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南河:九天开出一成都
2005年3月,我第一次到成都。从北京乘坐火车,还是普快那一班。早上醒来,火车还在慢慢翻越秦岭。这里的树是绿的,河水清澈,和北京到西安一路的景色都不相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到了南方。
成都在何种意义上算是一个南方城市?
作为一个北方人,对南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那些大城市总有一条大河。不要说重庆、长沙、武汉、南京这些长江边上的,就算是上海和广州,也分别有一条黄浦江和珠江。剩下的城市,则是深圳、厦门、温州、宁波这样近代以来崛起的沿海城市,它们都面向“外部”。
即便是四川,很多城市也都“生长”在大河边上。乐山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三江交汇地,宜宾则是金沙江和岷江聚合成长江的地方,泸州、雅安、遂宁也都是沿大河分布。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期待来成都,就会感到失望,因为这里没有什么有气势的河流。2005年,我到成都一家报社工作的时候,成都刚把“府南河”改名为“锦江”。不管是记者、编辑还是普通市民,人们都习惯使用“府南河”这个名称。为了更好推广“锦江”这个名字,报社规定,再使用“府南河”的,一律算是“事实错误”,扣罚100元。
2020年开始,成都推出了“夜游锦江”项目。如果你在太古里或者春熙路逛了一圈,吃了需要排队三小时的网红火锅,而后突发奇想,要去锦江看一看,于是在路边拦下一位“本地人”(这并不容易),问他锦江在哪里,他或许会很不屑:“哪里有锦江?”
你茫然不知所措:“就是河边玩的地方啊。”他会指向东面:“走过去就到了。”
你从春熙路出发沿着总府路向东1公里就能走到东风大桥;或者从东大街出发往东1公里,走到东门大桥,你就可以看到一条河流。看到它的第一眼,你一定会笑:这也能叫“江”吗?
濯锦之江,源远流长。锦江是成都人的母亲河,在静静的流淌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它实在太小了,河面的宽度,也许只有10米。如果你带着类似在上海外滩夜游黄浦江的想法来这里,你会大失所望,因为那样的游轮,在这里根本放不下。这就是“锦江”,它当然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河流,但也是这几年才发明的“文化之河”。
当然,“府南河”这个说法,本身也很模糊。我们看不到“府南河”这个名字,可以看到的是“南河”和“锦江(府河)”,它们在合江亭那里交汇成一处,继续向东流去,几百米之后就是九眼桥。合江亭现在成为爱情圣地,是很多年轻人拍摄婚纱照的地方,人们可能是取“合”的吉祥意义。前几年,那里还粉刷了彩色的斑马线,被称为“爱情斑马线”。
夜幕降临,人们坐上乌篷船,顺着锦江而下,途经合江亭、兰桂坊等地,尽情欣赏着两岸流光溢彩的夜景。“夜游锦江”已成为成都生活美学的新名片。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时,除了主持建造都江堰,还为成都疏浚导入两条几乎平行的河流,有一条就是现在的南河,这是从成都“市内”的视角看的。南河和府河的格局,最早在唐代形成。唐以前,西边两条河几乎是并行穿过成都,而在唐代末年成都修建“罗城”时,为了修城墙和护城河,改了府河的走向,让它先向北流,再转向东南,这样成都就处在南河和府河的怀抱之中。唐代以后,南河和府河,基本上就是成都的护城河,以自然流向为主,人工稍加干预。两河怀抱的区域,被老成都人称为“内环内”,是比一环路还居中心的一个区域,但是并不具备任何实际区分的意义。
府南河的名字广为人知,某种意义上是区分“老成都”和新成都人的密码,因为只有老成都人才使用这个说法。内环内才是老成都,即便是东边的一环,也会被一些人称为“东郊”。从合江亭往西,就是“南河”,现在它是锦江的主体,河边的路叫“沿江路”。你沿着江边走到人民南路,能看到锦江宾馆,再往西走几公里,会到锦里中路,那里距离锦里和武侯祠就不远了。
让我们先不要去锦里,仍然沿着河边往西走,会先后经过百花潭和浣花溪,来到杜甫草堂。杜甫的诗里,提过“锦江”“锦里”“锦官城”,可能这才是这条河改名的原因。
锦是丝织物,这个字的本义,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成都有着悠久的丝织业历史,秦国灭巴蜀后,于公元前311年模仿了都城咸阳的规制,建了“大城”和“少城”,并在它们的西南面建造锦官城。杜甫那首有名的《蜀相》诗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说明,到杜甫的时代,武侯祠已经是一个景点,而锦官城已经是人人知道的历史遗迹了。
安顺廊桥位于府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旁,夜色之下的廊桥串联起南河两岸的酒吧街,成都最热闹的夜生活在这里上演。
现在,在武侯祠的北侧,是“锦里”,沿着武侯祠大街再往北走,不远就是锦江。附近的大石东路东端,有一个近年才修的“锦官桥”。改革开放以后,在附近的四川省社科院工地上,工人在施工的时候发现了20口水井,井底清理出一些汉代的陶片和几件女性使用的骨笄。考古专家认为,这里就是汉代织锦工场,当年的“锦官城”所在地。
《水经注》里说:“夷里桥道西,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它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
为什么刚织出来的锦,在这条河里濯洗就不掉色,而在别的河里洗就不行?可能这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或许只不过是因为这条河距离作坊更近,而水流也较缓。
杜甫离开成都时,直接从家附近坐船。那时的成都,河流密布,草堂外的江也很宽阔,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小溪,因而他可以一路向东。巴金离开成都时也是坐船,但是现在你已经不可能坐船离开成都了。尽管河水总是东流,我们要想真正理解成都,就必须沿着锦江一路向西。在地图上,我们发现它的名字又变成了“清水河”,这或许才是它的地理学名字。在成都平原上,沿着任何一条河流向西,都可能会走到都江堰——李冰把岷江拦下来,通过巧妙的构思,河水分流而下,其中一条叫走马河,就是锦江的源头。
在中国地图上,我们可能看不到锦江的存在,它只是市内的河流。但是把府南河改名成锦江,实在是一个文化创造。在古诗文里,“锦江”和“濯锦江”,其实都是同一个词组,突出的是这条河的功能,锦江在古代并不是地理名词,如今把它命名为锦江,河边反而没有丝织业了。现在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大为提高,也不允许在河里洗布了。不过,“濯锦”在成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意味着一种文化记忆,而不再是和劳动有关的实体。现在,成都有的楼盘名字还叫作濯锦城,这和织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府南河改名锦江,意味着某种文化价值的回归。在中国的河流中,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金字旁”河流,而不是“三点水旁”,它体现的是“人的意志”,而不是自然的神力。海子在诗里写道,“为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锦江,是属于21世纪人们的温暖,它意味着城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