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控你的心理与情绪:改善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技巧
- 苏雪丹
- 1209字
- 2022-06-23 15:39:50
8.初识大忌:“我是一个……的人”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人,在还不是很熟识的时候,就向他人定位自己: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直的人。”
“我是一个不喜欢绕弯子的人。”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和新认识的人相处会比较内向,但是和熟人会玩得比较开。”
……
说这种话的人,其实在内心提前预设了一个不太愉快的场景,比如因说话直而得罪对方,或者因不善交际而冷场等,他们希望在这些情况中得到对方的包容,于是提前强调自己其他的优点来挽留对方。
虽然目的是挽留,但起到的效果是相反的。这种开场白,其实是在为自己交友设限,好像在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和我交朋友就必须包容我,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做我的朋友了。”要知道,就算他真的能接受你,开始的时候感受到这种态度也会让人不舒服。
在心理学上,提前为想象出的各种状况做应对计划,是一种负面暗示,这个计划越周全,这种暗示就越强烈,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就像新手司机和陪练之间经常会有如下对话:
陪练:开车时你要注意观察行人、路况、路标以及从各个方向开过来的车辆。特别是其他车辆,你要格外注意,因为它们速度很快,一不小心就撞上了。
新手司机:“天啊,太多了,我要看不过来了。”
陪练:“你必须都注意到。前面的车子开始减速了,你并道之后也要注意减速。”
新手司机:“啊?要怎样做?现在减速吗?”
陪练:“你速度太快了,快减速!”
新手司机:“啊!怎么办?”
陪练:“踩刹车!”
新手司机:“啊!要撞上了!”
在这样的情境中,除了新手司机自己的技术和紧张之外,陪练在一开始就强调要小心往来车辆,相当于给了一个“撞车”的暗示,给新手司机内心抛下了一个负面的“心锚”。同理,初识的这种自我介绍,也设定一个“发生矛盾”的暗示,给新认识的朋友内心抛下“心锚”。
之所以会这样介绍自己,还是因为不够自信,害怕交朋友的时候会产生矛盾,于是提前知会对方,自己有哪些缺点,想要努力证明自己依然值得做朋友,可惜缺少现实的事例来证明,又不好一味自夸,于是变成了只讲缺点,他人听起来就像是被逼迫必须接纳你。
你可能会问,不这样介绍自己,又该怎样介绍呢?
正确的答案是:不要介绍自己。
心理学教授汤姆·吉洛维奇和肯尼斯·萨维斯基在一项实验中证实,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太把自己当回事,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放大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并将这种现象称为“聚光灯效应”。而现实往往是我们想太多,我们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研究数据表明,人们对你的注意力只有你想的一半多。
同样地,当我们新进入一个团体时,也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误以为别人对自己很好奇,而现实是很少有人会关注到你,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你是否能长久地在这个团体中留下来依然是未知数。
所以,不需要做负面的自我介绍。在别人对你不感兴趣的时候做自我介绍,就像强迫别人来了解你,反而容易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等到情境合适时,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了解你,甚至仔细地揣摩你,那时候你便可以尽情地介绍、展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