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的最初版本是想写给大众读者的,所以在写它的时候,我试着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我承认,其实有些担心这么做会让学术界的同事把这本书视为“通俗”心理学。正如法律学者詹姆斯·博伊尔(James Boyle)所说,“你如果没听过学者们是怎么说‘大众读物’(popularizer)这个词的,就不算见识过真正的傲慢”。而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出于这个原因,在我最初撰写《影响力》的时候,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同行都觉得,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为非学术界的通俗读者写作不怎么安全。事实上,如果说社会心理学是一家公司,那它大概会以卓越的研发部门出名,配送部门则不太拿得出手。除了偶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些普通读者不乐意看的文章,其他我们概不配送。

幸运的是,尽管决定采用通俗风格,但我担心的事情无一应验,因为《影响力》并未因立足于“通俗”心理学而受到贬低。(1)于是,之后的各版保留了这种叙述风格。除此之外,我还为自己的陈述、建议和结论加入了经研究得来的证据。虽说我用了采访、引述、系统化的个人观察等方式来表达结论、巩固结论,但归根结底,本书的结论是建立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