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原著导读

冯序

同治十一年冬[1],余重游蜀东万邑陈缉庵山长[2]馆,余于万川书院[3]之东偏,昕夕[4]晤谈陈君。固习于医者,因述其孙协五病时有神附其笔,自署颠连道人,为医案及方,依方治之,病良已。自后,数数附笔以应求医者,辄奏奇效,而协五遂以知医称,缉庵之学,亦益精焉。余始闻而疑之,省其案与方,因原竟委,洞中症结,盖良医也。夫医道微矣,自黄氏坤载以轩、岐、秦、张为四圣[5],而痛斥刘河间、朱丹溪、喻嘉言、张景岳诸人立方之误,以针砭世俗之庸医,斯道大明,如日中天。然河间诸人补偏救弊,亦各有其得力之处,虽矫揉少过或蹈一偏要,自有不可尽废者。道与时为升降,一弛一张,如三代后刑政之因时损益、变通尽利不其然与?吾意贤人君子其生也,邃于阴阳,明于术数,天年既终,精气不敝于宇宙,而其康济斯民之隐愿,无所发抒,以借显于时,则依人而行,藉医理以拯人利物,盖所谓生而为英,没而为灵者矣。余观颠连之方,于景岳诸人之法时有取焉,傥为有明中叶以后之人与?不然则如世所传张三丰颠道人之流亚与?其自署颠连云云者,生前不无困楚与?抑托为是名,而不必有其事与?均莫得而知也。陈君将梓其书,嘱余序其简端,愿意以质诸当世之明医者,以为有当焉否耶。

钦加道衔四川候补知府前任万县事冯卓怀[6]

【注释】

[1]同治十一年:1872年。

[2]山长: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

[3]万川书院:位于今万州区,又名凤山书院。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知县张廷锦建于城东关外,并置学田。嘉庆十六年(1811年)庠生杜越捐银500两以资膏火。道光四年(1824年)知县仇如玉,邑绅赖勋、杜礼等共捐银1300两增修。道光六年(1826年),知县刘大海捐银建义学附入书院。咸丰五年(1855年)知县陆玑因“凤山”低洼狭小,遂捐银300两倡募改建,时有讲堂3间,其余学舍等40余间,周筑以墙,易名“万川”。咸丰七年(1857年)知县冯卓怀捐银500两,募钱4 000余缗,增修并广置田亩以增膏火,严定课规。前楼祀宋儒周、程、朱、张等。同治二年(1863年)又增修前后过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高等小学堂。

[4]昕夕:朝暮,早晚之意。

[5]黄坤载:名元御,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家,山东昌邑人。黄氏30岁时患目疾,因庸医误药而损左目,发愤曰:“不能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治人。”遂发奋学医。黄氏现存医著较多,请读者自行参阅。黄氏所称之轩、岐、秦、张四圣,即轩辕黄帝、岐伯、秦越人扁鹊、张仲景。

[6]冯卓怀:字树堂,湖南长沙人。曾任官四川万县知县。曾为曾国藩儿子曾纪泽私塾老师。冯卓怀使万州《西山碑》名扬天下。公元1101年春,书法家黄庭坚途经南浦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应郡守高仲本之邀,写《西山题记》,镌刻于高笋塘石壁,人称《西山碑》。《西山碑》字迹遒劲而不失温润,行气宛如江流。冯卓怀将此碑拓片送其师曾国藩,曾评:“海内存世,黄书第一。”使西山碑名扬天下。冯卓怀曾于同治八年在翠屏南山修建“文峰塔”,以振兴万川的文风。

【讨论】

1.本序主要讲了四点:一是叙述了陈缉庵及其孙协五习医、著书之经过。二是做出了“盖良医也”的评价。三是认为黄坤载之说以及刘河间等医家之言“亦各有其得力之处,虽矫揉少过或蹈一偏要,自有不可尽废者。”所以,“医道微矣”,应众采各家之长。四是认为“有神附笔”、颠连道人等托名之说,“不必有其事”。

2.本序说明冯卓怀谙于医道,能对医著、医理进行评价。古之文人,“不能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治人”,亦有医、儒相兼者。

3.本序涉及当时之地名、人物、世事、世风,传递的信息较多。研读古之医著,若用心细究,既领其要旨,又旁及左右,了解许多相关的信息,定当受益匪浅。如本序作者冯卓怀,他与曾国藩及万州的《西山碑》、文峰塔、万川书院均有许多生动故事,了解其人其事,便使当地的历史文化生动形象起来,这自然而然地激发了我们的故乡情怀,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又如本序提及的黄坤载(黄元御),如果我们深入学习了解黄元御的著作,且与本医著互参,可有更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