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RB崛起,有学习中国的地方
茫茫沧海中的一个小岛,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唐朝以来便派来遣唐使,积极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因此在RB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从汉字的使用到佛教的盛行,可以找到很多与华夏文明相似的痕迹,为今日RB的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是一本书。
在RB有一本被称为明治维新领航者的书,那就是《海国图志》,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中国著名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曾指挥他的“翻译小组”编译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未及出版。当晚,林则徐将书稿全部交给魏源,希望他编撰《海国图志》。魏源接受嘱托,搜罗更多世界地理资料,一年后成书,初版50卷于1843年1月刻印于扬州。
1851年,中国一艘商船驶入RB长崎港,照例查检违禁品,翻出3部《海国图志》,经检查官审读,被幕府官员和学者买去。此后几年,《海国图志》仍不断偷渡RB,计有15部,有的“被官方征用”,有的流入市场,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价格涨了3倍。有历史学家极而言之:正是《海国图志》掀开了RB明治维新的序幕。
《海国图志》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在它的祖国,此书出版后几乎无人问津。而RB人却如获至宝,通过不断转译翻刻,使之成为RB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这场维新活剧的主角之一,是RB著名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他在读到魏源的书后,感慨拍案:“呜呼!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感时著言,同在是岁,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一何奇也,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其弟子吉田松阴青出于蓝,他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RB实际提出维新改革主张。
一部书不能改变国运。但《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际遇却发人深思。
第二,是一种文化。
这就是儒家学说。很多人现在批判儒家文化,认为其中庸之道,其墨守陈规等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是罪魁祸首。但是在RB,儒家思想却成了RB快速崛起的基础。因为RB充分挖掘儒家文化,忠君爱国的思想,强调对天皇,对国家的热爱,快速的凝聚全国力量。而且跟自己的武士道精神结合,使得RB当时具有空前的团结一致。这是RB,无论改革还是战争能够胜利的基础。而如果没有儒家文化几千年对RB民族性格的改造,RB不可能短期内就能汇聚民心,这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一个教训。
那就是不断的学习强者,自己才能变强,这是RB能够崛起最关键的原因。RB人本来也是一个闭塞,一个固步自封的民族,很容易自我爆棚。但是,是古代中国,教会了他如何做人,打出了他善于学习的特性。在唐朝时期,RB刚统一,就有点找不到北,开始入侵朝鲜半岛,结果,白江口之战,大唐分分钟教他做人。在存亡之际,开始向大唐称臣纳贡,主动学习,才有了其大化改新的封建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