册抵日本。此书售价十三目。

(14)据《书籍元帐》记载,孝明天皇嘉永三年(1850),中国商船“戌一番船”载《李善注文选》一部二帙抵日本。此书售价十五目。

(15)据《书籍元帐》记载,据仁孝天皇弘化二年(1845)《汉籍发卖投标记录》记载,是年《六臣注昭明文选》一部四帙,投标价分别为菱屋三十目,松之屋三十三目五分,安田屋四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