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索心理“病根”——是什么偷走了你的睡眠

80%的睡眠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

失眠可能由很多种原因引发,其中心理方面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美国联邦统计局曾经对美国国民睡眠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有80%以上的睡眠问题其实是因为人们的心理问题引发的,这类失眠就被称为“心理性失眠”。

比如有的人因为之前的失眠经验,对失眠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有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一次或多次应激性事件(如工作出现失误、考试成绩不如意、和恋人分手、和家人吵架等),对心理造成了较大冲击,引发了焦虑、沮丧、自责、愤怒等负面情绪;有的人因为对第二天要发生的事情怀有期待感,引发了兴奋心理,有时还会因为怕睡过头误事而产生紧张心理……

凡此种种心理问题都可能引发失眠,这与心理学上的“心身反应”“应激反应”等概念有关。

所谓“心身反应”,也就是心理生理反应,是应激反应的一种,指的是因心理因素激发的躯体机能反应特征。这种反应往往会与心理感受、情绪体验保持一致,情绪一旦恢复正常,相应的躯体反应就会消失。但若是不良心理体验长时间得不到平复,心身现象过于强烈、持久,就会引发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等的紊乱,失眠就是其后果之一。

对此,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还曾经提出过一个失眠成因的3-P模型,“3-P”就是三个以P开头的英文术语,它们分别是:

(1)前置因子(predisposing factors),指失眠者的人格特质;

(2)促发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s),指失眠者遭遇的各种应激事件;

(3)持续因子(perpetuating factors),指失眠者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不恰当的行为或认知。

斯皮尔曼更进一步指出,失眠最初可由“促发因子”,也就是某些应激事件引发,但在应激事件消除或适应后,大多数人的睡眠都会恢复正常。

可对极少数人来说,“持续因子”将会发生作用。比如出现了焦虑、担忧、紧张等情绪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加重生理唤醒和认知唤醒;再如对入睡时间高估、睡眠时间低估,导致对睡眠产生歪曲知觉,都会干扰睡眠过程,致使睡眠持续紊乱。很多长期持续、逐渐加重的失眠问题正是由于心理状态不稳定、行为认知不恰当造成的。

姚丽娜在某公司担任出纳,因为她的一时疏忽,在账目上点错了小数点,险些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领导严厉地批评了她。

这件事让姚丽娜深受打击,她很后悔自己之前没能细心一点,以致出现了低级错误,影响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从那以后,她特别害怕会再次出错,每天白天精神紧张,晚上睡觉前还在思考这些事情,导致很晚都不能入睡。

早上起床后,她常常感觉非常疲惫、头昏脑涨,工作的时候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出错的次数大大增加。

她意识到自己的睡眠出了问题,便想克制自己不再去想出错的事情,希望能够尽快入睡,可是越想越觉得紧张、焦虑,睡眠问题就越是严重。

因为担心自己睡眠不足会更加影响工作,她决定每天中午吃完饭后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睡一会儿,然而她拼命强迫自己睡着,却还是无法入睡,失眠的烦恼让她痛苦极了……

我们可以用“3-P模型”来解释姚丽娜的失眠问题:最初,她因为工作失误(促发因子)而烦恼、紧张、焦虑,引发了“心身反应”;此时如果她能够注意调适自己的心理,是有希望恢复良好睡眠质量的;然而,她却忽略了这个问题,反而不断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让自己为失眠这件事担忧、苦恼(持续因子),致使心身反应越来越严重,睡眠质量也越来越糟糕。

这个案例也证明了心理因素对失眠确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反过来,失眠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失眠的人因为睡眠不足,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会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下降的问题,而这无疑会造成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也容易引发失误;这些失误又会加重你的沮丧、挫折感,并会让你变得急躁、紧张、易发脾气。更糟糕的是,长期失眠还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调整或改善,很可能发展成重度抑郁障碍、焦虑障碍。

因此,对于心理因素引发的失眠,我们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以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加重—失眠加重—心理问题越发严重—失眠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对于心理因素引发的失眠,在解决时要特别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而这需要失眠者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要积极接受心理治疗

失眠者要从内心深处接受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同时要对心理治疗师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毫无保留地向治疗师倾诉,以便找到失眠的心理“病根”。

之后失眠者要耐心听取心理治疗师的建议,重视调整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消除“心身反应”的目的。

2.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在接受心理专业咨询和治疗的同时,失眠者也要充分了解失眠的机理,然后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只有先解决心理问题,睡眠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像因工作失误引发失眠的姚丽娜,就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该问题:把失误当成一次改变的契机,让自己可以借此机会发现身上存在的粗心大意、不够谨慎的缺点,继而能够改正缺点,获得能力的提升。

像这样进行认知和心理调节后,她会发现失误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可怕了,困扰她的紧张、焦虑、懊悔、内疚等心理也会逐渐消失,失眠的情况便会得到改善。

总之,身与心是一体的,当你遇到了睡眠问题、感觉身体不适时,不要只将注意力集中于失眠上,也不要对失眠产生过度的恐惧和忧虑,而是应当向内寻找心理“病根”,充分做好身心放松,同时要自觉地使自己的活动遵循正常的自然节律,才能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才能够找回优质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