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焦虑不抑郁手册:执业心理医生告诉你的事
- 姜超
- 1080字
- 2022-07-26 15:36:22
序一
2018年下半年,我收到学生姜超的邀请函,他再三邀请,要我为此书写个推荐序,盛情难却,那就在此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姜超2014年考取了南昌大学精神卫生专业的研究生,那时候他来找我,表达了对精神病学方面的浓厚兴趣。他经常阅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相关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在本科及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获得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资格证书。在医院精神科病区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他将精神病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索与成长,丰富了自身的临床技能。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花了很多心思,也下了很大功夫,当然这些都体现出了他对工作的细致和认真,以及对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激情和热爱,也如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一样,充满了艺术气氛。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看重自身的健康状态。健康不仅指躯体方面的健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众所周知,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不仅局限于躯体没有疾病,还包括拥有完善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这样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情,所持不同的心理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迷茫和困惑,才能优雅地处理生活中的忧伤与不幸。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要学会关注他人的心理状态。在过去,人们总觉得“心理问题”这个问题太过沉重,会承担太多人异样的目光、冷漠与嘲讽。而此时逃避往往成了他们惯用的处理方式,因此造成了许许多多的悲剧。
随着人们的认识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图书和媒体行业开始关注并传播健康的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大家对心理疾病的看法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到心理科就诊咨询的人数有了明显的上升。但已改善的现状仍然需要大家的努力。
本书是姜超站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对心理疾病诊治的探索,带给我更多的是欣慰。书中列举了许多常见的临床病例,但因为人们有时缺乏对心理疾病的了解,所以在遇到心理疾病时更容易产生一种畏惧感而不知所措。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多地是选择逃避而不是去尝试了解它、理解它,这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尤其是精神科医生能够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技巧和方法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正视自身的疾病,最后慢慢地战胜疾病。
“上医者治未病之病”,书中还罗列了很多生活中的心理学科普知识,这些小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能够促使人们以有用的心理学及精神医学知识来筑起保卫心理健康的城墙。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心理疾病及其如何防治,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一读。
袁也丰
南昌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