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他在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寥寥数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讲得清楚、真切、明白。

习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途径、方法、特征、规律作出了深入的阐释,是本书赖以生成的基本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随着实践的深入,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本书关注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但更把第三个层次——现实的个人的价值取向作为其核心和基础。没有现实的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谓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大概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人是“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4]。雷锋所提出的人生命题,是他所处时代的“特殊剧情”,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普遍剧情”。雷锋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给出了“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当好螺丝钉”等人生答案,更在于郭明义、罗阳等“美丽”人物和“一辈子做好事”的行动与思考,提出的人生课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短暂而又美好,但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妥善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开出绚烂的价值之花;要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实现个体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积极倡导的雷锋精神内在永恒的“雷锋命题”,也是今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哲学”。像雷锋那样的“感动中国”人物,在精神世界里无时无刻不展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不管沧海桑田如何变幻,不变的都是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无论何时人类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是长时间以来不断探索针对这些命题的完美答案。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总是可以穿越时空,在当代发挥着感召力与生命力,于是我们一次次被雷锋那样的“感动中国”人物所打动,一次次在面对这个小个子战士的灿烂笑容时,依然要经历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拷问。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困惑。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碾碎了欧洲传统的信仰和价值,让狄更斯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个国家和民族,也经历着道德的迷惑。不只是如今的中国在疑惑,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进入所谓的“镀金时代”,那时的美国人也曾面临贪污腐败盛行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崩坏、精神危机。

而我们同样身处一个大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徐本禹清澈的眼神,也有郭美美空虚的手袋;既有“最美妈妈”用双臂托举的精神之花,也有彭宇诉讼引发的道德迷思。

当交换成为很多人的存在哲学时,一切似乎都可以打上价签,上架销售,一切似乎都应该掂量轻重,计较短长,“理性经济人”几乎成为唯一的“物种”。有人断言,雷锋早已从社会上消失,换算成了明码标价的各种服务。

于是,冷漠、无视逐渐成为很多社会人的伪装面具,人生意义的实现与价值的追求也在质疑中淡化,行动与实践在怀疑中徘徊。扶起跌倒老人会不会反被诬陷撞人?爱心捐助会不会反被贪污挪用?在现代社会中,有人感叹“雷锋若在也寸步难行”。值得深思的是,即便在这种普遍的道德焦虑中,对雷锋的呼唤也从未停止。

一边是对雷锋的疏离、怀疑甚至解构,另一边却是对雷锋的认同、呼唤乃至回归。这样的矛盾,正凸显我们时代的道德困惑:在汹涌的商品浪潮中,社会如何找到一种核心的价值?在多元的社会思潮里,个人如何构造一种心灵的支撑?在物欲的诱惑侵蚀下,时代如何唤回一种实践的德行?“人类生存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正是通过为他人服务,才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越向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5]

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持续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理念单一到价值多元,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在变动的时代中,如何坚决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如何重新定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创造人生价值、体现生命意义,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时代课题。

从改革开放之初,“人生之路为何越走越窄”的“潘晓之问”引发全国范围的集体反思,到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传递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再到今天的“小悦悦”事件唤起全体国民的痛切思考,在建构物质世界的激昂乐章中,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精神之歌的主旋律。

道德从本质上来说是主体人格提升的内在要求。正是对道德的探寻使雷锋精神再次彰显了它的时代价值与意义。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雷锋精神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一致,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特殊品格;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人们需要以这种“精神原型”为内核,为全速前进的中国,构建一个精神家园;为深刻转型的社会,寻找一种心灵动力。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也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这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一环,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支撑。

精神生产、道德修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建构或重塑,因而必须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要弄清用什么思想、观念、信仰塑造人们的心灵,又要创造、选择符合思想解放规律的社会技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通过精神的力量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观念的教育与心灵的熏陶。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质结合起来。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层出不穷。本研究成果系2012年国家哲学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本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近年来相关教学、科研和社会调查成果,力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新的思考,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现实基础、文化土壤、逻辑结构、生活践行、世界视野、工程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旨在深入揭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规律。

本书首先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所来”“所是”以及“为何培育、弘扬”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讨论,重点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国内思潮等视角,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反思,又有实践探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性与创新性。


[1]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2]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第3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227页。

[5] 赵爱玲:《雷锋助人为乐精神的当代诠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