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研究与分析
- 曹玉萍 王国强主编
- 1885字
- 2022-04-22 15:56:52
序
心理治疗具有双重的学科属性,一边是医学,另一边是心理学,俗称跨界学科或交叉学科。其实,医学和心理学本来就同宗同源,都发端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只不过医学很早就独立出来,成为自然科学中的一员;而心理学则在很长的时间里仍然从属于哲学。
直到1879年,威廉•冯特开创了科学心理学,也将其从哲学里剥离开来,并在科学的殿堂中谋得一席之地。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学科分类中,心理学已隶属于“生命科学”;而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里,心理学图书仍然归类于“哲学、宗教”。心理学算是有了新的归宿,不过是分裂的,它有两个家。
心理治疗也想有个家,但分身无术,常常处于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
眼下的局面是:心理治疗基本已流落民间,基本靠自发自强、自生自灭。所谓跨界,所谓交叉,其实是被医学和心理学双方同时边缘化着!爹是医学,娘是心理学,唯独混血的心理治疗却无所依归,宛若私生的弃儿。
眼下的局面是:由于学科地位的模糊,再加上人性研究的复杂性,心理治疗谋求成为独立的实证科学的努力,仍然步履蹒跚。虽然一直有热心者为之努力,但迄今为止,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心理治疗仍然鲜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而缺乏科学研究的心理治疗一直是毁誉参半的,或被神秘化,或被庸俗化,甚或被污名化,在我国尤甚。
眼下的局面是:心理治疗重推广、轻研究;重应用、轻思考;重信念、轻质疑;重传承、轻变革;重流派、轻大同;重人文、轻科学,似乎与科学的理念渐行渐远。这或许是心理治疗迫不得已的求生之道,但是因为缺少了科学的辅佐,底气不足。久而久之,怕是越来越混同于传道、传教了。
«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研究与分析»一书的问世,打破了这一局面。本书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其正本清源的学术价值更让人兴奋。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治疗,试图揭示其规律、寻求其解释、提高其疗效,本书具有先行先试的重大意义。
审读全书发现:本书的特色是将多种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配套运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大数据的流行学调查结合标准化的个案研究;现场的宏观剖析结合实验室的微观研究;社会心理学指标结合医学生物学指标;随机式的量化对照结合发现式的质性研究;治疗与效果简单的线性关系分析结合复杂的非线性研究。运用这些相辅相成的科学方法,发现大量心理治疗的新信息和新规律。
本书博采众长,又独树一帜。既研究求助者,也关注治疗者;既研究治疗结果,也关注治疗过程;既研究不同疾病,也关注各种疗法;既采用量化统计,也运用质性方法。患者与医者、过程与结果、疾病与疗法、量化与质性、科学与人文,本书从多重角度验证心理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所有的方法、操作、流程、规范都建立在临床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
本书将心理治疗从单纯的作业层面提升到科学的研究层面,促进了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的双轨发展;促进了心理治疗规范化和创新性的齐头并进。
本书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能够促进中国本土的心理治疗成长壮大、走向世界;本书也吸纳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使西方经典的心理治疗入乡随俗、落地生根。既促进民族的国际化,又促进世界的本土化。
本书将引领我国的心理治疗告别自发与封闭,走向人文与科学。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又有心理治疗实践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大都有博士学位,大都有留学经历;大都是学术中坚,大都已独当一面。他们敢于创新、善于思考、乐于实践、勤于总结;他们思路敏捷、精力充沛,正处临床第一线,正当学术高产期。尤其是两位主编,一位曾留学西洋(美国耶鲁大学),一位曾访学东瀛(日本神户女子大学);一位外圆内方、心细如发,一位纵横捭阖、举重若轻。他们当年同是我的博士生,被戏称为“玉女金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再加上我这个甩手掌柜,组成黄金三角。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完成不少大型学术活动。他们还曾领导或参与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有关心理治疗的大型研究,主编过多本学术著作。大作可期,青胜于蓝。
话也要说回来,虽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千万不要忽略了人性活生生的存在。千万不要一掉头就忘了本,讲了科学,就把哲学的智慧丢光了。心理治疗应该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金,哲学是管科学的科学啊!
历史的教训一定要吸取,当年的冯特们脱胎换骨,一门心思地投奔自然科学,虽然拼着老命挤进了科学的大门,但也碰得鼻青脸肿破了相,弄得心理学至今仍然是文不文、理不理的。标榜为彻底的自然科学主义的倾向已经被证明:此路不通。
可以图新,但不可忘本。所以,我对本书的作者们和读者们最大的期望是:要加强心理治疗的科学研究,更要保持心理治疗的人文本色。
张亚林
2020年1月于长沙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