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移民与社会:河套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杜静元
- 1065字
- 2022-11-16 20:13:1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从小就知道有一句民谚叫“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意思是河套的富裕是得益于黄河的馈赠。却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黄河对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到底给予了哪些馈赠。直到上学之后才明白其中一部分原因,河套地区虽然年降水量不到150毫米,蒸发量却达2300毫米左右,在干旱少雨的气候下却出现了发达的农业,这都源于水利开发所带来的灌溉农业的形成。然而这仅仅是一层含义,另外一层含义在笔者进入人类学学科学习后才慢慢领悟到,水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还体现在对当地社会形成方面的重要影响。河套地区是一个移民社会,水利的开发伴随着土地的开垦,土地的开垦伴随着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迁移又伴随着土地的扩大垦殖,逐渐在这里形成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移民社会,并且成为有名的“塞外米粮仓”。
本书主要以水利开发网络的形成过程和与之伴随的移民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为两条主线来讨论三个问题。
首先,选择以“水利开发”为切入视角来考察农牧边界地带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移民社会。从清末开始河套地区开始有较大规模的民间水利开发,这股民间力量与国家力量在此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于种种原因此地的水利开发在国家主导下几经兴衰难成规模,直至清末,民间的水利组织成功地开发了八大干渠,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水利网络,进而形成了稳定的农业区。国内学界对水利社会类型的研究中,对“库域型”“泉域型”和“圩垸型”研究较多,其他水利社会类型尚待深入挖掘。本书试图提出一种位于黄河中上游流域河套地区的“河域型水利社会”类型,在这样一个农牧结合地带重点关注其水利社会形成的内在机制。
其次,着重分析了在水利开发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移民社会的特点。从春去秋回的“雁行人”到定居河套的“编户入籍”,从家乡变为故乡,来到河套的移民不论是自我推动型还是外力拉动型都像一粒粒种子逐渐在这片天地中生根发芽,这种“土”的魅力一直存在于移民心里,最初以地商为中心的社会组织促使他们在这里形成了村庄和社会,建立了农业社会的秩序,并将这种“土”传播出去,也将蒙古族人民拉出了他们的牧场,成为种地的庄稼汉。从移民与当地蒙古族之间以及来自不同省市的移民之间社会网络关系的建立和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我们看到移民是如何在这个新的社会中扎根的。
最后,关注在水利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所反映的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考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从清末强社会、弱国家的关系到民国时期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过渡,从1949年后强国家下的民间力量的隐藏到现在民间力量的复兴,让我们看到了从清末到现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