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孩子的世界:父母和网络少年的27堂成长沟通课
- 李强主编
- 2971字
- 2022-05-06 15:13:58
03 异地求学的学生
——异地求学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应对措施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出浑身解数去择校,希望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独自在外地求学的小学生、中学生,也经常看到周末往返于两地的、辛苦的父母。
与孩子生活在两地的父母,忍受着思念之苦,就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那么,如何能让这些离家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异地求学生活呢?
案例
异地求学期间,他发生了什么?
小杨今年14岁,一直是其他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小个性独立、聪明倔强、学习成绩很好,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小杨的妈妈是一位教师,平时主要由她来教育孩子,母子二人关系很亲密,经常有说不完的悄悄话。父母对于小杨玩手机的事情,一直持引导态度,会限制他玩手机的时间,假期还会将他送到军校去锻炼。
小杨原本在老家韶关读书,上初中后,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将其送到广东排名第二的实验学校读书。小杨平时住校,放假的时候父母会开车3小时去广州陪他。小杨最初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并没有感到不适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成功竞选了班长。
初二暑假的时候,小杨7月还在认真补课,8月却突然变得情绪消沉,甚至迷上了手机游戏,也不想去上学了。父母询问小杨不想去上学的原因,他说班里有女同学嘲笑自己是“癞蛤蟆”。而且小杨曾表述过自己的理想,他认为自己的命运不该像大家一样只是待在教室里学习,而是应该像马云、比尔·盖茨一样创业,他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父母没收了小杨的手机后,小杨离家出走了,所幸被广州一个有心理学背景的警察帮助了,现在他虽然不再闹着离家出走,但情绪和玩游戏的问题依然没有好转。提及上学的问题,小杨声称只要父母打开家里的Wi-Fi,自己就去上学,可是父母不敢答应。父母还找小杨曾经的老师和心理咨询师,请他们与小杨沟通,但小杨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父母感觉已经无计可施了。
案例解读
多种原因共同导致小杨的问题
案例中小杨的父母,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选择让孩子离开家乡,去几百千米外的广州读书,每到假期就花费3小时车程去看望、陪伴孩子,对孩子的关爱和重视可见一斑。
然而小杨却在异地求学的过程中,因为情绪的困扰和游戏问题而荒废了学业,和父母也渐渐疏远,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可能的原因一:“遥远的父母”,无法随时陪伴孩子
一个尚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离开家乡去异地读书,需要面对很多改变。陌生的城市、不熟悉的生活方式、不认识的同学、格格不入的感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之前,要先适应一种新的生活。
如果把我们出生地的家乡文化作为本土文化,把在本土文化下的成长称为“首次成长”,那么到外地读书就意味着接受一个全新的文化,逐步调整、适应、接受和融入该文化的过程,是个体的“二次成长”。如果二次成长的过程顺利,个体会逐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如果不顺利,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甚至文化休克(可参考知识扩展:文化休克)。
案例中的小杨,刚上初中就只身一人来到广州,虽然父母会在假期尽量赶去陪他,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人独自求学、生活,无论平时多么大大咧咧,一旦遇到挫折,他还是会不受控制地变得脆弱、敏感和孤独。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小杨可能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的困难,而身在异地的父母可能也无法敏锐地察觉小杨处境的变化,更无法及时给予小杨实际生活或情感上的支持。因此,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小杨,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
可能的原因二: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
案例中的小杨在异地求学的时候,处于十三四岁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青春期。在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阶段,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的步调首次出现了不一致,身体看起来像成人了,心理却还没有真正长大。他们常常过于理想主义,常因理想与现实不符而不被父母理解。如案例中的小杨,其理想自我是像马云、比尔·盖茨一样的创业人士,但父母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认为小杨的理想自我不现实。这就造成小杨的理想自我受挫,产生了不被父母、他人理解的苦闷心情。
可能的原因三:恋爱受挫可能是直接原因
处于青春期的小杨,随着身体的快速成长,第二性征逐渐发育成熟,于是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产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需求。小杨班里有女同学说他是“癞蛤蟆”,这很有可能是他在表达对女同学的好感时,被女同学拒绝、嘲笑时的情景。
或许因为小杨父母不允许他在学习期间谈恋爱,所以他无法告诉父母自己的困惑,再加上自尊心的原因,也不想告诉朋友和同学,于是这份受挫后的负面情绪可能一直无法得到排解,郁结于心,成为他沉迷游戏的直接原因。
给家长支招
做好准备、及时帮助
❀ 做好异地求学前的各种准备
当父母做出让孩子异地求学的决定后,一定要提前思考异地求学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孩子进行事前沟通。
孩子异地求学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如气候变化、饮食变化、作息变化、生活自理、结识朋友、学习压力大及想家等,要让孩子提前在行动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并提前演练应对方法。
回到案例中,小杨的父母可以和小杨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在行动上,可以提前半年让小杨关注入学地的气候变化,接触当地的饮食,并且训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前适应集体生活的作息时间。
在心理上,要让小杨提前思考和演练如何排解学习压力,让他掌握和同学交往不顺利时的应对方法,确认他与父母联系的方式和频率,告诉他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向谁求助等。家长可以与孩子坐下来一起讨论,如有条件,也可以寻求心理专家的建议和指导。
❀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孩子
案例中的小杨,刚开始在广州读书时适应得还不错,不仅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还成功竞选了班长。而在导致他行为转变的各种原因中,直接诱因可能是恋爱受挫。父母在了解情况后,要针对这件事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处理好受挫后的负面情绪。
首先,跟孩子谈谈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如果孩子不愿开口,可以给他讲一些父母了解的其他类似事件,帮他消除谈论这件事的顾虑。
其次,帮孩子具体分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从父母自身的经验出发,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但不要去评判孩子,不要指责他处理得不好。父母要理解孩子,孩子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一些改进措施,这样他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才能够更好地解决。
(王进 撰写)
知识扩展
文化休克
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失去了自己熟悉的语言和生活习惯时,通常会感到极度不适应,甚至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障碍。“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描述。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卡尔沃罗·奥博格(Kalvero Oberg)于1958年提出的,用来形容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包括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等感觉。
文化休克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失去了熟悉的文化环境和生活习惯,造成个体人际交往上的失灵;另一方面是由于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后,产生了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我是谁?我属于这里吗?我是否背叛了自己原来的文化?这些问题可能会长期困扰着个体。此外,文化休克的产生,也与个体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有关,那些过分追求完美、害怕失败或社会赞许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在进入异文化时感受到文化休克。
想要克服文化休克,一方面要学会入乡随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积极适应异文化;另一方面要进行文化整合,在保持原有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认同新的文化,形成对两种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