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创伤:探索过去,理解现在

谈到心理咨询,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认为这是一个寻找自己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问题的过程。好像如果能把自己心中幼年积蓄的委屈和愤怒一吐为快,就可以疗愈很多创伤。当然,发泄和倾诉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回顾和理解自己的成长创伤的目的不是发泄情绪或责备养育者。

每个时代的人在养育上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养育的缺陷和创伤几乎是必然存在的。即使一对父母已经是当时最开明、科学的教育者和养育者,也一定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需要。

从图1-2可以看出,虽然一个人现在的人际问题或适应不良可能是过去的创伤体验导致的,但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他现在的人际关系和适应问题。所以,回顾过去的成长经历绝不是为了一直反刍、抱怨、责怪,而是通过对过去的回顾理解现在。

就像一个人站在一条道路上,他必须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才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之后要到哪里去。

图1-2 人际关系创伤

无益的理解创伤经历的思维逻辑如下:

【小明的父亲有家暴、酗酒的问题】导致了【小明现在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

有益的理解过去的思维逻辑如下:

【小明的父亲有家暴、酗酒的问题】让【小明留下了与权威人士相处有危险体验的深刻印象】,并且【这种体验有所泛化,让他以为所有的权威人士都这样】,导致【小明现在在一些工作关系中惧怕与权威人士相处,难以客观准确地理解上司的要求和指示,以为只要是上司就会无理由地责罚他】,所以【难以融入工作关系或长期从事当下的工作】。

可以看到,以上两种对于自己过去经历的理解虽然在方向上似乎是一致的,但是其中那些真正能够带给人改变的动力和办法的细节完全不同。因为小明的父亲在小明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已经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而小明现在面对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环节是可以被重新认知和改变的。比如在【这种体验有所泛化,让他以为所有的权威人士都这样】这个环节中,他可以改变的认知是,其实不是所有权威人士都这样,也有很多讲道理、温和的权威人士,只是他过去缺乏这种体验;并且他现在是独立的成年人,有自主掌握生活的能力,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依靠父亲才能生存下去;他生活中的权威人士和他也不是只有控制和服从的关系,还有成年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等等。

另外,对父母来说,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对待子女,可能是因为他们也在无意识中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伤害,这被称为“代际创伤”。几乎每一辈人都会经历重大的社会化,因此积累下来的代际创伤可能很多。我认为,完全幸福的原生家庭是非常罕见的。

但是,原生家庭决定论绝对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许多研究案例表明,很多原生家庭极为不幸福的人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共同点是,重新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以及从心底理解和接纳了自己的过去。

如何面对创伤经历?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

1.主动寻找、建立值得信赖的亲密关系,改善人际关系;

2.重新理解自己的创伤经历,改善自己的应对机制。

总而言之,对人真正有帮助的探索,绝不是为了把责任推到养育者身上,或者单纯地发泄情绪,而是为了从这些历史的细节中发现可以被治愈、修复、改变的部分,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