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国内医疗旅游政策

1.2.2.1 国家政策

按照核心内容和政策发布时间点,我国国家层面针对医疗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海南省试点阶段、中医药旅游阶段和全面健康旅游阶段。

先是海南省试点阶段。海南岛自然环境优越,具有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的先天优势。2013年4月,我国首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战略规划出台,这一项目将医疗旅游分为“保健养生”和“医学治疗”两大部分,最终将博鳌乐城建设成为世界养生胜地。先期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并逐步打造成世界先进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以及旅游观光相结合,推动海南发展成为医疗旅游目的地。

接下来,根据我国医疗体系特色,国家开始在中医药旅游发展方面布局。2014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并做出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例如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卫生健康委,后同)、国家旅游局(现文化和旅游部,后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导持续实施的推进整形整容、内外科等优势医疗资源面向国内外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同时提出在交通服务、安全体系、市场诚信、门票价格等方面做出休假制度、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土地规划、人才队伍的政策完善,力争增强发展动力、开拓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政策。2014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研讨论证《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指出中医药和旅游的结合是最好的资源和最大的市场之结合,要把中医药服务和旅游服务融合起来,拓展中医药服务和旅游服务,促进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明确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概念和内涵: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规划》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提出要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根据《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使中医药健康服务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是全面健康旅游新阶段。健康旅游包含了医疗旅游、森林旅游、老年旅游等多个方面。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具体实现的目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2016年12月10—11日,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医疗旅游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森林·健康·跨界·融合”。森林旅游活动的普及,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具有特殊意义。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指出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强调应丰富养老服务业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2017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康旅游是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发展健康旅游对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保健康,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加快开发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

通过上述国家级层面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重点为中医药旅游、森林旅游、养老旅游等方面,这既突出了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又顺应了国际医疗旅游的发展趋势。具体到我国的各省份,各自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也出台了相应的医疗旅游发展政策,这里仅做简要介绍。

1.2.2.2 海南省医疗旅游政策

海南是我国医疗旅游领域发展的领头羊,建立了国内首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明确了先进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鼓励在业态创新、机制改革、集群发展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发展诸多特色产业。政策方面,国家与省政府出台了诸多人才引进、土地控制、税收优惠、高端医疗设备与技术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来促进海南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2年4月1日,卫生部(现卫生健康委,后同)与海南省政府在博鳌举行深化医改工作座谈会,会议签署了《建设国际旅游岛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协议》,部省携手,将在建设国际医疗特别示范区等6个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海南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2014年4月,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计划建立退出机制,优胜劣汰,保证进入先行区的医疗健康行业和项目服务有序发展。按照规划,先行区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并逐步打造世界先进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以及旅游观光相结合,推动海南发展成为医疗旅游目的地。该区域还将承接博鳌亚洲论坛相关产业的延伸,引进与生态、健康、医疗相关的国际组织或国际科研机构,增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推动医疗、旅游、城市减排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对话和交流。

2015年3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同时赋予先行区人才、土地、税收、医疗器械进口等方面的九大优惠政策,加快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口注册审批;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研究有关规定实施医疗技术准入,可申报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卫生部门审批先行区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开设的诊疗科目时,对其执业范围内需配备且符合配置标准要求的大型医用设备可一并审批;境外医师在先行区内执业时间试行放宽至三年;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适当降低部分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口关税;适当增加海南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先行区引入生态、医疗、新能源等相关国际组织,承办国际会议;鼓励先行区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吸引社会投资。这体现了中央对发挥海南独特优势、实现更高层次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先行区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本思路。

2016年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建设高水平发展康养旅游。文中强调加快建设医疗健康旅游项目,大力推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鼓励在业态创新、机制改革、集群发展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发展特许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医学美容和抗衰老等产业,形成为游客提供体检、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养生等医疗健康旅游产品的完整体系,推进海口、三亚中医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养生康复疗养。

2018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为进一步支持海南省试点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产业,对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决定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规范批准条件和程序,细化相关进口医疗器械的使用规范、不良事件监测、进口口岸等内容,明确监管责任,确保进口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2.3 国内其他省份政策摘要

近年来,国内其他省份也颁布了诸多政策来促进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江苏省自2015年起陆续颁布《关于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明确提出要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创新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加大建设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打造健康旅游产业链,积极适应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要求,并在市场准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力求打造健康旅游发展新模式。

山东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4〕31号文件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旅游条例》《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法规,明确要求积极推动业态融合创新,促进旅游业与养老服务业互动发展,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围绕医养健康产业的关键要素,建设医养健康产业支撑平台,推动医养健康与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医养健康产业。

上海市政府于2016年8月印发《上海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加快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充分利用本市各类旅游资源和海派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中医药对旅游服务的贡献度,有效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提供平台。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规定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业集聚区,实施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工程。

1.2.2.4 国内政策小结

国家和省市层面目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旅游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重点为中医药旅游、森林旅游、养老旅游等方面。这既突出了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又顺应了国际医疗旅游的发展趋势。但是,除了海南省之外,其他省份的医疗旅游发展政策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包含具体措施的规范性政策尚不完善,医疗旅游发展政策落地性不强。未来可以根据各省份特色,出台具体化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促进各地医疗旅游发展,避免产品同质化和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