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香育人立大志 梅花香自苦寒来

“站住!”

塾师张先生铁青着脸,怒气冲冲地堵在门口,手中晃动着那把令人恐惧的戒尺。戒尺上,一面写着“骄矜警情”,一面写着“朴作教刑”。张先生极其严格,调皮学生少不了被打手、打头、打腰、打屁股,有的还被罚跪、罚站、罚饿饭、罚顶戒尺。孩子们都知道挨打的滋味不好受,打手很疼,打起屁股来张先生会更用力。有时候,学生个个都要挨打,叫作“满堂红”。有的学生,因受不了而诈病逃学。

孩子们莫名其妙地互相看看,规规矩矩站立,低下头。高高个子、戴副老花镜、穿长衫的张先生捻着胡须、摇头晃脑唱书解经的样子挺可亲的,怎么突然发起脾气来了?不过大部分孩子并不害怕:自己没有做错事,不会挨打。

“刚才,你们谁去了竹园寺?”张先生厉声问道。

孩子们知道自家父母对张先生的评价很高,说他是本地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所以孩子们对他很尊重。竹园寺是神仙住的地方,虽然就在学校附近,但不能随随便便进去。刚才,大部分学生没有进去,心中不慌;进去的学生,开始忐忑起来。

“是谁把寺里文昌神像的黑胡子用粉笔涂成白色的?”张先生见没人吭声,不容置疑地说,“都把手伸出来!”

这时,一个高高瘦瘦、眉清目秀的孩子站出来,朗声说:“是我!要打就打我一个人,不关他们的事,是我带他们去的。我是和神像开个玩笑,读了半天书,大家都很疲倦,就想让大家开心一下。”

看到这个孩子满不在乎的样子,张先生的嘴都气歪了,额上青筋暴起。他喝令这个孩子伸出手,举起戒尺狠狠抽打了几下。孩子咬着牙、忍着疼,不吭声。打完,张先生又教训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入学时要‘拜文昌’,行三跪六拜九叩首大礼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先生说了多次,文昌是转生过十七世的文种,学子要中秀才、举人、进士,都要看他乐意不乐意。”

张先生发现那个挨打的孩子没有张嘴,更加生气,怒气冲冲地说:“小小年纪,你就亵渎了法力无边的文昌神。犯了这么大的错,还满不在乎!孺子不可教也,回头看我告诉你父亲王际泰先生。”

这个孩子噘着嘴,耸耸肩,表示不赞同,心想:“文昌不就是泥塑的像吗?什么法力无边!”

当地有一位人称“金神匠”的韩师傅,会塑神像,会画人物、山水、花卉。一年春天,家里请韩师傅塑神像,这个孩子想跟韩师傅学画、学塑神像,父母不允。他想知道神像是怎么塑出来的,发现韩师傅是用泥巴做神像。韩师傅告诉他,自己从不给神磕头,因为各种各样的神像都是自己用泥捏出来的。从此,这个孩子对人们膜拜的神像一百个不相信。

今天虽然挨了顿打,但他还是不相信神像能决定人的命运,除非亲眼看见神像活起来,除非亲眼看见神像显示法力,可是神像总是严肃地待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心想:你吓唬大人可以,糊弄我可没那么容易。你移动呀,移动半步也行,我就相信你有法力。

这个叛逆的孩子叫王拱璧,长大后成为同盟会早期会员、著名的乡村教育家、河南省立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民主人士、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同路人。他在家乡创办的中国农村第一所新型学校——青年公学,比著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早了整整七年。

1886年9月17日,西华县孝武营村王孟山家简陋的房子里,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王孟山(字际泰)是读书人,他引经据典,意随心生,由《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等句而生灵感,为儿子取名“王璋”,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王璋,字拱璧,后以字行于世。他出生的孝武营村,现为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青年村。

孝武营村距西华县城八十五里,距漯河六十里,距周家口七十里,距上蔡八十里,距西平九十里,是上述五地区的边缘。村子南邻砖桥大集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北临汾河,潺潺流水,波光粼粼。离村五十里有两条知名的河流,一条是大沙河,一条是秀澧河。大沙河像俊男,大气磅礴;秀澧河像美女,婀娜多姿。两条河交叉在漯河镇,宛若夫唱妇随,一路悲欢一路歌。漯河镇是水旱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船进进出出。林立的桅杆,鼓胀的船帆,悠扬的号子声,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当地人纷纷以做生意取代干苦力。这里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有载重量上百吨的木船,有响着汽笛的小火轮,可听到生意场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能闻到随风飘散的包子、油馍、胡辣汤的诱人香味儿……

王璋从小就懂事,聪明伶俐。王际泰给王璋取字“拱璧”,寄托着深深的爱子之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孔颖达注疏认为:“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世人以“拱璧”喻珍贵之物,刘禹锡《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说:“辱貺之喜,信踰拱璧。”李昉《太平御览》说:“片善崇于拱璧,一言踰於袞华。”王世贞《题〈宋仲珩方希直书〉》说:“而百六十年间,学士大夫宝之若拱璧。”拱璧是珍贵的宝玉,得者有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大喜过望、喜从天降等心理反应,王际泰获此子的喜悦心情可见一斑。

王拱璧出生的孝武营村,日常事务由家族的长辈管理,家族之长为族长。家族的来龙去脉,在祠堂藏的家谱中记录着。村里住家,大门基本坐北朝南,从大门形制就能看出村民的贫富差距。富户是少数,房前有照壁,双合门,白粉墙,青瓦屋;中等户,多是青瓦屋;贫困户占多数,一般是土墙小屋,屋顶多为茅草。村里有一条官道直通漯河镇,道路弯弯曲曲长六十多里。

孝武营村建有王氏宗祠。雕花镂空的大门门楣上挂着一块雕花木匾,上书“王氏宗祠”四个大字。祠堂占地面积不大,坐北朝南,白色围墙是用石灰粉刷的。通过便门来到祠堂前的空地,一条青石小道直达祠堂门前的麻石台阶。

祠堂是同族人的家庙。祠堂内的供奉与寺庙不同,大堂靠北墙处有几层台阶,台阶最高处放着木座,座上安放着三边镶嵌雕花边的木牌位,上书“中华始祖黄帝之位”。下面几层台阶上,排列着王姓列祖列宗的牌位。

村子不大,四季风光柔和、美丽。尤其是秋天,村舍、青烟相映成趣,垂柳生姿,杨树昂首,老槐沧桑,绿草如茵,蝶舞鸟鸣。家家户户房檐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一穗穗苞谷。夜深了,鸟雀已无声,蛙声、蟋蟀声、知了声则开始演奏田园交响曲。

那时,王拱璧家共三代八口人,茅棚、草房数间,土地六十亩。不是大户,在村中是半耕半读的书香门第。由于父母勤俭持家,后来盖起一处四合小院,主房坐南朝北,东西各六间厢房。房子是砖瓦结构,房面小瓦紧扣,屋脊青瓦相抱。檐高八尺有余,檐外有迎风板,能遮风挡雨,门窗之上均有拱券。堂房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样样布置得庄重、典雅。入门正对着板壁,板壁前放着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桌,左右配两张太师椅。墙正中挂有名人匾额,配着一副对联:“万事福为祸所依,百年力与命相持。”清朝科举,有“冷籍不得入试”的规定。“冷籍”是指往上数三代没有人做过官、没有人中过秀才或者举人的家族。王家同宗王树芳是秀才,但又是劣绅。王树芳性情暴躁、尖酸刻薄,经常欺压、讹诈王拱璧的祖父、父亲。王树芳是秀才,王拱璧的祖父、父亲怕入“冷籍”,因此对他处处忍让。王拱璧的祖父受气不过,五十九岁那年因脑溢血而死;父亲也常常气得生病,但不敢招惹他。

王际泰敏而好学。面对王树芳的欺压,为了争口气,他奋发图强、日夜苦读,四岁时学习《千字文》,五岁时就能背诵《千字文》全文。入塾读书后,他以头悬梁锥刺股为自我激励,八岁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十岁读完《论语》,十五岁时熟读四书五经,可谓是知书达理。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际泰学业出众。1889年,王拱璧三岁时,王际泰赴陈州府院试,考取第一名。一家人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三天贺戏、待客拜祖,引得王树芳大为妒忌。寻个理由,王树芳打了王际泰一顿,说:“有我,你就别想露头。”秀才打秀才,官府不管。王际泰的母亲恼羞成怒,对王际泰说:“莫忘父仇!莫忘恶绅!”恶有恶报,数十年后,王树芳因病自毙,其子死在狱中,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王际泰为了维持家人的生活,也为了教书育人,在村里开设了崇实小学堂。孩子们终于有学上了,村里人都很高兴,对王际泰称赞不已。除了本村子弟,学堂也招收那些从外地逃难来人家的孩子,办得很兴旺。五岁的王拱璧成了父亲的学生。私塾的校舍是租来的一大间茅屋,有宽大的木窗,还有天窗,很亮堂。屋旁有片小竹园,可供孩子们课间休息时游戏。桌椅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五花八门。学习内容,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小部分选自《论语》《孟子》。第一课,王际泰教授的是《陋室铭》。每教一课,王际泰都会让孩子们用小楷抄写课文,一个字不许抄错,每个字都必须写得端正清楚。抄好了,让他看一遍。发现错字、写得不清楚的字,他让学生自己改正。上第一课时,孩子们不知道“陋室铭”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听了王际泰的讲解,才知道“铭”是文章体裁,“陋室”指简陋的房子。王际泰说,只要人品高尚,知识渊博,虽然住在陋室,心情也非常愉快。

王拱璧的母亲邵慈(后改名为金玉)是个勤劳善良、知书达理的女子,有传统女性的温柔体贴,具备自信、优雅、独立、开放、包容等品格,但管起孩子来,母亲非常严厉,几乎是铁石心肠。相比之下,父亲倒是温和,能够循循善诱。母亲对王拱璧管教严,容不得他调皮捣蛋。王拱璧四岁时,偷拿邻居家一根铁钉,母亲怒不可遏,把他打了一顿,命他送还人家。王拱璧从此牢记在心:别人的东西绝对不能随便拿。王拱璧八岁时,未事先禀告父母就领着年幼的二弟冒雪踏冰到十五里外赶会,把父母吓得半死。待王拱璧回来,母亲将他一顿狠打,并惩罚他不许吃饭,怒斥道:“还敢不告诉大人,私自外出不?”王拱璧硬着脖子不认错,母亲又是一顿打。王拱璧从此牢记在心:办事要考虑再三,不能随随便便。童年时挨了不少打,让他积累了诸多的经验教训。

母亲虽严厉,但孩子们依旧很依恋她。母亲知识丰富,熟悉民间故事,爱给孩子讲故事,还会把故事用民间小调哼出来:

你住那个汾河尾呀,

我住那个汾河头。

哥哥想妹,妹想哥呀,

一日不见如三秋。

老槐树下常相约呀,

大椿树下常碰头。

砖桥镇上常看戏呀,

冷饭店里常拉手。

汾河流里看鱼虾呀,

妹妹浣纱哥畅游。

“庙银楼”打银簪呀,

哥哥别上妹的头。

爹说门不当户不对,

棒打鸳鸯难聚首。

娘说穷书生娶闺女,

是瞎子点灯白费油。

逼得鸳鸯泪双流,

夜半相约汾河流,

以身相许生无求,

生米煮成熟米粥。

情人天上再相会呀,

不遂心愿死不休。

携手跳进水中间呀,

咱俩来生再聚首、再聚首。

母亲经常唱儿歌,如:“鸽儿鸽儿鸽儿,天明了,河里的菊花开成了。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一朵拜莺歌。”“小老鼠,爬灯台,偷油吃,下不来。”“马嘎子,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狗记路,猫记家,小孩记他老娘家。”

母亲讲的几个故事,王拱璧印象颇深。一个故事说,有个老财家大业大,为富不仁。地主家里雇了三个长工,早上地主分别给三个在不同地块干活的长工送饭。给第一个长工送的是长了霉、生了虫的油馍,地主告诉他,我只给你偷偷送点儿,千万不要让他俩知道。给第二个长工送的是发臭的鸡蛋,地主说只给你一个人送了鸡蛋,不要让其他人知道。给第三个长工送的是变质的猪肉,说我只照顾你一个人……结果,三个长工都感觉东家待自己不薄,都拼命干活,受尽剥削而浑然不觉。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穷孩子为了抵偿父亲欠下的八块钱,十四岁就开始给地主干活,屋内屋外什么粗活都得干。人小,挑不动满桶水,只得半桶半桶地挑。在地主家,每天只给吃小米稀汤,汤稀得连米粒都能数得出来。肚皮没有填饱过一回,一年到头挨饿。得了病,干不成活儿,地主叫人把孩子抬回家,说是病了干不成活,就不能吃我家的饭,还要为替他做活的雇工掏工钱。此后,不论孩子出多大力气干活,欠的那笔债总是不能还清。几年后,原先八块钱的债反倒变成了三十多块。干活时,使坏了工具还要高价赔偿。每到年关,七扣八扣,剩下的工钱顶不了利钱。七八年后,这家人只好卖了两间屋子给地主,才算是还清了债。

王拱璧问:“为什么地主那么狠,穷孩子那么穷?”

母亲说:“因为穷孩子没文化,想不明白道理,不会算计。”

王拱璧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让穷人扬眉吐气。

王拱璧姐弟爱听故事,撒娇不让母亲做活、睡觉,缠着她讲故事唱歌谣。母亲的故事和歌谣,在王拱璧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帮他定下是非、善恶的标准。

母亲还教孩子认识许多野菜,哪些好吃,哪些有毒,以及野菜的不同吃法。平日里,夫妇俩积德扬善,吃斋念佛,逢灾赈灾,有贫济贫。父亲善教,母亲严管,王拱璧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

一天,王拱璧服侍害病的父亲。父亲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包得很是金贵的红布包,颤抖着递给儿子说:“璋儿啊,往后,可丢东西可丢钱,绝不能丢了它呀!有了它,就有了你的生存之本。”王拱璧打开一看,是《弟子规》《百家姓》两本书。他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接在手中。

这时,娘回来了。娘干了一晌活,累得腰酸腿疼,觅一木墩坐了。小奶羊款款走来,望着主人,“咩咩”叫着。娘摸着小奶羊的脖颈,对王拱璧说:“璋儿呀,快拿草来,把那点儿干草全部拿来。”

王拱璧说:“干草没有了,我去村东头放羊去。”

娘说:“去吧,去吧。”

王拱璧转身拿了《弟子规》《百家姓》,说:“娘,我把这两本书带上,边放羊边看。”

娘高兴地说:“儿啊,你有出息呀,放个羊像进京赶考似的。别忘了羊,别把羊弄丢了!”

王拱璧说:“娘,你放心,这看书比放羊金贵,俺可不能浪费时间。这读书呀,早晚能派上用场。您就没听俺爹常说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一定听爹的话,像古人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听你讲故事,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夜读书啥的,这些人不都因为读书成了名人吗?”

娘说:“咦,俺儿子这么小就开窍了,长大了准有出息。”

祖父死后,父亲忙于家事,停了学馆。八岁时,父亲要把儿子交给学问很好、颇有声望的塾师张自新先生启蒙。父亲对王拱璧给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干大事。

王拱璧家的老屋离张先生执教的私塾不远。张先生执教的私塾设在三间草房内,房子仅有一个很小的窗户。私塾旁边是竹园寺,寺内有大殿、腰殿、东西偏殿,寺西是一片竹林。竹林西、南两面,是蜿蜒东流的汾河。

这天,王际泰拉着王拱璧去拜师。一踏进私塾门,张先生就迎上来说:“兄台,你这不是笑话我吗?你是全县头名秀才,却把孩子送到我这里,这不是办我难看吗?你信得过我,让我不知说啥好。”

王际泰说:“我家务事多,暂停了学馆。我知道你管教得严,所以把儿子交给你。你教比我教有个好处——我教,如果儿子比别家孩子强,人家会说我偏心;儿子要是不上心学习,有人会说我惯着他。还是你教好!请你对他尤其要严,别看我这张老脸。”

王际泰把王拱璧拉到书几前,上有一牌位,写着“天地君亲师”。书几上方挂着孔子像。王际泰让儿子给孔圣人磕头,给张先生磕头。就这样,王拱璧成了张先生的学生。

张先生极其严格,手执戒尺,板着脸严施教规。每天早上,张先生端坐在孔子像前,学生进门先给老师叩头,同时也给孔子磕头。学生坐好后,老师开始讲解。先是一字一字地解释,叫作破字,然后讲解意思。比如,“学而时习之”,“学”是学习,“时”是时常,“习”是温习。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习了,还要常温习。讲完四五句,布置好背诵等任务,让学生回去完成。张先生有时会单独教学,其他学生各忙各的事情,有的写字,有的读书。每天学生都要写几张字,一张十二个字。写完后给老师看,老师看练得差不多了,再往后练。第二天,老师让学生先背诵昨天教的那几句课文,然后一一破字,再讲解意思。第三天,会让学生把前两天背过的内容连起来背,然后一一破字,讲解意思。以此类推。等到学了较多的内容,则不要全部背诵,而是随便挑一段由老师读第一句,学生接着背完这一段。这段背完,老师再挑两三段,学生都能背出来才算合格,否则就要挨板子。

王拱璧学习刻苦,很少因课业不合格而挨打受罚。除因为把神像的胡子由黑色涂成白色挨打外,有一次不仅被打,还罚站半天。事情经过是这样的:王拱璧从小喜欢鸟儿,爱上树掏鸟。今天,王拱璧抓了一只雏鸟,装书包里带到了私塾。学生们正在背书,张先生闭着眼睛听,只有发现背错了他才睁眼发火。大家看到王拱璧带来的鸟儿,很喜欢,叫他拿出来玩。学堂里突然响起叽叽喳喳的鸟叫,张先生开始以为是从外边钻进了小鸟,戴上老花镜在教室里寻找,还叫学生帮着找。学堂乱了套,大家示意王拱璧赶快把小鸟藏起来。小鸟不叫了。张先生忙了一头汗,也没找到,只好作罢。他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读书。王拱璧很得意,大声读:“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就在他读得特别来劲儿时,小鸟又叽叽喳喳叫起来。

张先生站起来,走到他桌边,把王拱璧拉到一边,拿起戒尺说:“伸出手来!”

王拱璧把两只手都伸向张先生,闭上了眼等着挨打。张先生打了几下,叹了口气。王拱璧睁开眼,看见张先生把拿戒尺的手背在背后,另一只手拿出一本书,说:“你回去要好好念这本书,明天背十篇文章,背不会再打手心。站着读书吧。”

那天晚上,王拱璧的娘听到张先生在门外喊“王老师,开门”,她打开门问:“张先生,你有事呀?”

张先生说:“你明天别叫孩子来上学了,我庙小纳不下他。”

见老师一脸怒气,她忙说:“哎呀,他不好好念书,你打就是了,别不要他呀。”

张先生说:“他念书没问题,就是太淘气。上课带个小鸟来,害得我找了半天,影响了大家读书。哪有这么淘气的孩子,别来了,别来了。”

她急忙说:“别,别,张老师,赶明他爹回来肯定要好好教训他……”

张先生走后,王拱璧挨了母亲一顿打。从那以后,王拱璧对读书一点儿也不敢马虎了。

张先生精通古文,王拱璧跟他学了两年,几本儒经倒背如流。

九至十一岁期间,王拱璧就学于乡间另一家私塾,塾师王嘉乐先生。王拱璧十岁时,除《礼记》外,其他儒经都烂熟于胸。王拱璧受父亲的影响,很早就开始研习应试诗文,因此常得学堂先生的奖赞。父亲看着儿子习作上浓朱的夹圈,笑意逗留在嘴角,捻着短胡子摇头说先生的奖掖太过分了。不到两年,王拱璧作经义、作策论能写到三百字以上。经书读完后,加读《纲鉴易知录》《纲鉴》等。王先生待学生和蔼,虽有戒尺,但只作学生“出门签”之用,颇有春风化雨之风度。可惜王先生学识不深,王拱璧善思索,爱刨根问底问些疑难问题,王先生常常答非所问,王拱璧只能回家请教学识渊博的父亲。这时,父亲常给他讲虎门销烟、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等,启迪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王拱璧从小就以岳飞、范仲淹、文天祥为偶像,忧国忧民。父亲从开封科考回来,带了不少“时务”书籍,他见之甚为高兴,爱不释手。听父亲讲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廷卑躬投降,割地赔款,他怒不可遏,大骂朝廷腐败无能。父亲赶快捂住他的嘴,小声说:“这话可不能让人家听见。”

十一岁时,王拱璧告别私塾,在父亲指导下自学。王拱璧说:“爹,我已经在私塾攻读五六年了,四书五经都倒背如流了,该换换口味了吧?”

父亲说:“你想学什么?”

王拱璧指着家中的一个箱子,说:“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父亲说:“书,我从开封带回来的书。”

王拱璧说:“让我看看嘛。”

父亲说:“还不到火候,你如果不把基础打好,会受迷惑。”

经再三请求,父亲打开书箱,王拱璧惊呆了,叹道:“这么多书呀,我以为世界上只有四书五经呢。”他蹲下身翻看起来,嘴里喃喃自语:“《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列国志》,还有《瀛寰全志》《万国史记》《策学大全》《经世文编》《盛世危言》……爹,过去你怎么不告诉我?”

父亲说:“怕你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这些书虽然是精品,但理解能力差了,容易受迷惑。按你现在的能力,可以阅读了。”

王拱璧如获至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求知欲日益旺盛。在父亲指导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读书越多,问题越多。父亲知道他的雄心壮志,遇机会就带他出游,开阔眼界。有时利用晚上时间给他讲先贤的故事,如岳飞大破金兀术等,还让他熟读《岳武穆文集》《文天祥文集》《心史》等。

由于韩师傅告诉他庙里的神像都是泥巴做的,从此他不愿再对神像磕头,除非大人按着他的头。一次,韩师傅正在做神像,王拱璧蹑手蹑脚走到跟前,韩师傅没有注意到他。他看韩师傅把泥掺上麻线揉好,然后给神像捏出手脚、五官,不一会儿一尊活灵活现的神像就立起来了。他问:“韩伯伯,我爹让你做神像干什么?”

韩师傅说:“用处可大啦,人间的事都由神说了算,所以人们都拜神。”

王拱璧问:“听爹说外国人老欺负我们,神管不管?”

韩师傅一愣,心想这个孩子可不一般,不能骗他,于是答道:“洋人的洋枪洋炮人都挡不住,何况泥捏的神仙!”

王拱璧明白了神仙是骗人的,韩师傅叹口气说:“孩子,咱穷苦人受苦受难,无可奈何,只好找个精神寄托,拜拜神像,希望神主持公道,惩恶扬善。管不管用,谁知道呢。”

王拱璧说:“明知道用处不大,你还那么用心捏。”

韩师傅说:“挣口饭吃呗。”

王拱璧说:“韩伯伯,你教我捏呗。”

韩师傅说:“你学这干什么?”

王拱璧说:“这也是混饭吃的本事呀。”

韩师傅擦擦手,摸着王拱璧的头说:“孩子,你从小就知道爱咱们国家,应该好好学习,学大本事,干大事。”

王拱璧问:“韩伯伯,学大本事有什么用?”

韩师傅说:“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就是咱们没有人家的本事大,比如人家有洋枪洋炮,咱们还是大刀长矛,只好甘拜下风。”

王拱璧若有所思,心想,我一定学会大本事,超过洋人,把他们赶出中国。

一次,王拱璧的二爷要对神还愿,让他写表文。他不仅没有颂扬神灵,反把神斥责一顿,说各位神灵不仁、不信、贪吃、讹人。他写道:“既为神明,应以公正廉明律己。餐祭飨脯,足以佑人,厌则祸人,其为神者应如是乎?”事后二爷说:“神可喜欢你写的表文啦,一点就飞上天。”王拱璧暗暗发笑。

过年时要供奉许多神灵,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灶君、财神、西仙、门神等,或挂像,或用牌位,排列在主房。从除夕五更到元宵之夜,每天三遍进香礼拜。听说西仙是狐狸精,门神中有赵云、张飞等,他心中不认同。这年父亲叫王拱璧写牌位、贴门神,他把“西仙”写成“昔贤”,压在床席下;门神,他写成门君之位,贴在二门后的墙坎里。晚上主祭时,父亲盯着“昔贤”,没有吭声。吃罢早饭,王拱璧怕父亲斥责,承认说:“我想人不该敬畜生,赵云、张飞不配称神……”父亲哼了一声,没有说话。王拱璧认为自己胜利了。可见他十来岁时思想就开始解放,开始反对迷信。

王拱璧在父亲指导下,研习历史、诗词,并阅读《易经》《道德经》等。他善于独立思考,其提出的许多问题,老师、父亲也无力解答。听说程古同村的程伟勋先生通筹算、天文、地理,王拱璧经常涉水去求教。

十二岁,王拱璧赴县应童子试。县试共五场,他在第四场落榜,有些泄气。当年的府试及次年的院试,他皆赌气不去应试。赴县应童子试,他得以饱游县城,登萁子读书台,访衍筹书院、乡贤理寒石先生故里等。

这以后,父亲还让他学习工艺制作,如制作日用工具,编花篮、鱼笼,做锡器、大秤等。他自制一杆大秤,可称两百斤,左邻右舍都用它称农产品。父亲还教他种菜种庄稼,耕耩锄耙皆要学习。父亲之所以让王拱璧勤动手,一是要锻炼他的自理能力,二是要防止他死啃书本,变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书呆子。

十四岁,王拱璧就学于村西北二十余里的老窝下堤于村学堂。老师杜泰开,字运升,学识渊博。私塾设在于家祠堂,有四十多名学生,大都在二十岁以上,唯王拱璧刚满十四岁。因得名师,王拱璧学习情绪高涨,自觉用功。杜先生指导有方,学堂学风端正,王拱璧主攻文史、时务,尤其爱作策论。入冬,杜先生讲时务,谈义和团“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水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说,1898年10月,赵三多在直隶威县蒋家庄(在今邢台市威县)竖起“助清灭洋”旗帜,拉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后各地义和团陆续打出不同旗号,但意义大体一致。1899年年底,山东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大旗,这一口号逐渐被各地义和团采用。1898年6月,四川大足余栋臣打出“顺清灭洋”旗号。紧接着,湖北覃培章竖起“保清灭洋”大旗。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竖起“扶清灭洋”大旗。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经怀柔到了山西。在太原住的是晋祠,听说八国联军还不算完,要到太原寻慈禧的麻烦。慈禧、光绪又逃亡西安。帝后仓皇出京时只领了几十个人,从太原去西安时就不同了——陆续到达太原的各衙门官员、勤王护驾部队有四五万之众,慈禧、光绪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到达西安。史称“庚子事变”“两宫西狩”。杜先生讲起义和团扶清灭洋、杀洋人烧教堂、廊坊大捷时眉飞色舞;谈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国都饱受蹂躏、帝后逃难西安时悲愤至极,声泪俱下。同学中多啼哭者,王拱璧很是崇敬杜先生的爱国情操。

那时的王拱璧,既恨清廷无能,又恨列强无耻,恨不能亲自领兵铲除洋人。回家后一再要求投笔从戎,父母不允,说其尚年幼。冬假回家,王拱璧拜武师方迎春习练拳棒。方先生是武当派门人,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将来能像岳飞、文天祥一样尽忠报国,王拱璧昼夜习练,不辞劳苦,武技、体力大增。

十五岁,王拱璧就学于村东北三十里的沱南河村学堂。老师李德罄,字兰亭,是位老禀生,对经学素有研究,尤精易经。学堂设在地主孙老茂家。王拱璧除跟老师学习,还特重课外自修,攻读文史、时务,又把《易经》精读一遍,学了《算法统宗》。地主孙老茂的子孙学习松懈、吊儿郎当,一天其公子异想天开地提出,同学中凡结婚者把妻子的绣鞋取来一只,以比较脚大脚小。参与者三十人,蔡同学怕妻子脚大惹笑,便拿妹妹的鞋冒充。不料被揭露,在学堂闹起架来。王拱璧未婚,没有参与,认为把臭鞋陈列于学堂实在有辱学风,告诉了孙老茂,孙老茂责备了儿子。

跟着李先生读书,王拱璧有收获亦有失望。

李先生出作文题目《妇女祸国论》,王拱璧认为这对妇女不公,建议老师改为《论好色之祸》,李先生为了面子而不改。王拱璧无奈,写作时则引用纣王与妲己、幽王与褒姒等史实,以论证是男子好色而祸国,而不是妇女祸国,李先生不悦。

李先生出经义题目《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李先生以卫道士自居,最佩服韩愈,爱读韩文。王拱璧受其影响,也喜欢韩文,就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李先生将此文列为冠军,让大家欣赏。

因李先生对妇女有偏见,王拱璧决定来年不再跟其读书。第二年,王拱璧重回下堤于村师从杜泰开,并决心以文章压倒诸同学。头一课的作文题目是《苏秦说六国论》,王拱璧效法杜先生的矫健笔法,一挥而就。杜先生赞不绝口,批道:“东方之君,不得擅美于前矣。”对王拱璧的鼓舞,也激励了其他同学,学风为之一振。

其间,王拱璧的父亲引一阴阳先生来家看风水。阴阳先生见王家有棵大枣树,阴阳怪气地说:“此树应伐,否则后代出瞎子。”王拱璧兄弟姐妹不相信迷信,王拱璧跑到阴阳先生跟前,大声辩论:“你胡说八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枣树不伐掉会出瞎子,敢拿出证据让大家看看吗?”阴阳先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随后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几十年来此枣树枝繁叶茂,王家没有一个瞎子。

由于勤奋好学,王拱璧的学识日渐增长,文章诗词日渐精通。他常常直抒胸臆,言达心声,不事钩棘;丹青翰墨,率性点染,倜傥不群,年少时就有一展抱负、报效国家的追求。十六岁,他入陈州中学堂,接受新科学,吸收新知识,树立远大志向。王拱璧自号大同人,刻半月形青石大篆私章。他比较喜欢道家思想,淡泊名利,鄙薄仕途。当年县城开办新式学堂,名曰“西华县小学堂”,说是皇上听了新党的话,要变法改制。杜先生欣然鼓励自己的学生报考,王拱璧考了第二名。随后陈州府中学堂招生,王拱璧考了第一名。最终,王拱璧决定赴陈州中学堂就读。

王拱璧读陈州中学堂后,觉得学习环境大变,气象一新,可以接触到中西科学。学校开设有修身、国文、史地、算学、英语、体操、音美等课程。当时风气未开,愿上洋学堂者少,学生全部公费,生活很好。虽说学得不够深入,但毕竟是接触了洋学、洋文等新知识,王拱璧的眼光更远大起来。暑假回村,乡人说他“上了洋学,入了洋教,从了洋人”,死后不得入祖坟。王拱璧不以为然,不屑与这些人为伍,而以高远自居。

陈州中学堂监学蒲某,是位候补县丞,爱逞威风,常因小事训斥学生,大家很藐视他,嫌他玷污学堂。一次,蒲某和工人争卖粪便,学生支持工人,与其起冲突。结果,王拱璧等四人受到处分,蒲某不得不离职。

王拱璧本不愿参加科举考试,但父命难违。1902年,十七岁的王拱璧在父亲催促下,参加了科举考试,考取陈州府第二名。按说考取第二名已经很不错了,王拱璧却不服气,问父亲:“爹,我明明比第一名学习好得多,为啥是第二名?”

父亲说:“你犯了忌讳,不该指名道姓地称呼考官。你的成绩虽然比第一名好,考官却偏偏把你列第二名。不过总算中了秀才,按咱村的规矩,要唱三天戏。”

当时风俗,认为秀才、举人都是文曲星下凡,是贵人。中了秀才的家庭要演戏庆贺,要摆酒招待宾客。王拱璧认为没有必要,但拗不过家人,就躲避到县城,两日后被“挟持”而归。回乡后,他不愿行“谢皇恩”大礼。父亲怕招惹大祸,逼其就范。王拱璧拗不过,但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自己撰写礼棚对联,九叩减为四叩,所有答谢礼节、仪式均不参与。全家无奈而让步,王拱璧撰的礼棚对联是:

上联:日知其所无

下联:帝力于何有

横批:谁家天下

父亲一看,连连皱眉。对联尚可,横批则万万不能用。要是有人告发,必是杀头之罪。

家人演戏庆贺,王拱璧却不在乎。王拱璧的愿望不是名利,而是利用所学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他最想办的第一件事是兴办学校,提高乡人的文化水平;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伸张正义。

王拱璧常以国家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在自家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豪杰无如岳忠武,秀才当学范希文,横联是“天下为公”。在家期间,父亲与他说:“少年得志是幸事,也是不幸,易骄傲自满。”又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小不忍则乱大谋。”

自中了秀才,人们以缙绅待他,他比以前更自重。他认为,自己已是成年,应肩负重任,从国家、天下利益出发,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利益。除夕之夜,别人欢度,王拱璧独自伏案痛哭自责。二弟不解,问何故悲伤,王拱璧说:“我虚度光阴,又浪费了一年。”

因为是秀才,王拱璧十八岁那年免试进入开封的河南高等学堂。来汴入学后,他每月都用奖学金购买进步报刊,愈感国危家衰。他昼夜苦读,寻求救国之道。那时,王拱璧特别重视课外自修,广泛阅读进步书刊,如《进化论》《民约论》《天演论》《新世界》《民报》《豫报》《新民丛报》等,这让他提高了民族、民主思想,他立志救国救民,鄙视升官发财。学堂规定外文可任选两门,王拱璧选修了英文、日语。他与同学组织了进步团体,经常和国内外的革命力量联系,谈论国内外大事,谋划中国的未来。

1904年,河南大学堂的监督是王安澜。王安澜字静波,翰林出身,思想上属于保守的改良主义者。当时,学堂内分立宪、革命两大派,王拱璧拥护革命派。当时,学堂风气守旧、沉闷,监督、监学傲慢无礼、盛气凌人,各科教习多是候补的府州县官,学生中多纨绔子弟,生活骄奢豪华。客籍学生人数不多,但多是官僚、富家子弟,有些竟偷偷吸食鸦片。这些纨绔子弟厌恶读书,经常不来学校上课,整天醉生梦死。以至于师生忍无可忍,发起驱逐客籍运动,越闹越大。王拱璧是运动积极分子,认为革命要先从充满弊端的学校管理开始。王安澜拿着架子,经常欺辱没有后台的师生。大家对他恨之入骨,在学校掀起“倒王”风潮,很多师生响应。

春夏之交,清早微凉。近十时,天气渐热,约两千人来到学校广场,个个手持白旗,发送传单,环集如堵,校门至礼堂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但见中间立有白布旗帜,两旁用浓墨大书云“早知有客籍吸毒,王安澜却放任自流”“师生泪呼”,各人所持小旗上书“纨绔子弟,无心读书;骄奢豪华,吊儿郎当”“还我校园安宁”“驱逐客籍”“王安澜下台”等口号。人人激昂。王拱璧用竹竿挑着标语,颇惹人注意。

王安澜立即打电话告知警察厅,希望派员阻止。警察厅认为,学生示威运动不必过虑,如发现其有过激行动再行书面呈请政府干预。

学生在校园聚集后,教育厅派人前来劝阻,要求从速解散。如有事可举代表,由代表向校领导传达。学生们不予理会,学校保卫机关未强行拦阻。学生聚集后,宣布了游行的目的和路线,希望大家维持秩序,不可凌乱。之后游行队伍出发,学生手持传单沿途散发。学生队伍出发后,警察尽力阻拦看热闹的人,不让他们与学生队伍接近,并未进行镇压。游行队伍左右,有穿黑灰衣服的军警持枪随行,不横冲游行队伍,不干涉学生高喊口号。学生队伍走到省教育厅门前,被守卫队拦阻,不准再前进。学生代表临时商议,推王拱璧等四人为代表,要求见教育厅厅长。厅长不见学生,不准学生队伍前进。军警围住教育厅大门,企图强迫学生退回。

请愿受阻,学生激愤异常,有人高呼:“大家往省府去!”

游行总负责人担心失控出意外,和王拱璧商量,呼吁大家回校找王安澜谈判。得知保卫人员已将王安澜办公室保护起来,领头者再三叮咛同学们:“到了王安澜办公室,一齐高呼合理诉求,要求面见。如其不见,我们将手执的旗帜抛在办公室前的地上。最要紧的是严守秩序,不可与保卫人员冲突。让王安澜得知大家的真实意图即可,只要今后他收敛一些,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焦热的空气中,大家激情奋发。加上一路不停地高喊,大家口干舌燥,有些人的声音已经嘶哑,便把手中的小白旗和帽子、手绢挥动起来。参加游行的学生,自始至终态度沉重严肃、步伐整齐,无谈笑喧哗者。许多老师对学生招手致意,表示同情。快到办公楼时,忽然有人高喊“王安澜下台”,不少人跟着喊。到了王安澜办公室前更是人声鼎沸。王安澜龟缩在屋里,拒绝接见学生。大家愈喊愈激愤,纷纷将白旗掷向开着的窗户,并准备强行推门进入。保卫人员劝大家不要强行进入。王安澜不以为意,大概觉得学生不会搞出什么名堂,即使出现过激举动,也会被保卫人员制止、驱散。散去的学生听说王安澜不愿意和学生见面,又来到门口。保卫人员见人越来越多,便严阵以待。有学生高呼“王安澜下台”“王安澜出来见我们”,令躲在室内的王安澜胆战心惊。有人从后窗爬入,将门打开,学生一拥而入。大家见内室门紧闭,大喊:“王安澜出来!”保卫人员知众怒难犯,只好劝大家务必遵守秩序。王安澜走出内室,令保卫人员把学生赶出去。学生拒绝离开,双方发生冲突,混乱中王安澜受伤。大批保卫人员闻讯赶来,抓捕了五个带头人。

起初,学生确实是义愤所致,进行和平游行,希望和王安澜谈判。王安澜命令保卫人员镇压、驱赶学生,导致双方爆发冲突。最终,王安澜将王拱璧等五个领头人开除,其他四人被判刑。王拱璧因为是新生,年纪小,没有坐牢,但不得不离开学校。几位老师为王拱璧说情,王安澜提出了让王拱璧承认错误并当面道歉的条件,被王拱璧拒绝。

这时,有同学悄悄来找王拱璧:“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的女友芳草被她父亲关起来了。”王拱璧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