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孩子的经济习惯与父母相似

目标不明确的经济教育会害了孩子

总有人问家长,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家长的回答大概都是有钱人。如果按照这个目标去教育孩子,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济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目标模糊、不明确,家长不仅帮不到孩子,还会害了孩子。

小鑫的爸爸是销售经理,妈妈是老师,他们对小鑫的家庭教育格外重视,尤其是经济教育。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类型的人,然后回家和小鑫分享客户对于金钱管理的理念;而妈妈为了更好地教育小鑫,平时会有意识地关注当下的经济发展趋势、记录前沿的经济教育知识,最后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小鑫听。

小鑫对于金钱管理、赚钱渠道、花钱方式都很有见解,当同学们讨论相关内容时,小鑫都能讲出个一二三来。但当同学们问小鑫,他未来要做什么、要靠什么赚钱、赚了钱怎么支配时,小鑫迷糊了,一时间竟摸不着头脑。小鑫在心里想着:是呀,我对各个方面都了解,但对自己的未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案例中,这种情况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为什么对孩子付出多,回报少?的确,小鑫的爸爸妈妈对小鑫的经济教育很用心,但他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教育小鑫,所以当他们把不同的观念输送给小鑫后,小鑫会认为这样也对,那样也可以。孩子还小,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家长给出的不同意见会让孩子没有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就如同一座灯塔,可以帮助孩子照亮前方的路。家长只有明确经济教育方面的标准,其教育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在孩子小的时候,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形成时,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经济教育方面,家长“盲目教”不如“学会教”。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远比单纯输送给孩子相关知识点要重要得多。

没有明确的金钱观目标,不要来教育孩子

在经济教育方面,家长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盲目地教孩子,不仅帮不到孩子,对孩子还是一种负担。

前段时间,小魏的妈妈听到楼下乘凉的家长们在讨论一本教孩子经济学启蒙的书。家长们都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书的内容是一位爸爸严肃但不死板地给孩子讲经济学,让孩子轻松了解经济学。听到这,小魏的妈妈立刻跑到书店买回这本书。当小魏看到这本书,很快就被书里面的小故事吸引了,可是还没等小魏把书读完,妈妈就换了策略。

因为昨天,小魏的妈妈听其他的家长说,经济教育让孩子动手实践更重要。小魏想继续看那本经济学教育书,但是妈妈却非让他去“挣钱”。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妈妈忙得热火朝天,可小魏连对金钱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更不用说建立金钱观了。

案例中,如果从一开始妈妈就让小魏坚持把书读完,他定能有所收获。但由于妈妈的目标不坚定,对于小魏的经济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听别人说什么好就去做,到头来小魏什么都没学会。

为了让孩子尽早有完整的经济观念,并在经济上能够独立,家庭的经济教育至关重要。如果家长没有一种明确的教育方式,不仅帮不到孩子,还会适得其反。

明确的目标让孩子起跑有动力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位家长的期许。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就是孩子奔跑路上最好的助推器。

珞珞的爸爸妈妈对珞珞的家庭教育做得就很好,对于珞珞的经济教育更是从小抓起。在珞珞3—5岁时,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对珞珞进行金钱教育,教珞珞认识钱的功能、用途等;珞珞到了6岁,爸爸妈妈便开始教珞珞怎么花钱,怎么保密个人信息,并为珞珞制订了相应的经济教育计划。等到珞珞18岁时,不仅大学是她自己选的,就连读大学的费用也是由她自己支付。

案例中,珞珞的经济教育可以算是成功的典范,这些都要归功于她爸爸妈妈的正确引导和日常规划。在珞珞的成长过程中,从认识钱到学会如何花钱,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珞珞阶梯式地进步,让珞珞有了很强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就是孩子指路的明灯,只有当这盏灯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引路时,孩子才不会迷路。

对于孩子的经济教育,家长的出发点都大致相同。为了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摆脱经济困扰,家长用尽各种方法来帮助、教育孩子,但效果甚微。这时候,家长是否该及时反思,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成为孩子的经济导师

财商是一种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所以家长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十分重要。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每位家长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并没有贫富之分。

由于哈哈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便被老师调到了强训班。强训班的大多数同学都有个富爸爸,而哈哈的爸爸只是个普通的技术员。爸爸每个月拿着固定的工资,对理财方面很少关注,对于哈哈的教育也只是偶尔说句要好好学习。

一天,一家三口人吃饭,哈哈问:“爸爸,你为什么从来都不和我说理财、挣钱方面的事?我同学的爸爸总是和他们说这些,同学们私下也会讨论哪种理财产品更安全、收益更大。他们中有的人都可以自己赚钱了,而我却什么都不懂。”哈哈看着爸爸,等着爸爸的回应,而爸爸和妈妈对视了一眼,都沉默不语!

案例中,哈哈的爸爸不知道怎么回答哈哈的问题,因为在爸爸的意识中,完全没有教哈哈理财、挣钱的概念。有些家长则已经深刻地领悟到了经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把自身的经验告诉他,让孩子长大后少走弯路。

经济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教育,不能因为家长自身的原因而让孩子缺少相关方面的教育。家长对理财知之甚少,更缺少财商,但这并不妨碍教育孩子。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既能加深与孩子的感情,又可以共同进步。

孩子的教育容不得片刻的等待

家长教育孩子,并不是要等家长准备好了才去教育,而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在成长。

有一天晚上下班后,榕榕妈妈回来抱怨说:“同事的孩子现在都能看懂理财产品了,咱家榕榕还什么都不知道呢。”榕榕爸爸不紧不慢地说:“急什么,等我手上这只股票挣钱了,我就教榕榕玩股票。”

半年过去了,股票一点动静都没有,榕榕妈妈不耐烦地说:“还等,再等榕榕小学都要毕业了。”榕榕爸爸这回说话的口气弱了:“再等等吧。”然后点了一支烟,和榕榕妈妈说:“我也急呀,可是我没有成功,怎么能教好榕榕呢?”

案例中,榕榕爸爸担心的问题相信大多数家长也同样担心,因为自己没有做过或做不好,怕没有说服力,怕教不好孩子。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家长一时对自身不足的担心,就会耽搁了对孩子在相应年龄段的教育。榕榕还小,她要学的只是基础内容,而榕榕的爸爸却想教她玩股票,这样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没有要求家长是必须完美的,只要家长用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稍加引导,孩子就会健康地成长。

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想法,但很多事情需要先完成,再美化。所以家长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不能因为你的现状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需要。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基本都会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误以为只有自己擅长的、做得好的,才能拿来教孩子。事实上,家长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最有帮助的。

穷爸爸一样可以教出富孩子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孩子的潜能则需要家长的挖掘。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家长都肩负着带孩子认路、行路,给孩子指路的责任。

晨晨的爸爸做的是木材生意,还算成功。平日里,爸爸常常带着晨晨外出游玩,并趁着休息的间隙和晨晨讲一些浅显的做生意的道理。慢慢地,晨晨对做生意有了基本了解,偶尔还会跟爸爸提一些自己的小见解。

说起晨晨爸爸生意上的成功,最功不可没的还是晨晨的爷爷。晨晨爸爸小时候就对做生意很感兴趣,有同学家是做小买卖的,晨晨爸爸就常去帮忙,还爱出小点子,让店里的生意变得更好。

晨晨爷爷一辈子都以种地为生,他对种地的艰辛深有体会,所以不希望儿子也走种地这条路。当看到晨晨爸爸对做生意的热情度那么高时,晨晨爷爷就决定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儿子。为了让晨晨爸爸更好地了解生意场上的事,晨晨爷爷向身边做生意的朋友学习生意经,还去书店买相关的书。当晨晨爸爸对做生意的认识加深时,晨晨爷爷还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鼓励儿子创业。在晨晨爷爷不断地引导下,晨晨爸爸的生意逐渐走向正轨,每每提及此事,晨晨爸爸的眼里都透着对父亲的敬佩与感激。

案例中,晨晨爷爷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农民就止步对晨晨爸爸的教育,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全力帮助晨晨爸爸完成心愿。晨晨爸爸也正是在父亲的一步步指引下,才能将生意做得这么有起色。

一般的家长,大多都会和孩子讲讲种地的事,或是千篇一律地对孩子说要好好读书,以后才会有出息之类的话。如果只是这样的教育,晨晨爸爸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家庭条件是不能选择的,但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孩子改变家庭。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也是做家长的成功。

在孩子的经济教育上,没有哪个家长是完全了解的。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需要获取的东西越来越多,家长想要跟上孩子的脚步,就要有共同学习的心态,跟孩子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父母需要弄清“拥有”和“消费”的概念

何为消费?怎样才是正确的消费?何为拥有?怎样才是真正的拥有?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会说:花钱就是消费,自己的东西就是拥有。如果是这样的回答,那请您停下教育孩子的脚步。

彩云出生时,体质比较差,彩云的爸爸妈妈心疼她,所以从小对她倍加关爱。只要是他们能做、能给的,都会尽力满足彩云,平时彩云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都是听之任之,疏忽了对彩云的基本管教。

随着彩云慢慢长大,学会了花钱买东西,且一次买很多东西。她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说过她什么,渐渐地,彩云花钱开始大手大脚,从来不考虑买的东西有没有用,只想着买的时候高兴、买的时候喜欢。一天,妈妈打开彩云的衣柜,里面满满的都是衣服、首饰、摆件、玩具,所有的东西都乱七八糟地放在一起。

家里就彩云一个孩子,平日里大家对她满是宠溺,对彩云来说,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她的。前段时间,彩云姑姑家的孩子来家里住,短短几天时间彩云不是吵,就是闹,没有一天是消停的。彩云姑姑说:“彩云这孩子,现在越来越没个样了。”这让彩云的爸爸妈妈很是苦恼。

案例中,彩云的爸爸妈妈在花销的问题上对彩云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错把放任当宠爱,致使彩云的占有欲越来越强,脾气也越来越大。到最后,爸爸妈妈都拿彩云没办法了,才知道平时不加以管教其实是在毒害孩子。

当家长为孩子的过分行为愤怒、苦恼时,是否对自身的问题有过检讨?现在很多家长都迷茫于何为拥有?何为消费?加之过度消费和提前消费的事更是屡见不鲜,家长只懂得自己拥有,对共享、分享毫无概念,就更不必提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了。

合理消费才是长久之道

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过程。

月光族可以说是在当今社会中最常见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上班族,每个月都要靠父母的外援生活;结了婚、有了宝宝的年轻人,每个月同样也是入不敷出。

如何让你的经济状况由入不敷出转为月有结余呢?有经验的父母就会告诉你:改变消费结构,增加收入渠道。合理的消费行为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处境,而合理的消费有一条准则,那就是从实际出发,不提前消费、不过度消费、不杂物消费、不炫耀消费……

作为父母,在消费方面更需要自律,这不仅关乎家庭的财政情况,更关系到对孩子的教育。当父母有合理的、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慢慢影响孩子,让孩子也逐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晓雯的爸爸妈妈都是工薪阶层,两个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差不多15000元。除了供晓雯上学外,夫妻二人还需要还房贷、车贷,除去这些开销,平时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也不是紧紧巴巴,而是有滋有味。究其原因,就是晓雯的爸爸妈妈对消费的把控和合理地做理财,才让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以下是晓雯的爸爸妈妈分享的合理消费的三步骤:

第一步,计划性消费。每次在购物前列个清单,到商场后,直奔“主题”而去,防止过度消费。

第二步,记明确的账。账目做得越详细越好,把每月账目做分析比对,看看哪方面花销大,哪些东西可以不买,总结本月花销情况,慢慢在消费方面积累小技巧。

第三步,协同消费。和身边的朋友多沟通,身处共享时代,就要有共享消费的意识。比如出去野游,可以跟身边的朋友组团去,各自有分工地购买野游用品,既节省了开支,又分享了快乐,何乐而不为?

案例中,晓雯的爸爸妈妈在合理消费方面为晓雯做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既把握住了当下的花销,又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让生活更美好,相信晓雯会把这种消费观念很好地传承下去。

互联网时代不仅拉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晓雯的爸爸妈妈和朋友的协同消费就是意识提升的最好表现,相信在协同消费的过程中,人们会越来越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拥有。

学会共享才会拥有更多

前段时间,“共享”事件沸腾一时。随着共享时代的来临,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正在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共享经济也被称为协同消费,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跟他人共享产品和服务,以分享替代私有,我的就是你的。

小青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程樱。眼看要期末考试了,程樱生了一场大病,就算能赶上期末考试,功课落下很多,怕是也考不出好成绩了。因此,小青一阵窃喜。

她回家和爸爸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后,爸爸淡淡地笑了一下说:“先吃饭吧。”饭后,爸爸来到小青的房间,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说:“哎,我家小青捡了个大便宜呀,真开心。可换作是我,我会把学习笔记分享给程樱同学,要是我们两个一起进步,我会更快乐!”听了爸爸的话,小青很认同地点了点头。

案例中,因为爸爸的引导,小青懂得了分享。分享不仅可以帮助小青获得快乐,还会让小青在帮助程樱的过程中有新的感悟。

家长应该为小青爸爸的行为点赞,正是因为爸爸拎清了拥有和分享的区别,才会在小青的认知出现偏差时,及时地进行矫正、引导。这样做不仅教会了小青要懂得分享,还提升了她的格局,开阔了她的心胸。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随波逐流,只会有停不下来的消费和无穷无尽的占有。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掌舵人”,必须要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通过孩子的言行不断审视自己,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从家庭现状出发

每位家长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家庭之间有贫富差距,家长只能尽己所能把最好的给孩子。当孩子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发现自己拥有的和别人拥有的有一定差距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让孩子满足当下,就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又一堂重要的课程。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长需要从实际出发,从家庭的实际消费情况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这是孩子与社会接触前最需要学会的东西。

落落出生时,家庭条件优越。爸爸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师,高薪供养着整个家庭,妈妈则顺理成章地做了全职太太,一家三口过着温馨而富足的生活。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的祸福是无法掌控的。在一次去施工现场查看建筑时,突然从楼上掉下来的砖头砸在了爸爸身上。这次意外事故夺走了爸爸的生命,也夺走了落落原本平静、富足的生活。

落落读私立小学,学费对于之前的他们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支出。但是爸爸去世后,这笔费用对于没有收入的家庭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一天放学回家,落落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想买一个玩具。”妈妈随口问:“多少钱呀?”落落说:“880元。”换作以前,妈妈一定痛快地答应了,可现在失去了爸爸这个顶梁柱,妈妈咬牙拒绝了。虽然不想落落受委屈,但是他们还需要生存,看着一再减少的存款,如果任由落落一如从前地花下去,妈妈确实负担不起啊!

案例中,妈妈的为难让人心疼,但如果将落落一下子拉回现实,和妈妈一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阳光可爱的落落会怎么样呢?现在妈妈对落落的爱,都是满满的忧虑和担心。妈妈的担心是正常的,但多余的担心对孩子来说就是负担。

事实上,大多数家长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自愈能力要比大人强,在承受压力方面,也需要家长的引导。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把外部压力都解决了,那么孩子在后天成长中,可能遇到一点小问题就会一蹶不振。

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水平的教育,不论是贫穷或富有,家长都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正确的消费观,适当地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家长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到家长挣钱的辛苦,孩子才会根据当下家庭的经济水平来消费。

让孩子知悉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

不论家里有钱、没钱都是事实,让孩子知道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并参与家庭消费,才能让孩子体恤家长的艰辛与不易。

大志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娃,家里祖祖辈辈都以种地为生。爸爸则因为识字,平时也爱张罗事,乡里乡亲就推选他当上了村主任。当上了村主任的爸爸有幸走出过大山几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回来后几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立志要把儿子送出大山。

大志也争气,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班上第一,而且高考还是全县的状元,爸爸看着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可高兴过后就是沉默,几千块钱的学费对仅靠种地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是高额的费用。晚上,大志看到满面愁容的爸爸,蹲下来说:“爸,上学的费用你不要担心啦,我都联系好了,明天就出去打工挣钱。如果不够,我就去找校领导商量,家里一年能收入多少钱,我心里有数,如果钱都让我一个人拿走,你们吃什么?我不能让你们因为我一人上学,就背上累累债务!”

大志的一番话,让爸爸满是欣慰。从大志上小学起,家里每年种多少地、打了多少粮、卖了多少钱,爸爸妈妈都让大志算,就连平时的一些花销,也会问问大志的意见,慢慢大志就成了爸爸妈妈的小“顶梁柱”。在爸爸看来,让大志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是想着“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今天,大志的表现让爸爸很惊喜,因为大志不仅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还激起了对生活的斗志,爸爸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案例中,大志从小就熟知家里的经济状况,慢慢长大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担家里的事情。大志并没有像很多家长担心的那样,被压力压倒或者就此颓废,相反,这样更有助于激发他的责任感,让他更加勇于承担责任。

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但教育方式却各有不同。有些家长会让孩子小时候吃些苦,孩子长大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强一些;有些家长则怕孩子受苦,只想把最好的给他。但给予需要一个度,过度给予就是溺爱。

提前察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无可争议,但如果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引导,会让孩子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悠悠的爸爸妈妈卖掉了俩人的婚房,又拿出些积蓄,在高档小区选了套小户型的房子。搬进新小区,悠悠欣喜不已,因为小区的楼房建得漂亮,基础设施也很好。悠悠经常拉着妈妈去玩,慢慢就和周围的小朋友熟络了。

有一天,悠悠突然和妈妈说:“妈妈,我不是小孩了,你应该给我买一个手机,我们就能随时联系,你就不用担心我的安全了。”妈妈认同地点了下头,隔天就买回了手机。第二天,妈妈把手机拿给悠悠,悠悠看了一眼手机,却生气地摔到一边说:“我要的不是这个牌子,我要的是这样的牌子。”悠悠一顿比画。妈妈迷糊了,完全不知道悠悠想表达什么,很无奈地对悠悠说:“明天给你钱,你自己买吧。”一听妈妈这样说,悠悠擦干了脸上的眼泪,亲了一口妈妈,说:“妈妈真好。”

这件事妈妈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悠悠是撒娇任性。没隔几天,悠悠又要买手表,妈妈想了一下,钱也给了悠悠。没出一周,悠悠看着妈妈说:“妈妈,我想买个包。”妈妈看着眼睛一眨一眨的女儿,心想:“女孩要富养”,就把买包的钱给了悠悠……

月底,爸爸妈妈算账时呆住了,悠悠这个月买各种东西居然花了3万多元。如果按照悠悠这个花钱速度,他们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这样下去,他们三个恐怕很快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以前悠悠很乖巧呀,现在怎么能花出去这么多钱?爸爸妈妈想着。妈妈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对爸爸说:“悠悠变得能花钱,应该是从我们搬进这个小区开始的。悠悠接触的小朋友不同,也变成了买东西都要看牌子,牌子不对就不要。”爸爸叹了口气,本来搬进新小区是想给悠悠好的生活环境,没想到,悠悠却学会了攀比消费。

责备悠悠之余,爸爸妈妈也进行了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对悠悠宠爱过了头。

案例中,悠悠的爸爸妈妈搬进高档小区是为了给悠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想弄巧成拙,反而让悠悠有了攀比之心。脱离家庭实际,一度跟风消费,这样既加重了父母的负担,也让悠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

对于家庭的经济消费,孩子有知情权,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相对应的消费。相反,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很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随便挥霍,对钱没有正确的认知。

从家庭实际出发来教育孩子,在家长的能力范围内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生活条件孩子满意或不满意都是爸爸妈妈竭尽所能创造的,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创造。这样孩子不仅会对家长存有感激之心,还会对未来充满斗志。

不要让孩子长大有钱了,却成为暴发户

近年来,新闻频频报导有人奢侈消费、举止不良,成为了“暴发户”。相关调查显示,这些人都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规矩和习惯,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读到这里,有些家长就会提出疑问:如何才能让孩子长大了,有了钱,不成为暴发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孩子健康成长,还是要做好当下的教育。

小松爸爸是一名厨师,后来因为厨艺了得就开了一家饭店。刚开张时,生意平平。但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点外卖,小松爸爸便借了外卖的“东风”,生意火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菜品卖相好,味道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店里很快座无虚席。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小松爸爸陆续开了几家分店,当真是时来运转。他从一名小厨师,短短几年就蜕变为拥有几家连锁餐饮店的老板,身份的转变,财富的涌入,让爸爸有些飘飘然。这种“富得流油”的日子,小松的爸爸从来都没有想过,现在财富突然来临,他就不自觉地进入了一种随便花钱的模式。曾经买不起的、不敢买的都买回来,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换新的。看着新装修好的房子,屋里的整体摆设,怎么都不舒服。

渐渐地,小松的花钱方式越来越像爸爸了,在同学面前什么都买得起,浑身上下的衣服都是名牌,一点也看不到学生该有的样子。

这一切都被跟小松爸爸一起长大的发小看在眼里。发小爱读书,后来成功当上了一名大学教授。刚开始的时候,发小还耐心地规劝小松爸爸,有钱不能这么花,但没什么效果,后来也就不再说了。但由此及彼,发小开始反思自己,应该怎么教育下一代,该给孩子输送什么样的观念,当孩子日后有钱了,能否把持住自己,有正确的消费观呢?

案例中,小松爸爸在短时间内有了之前无法比拟的财富,这是好事。但当兜里有了钱,小松爸爸第一个想法竟然是消费,疯狂地消费。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如果你突然有了大量的金钱,你会做什么呢?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育就要从小抓起,小松爸爸的发小反思的问题是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应该如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消费观。

对于孩子的教育,大多数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学技能上。一般家长认为,为孩子多报两个培训班,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就能有生存本领,就能挣钱。但是如何花钱更是一项能力,花钱无度、大肆消费可能会毁掉一个人。

如何花钱是一门艺术,为了避免孩子长大后有钱了成为暴发户,家长不仅要花心思教孩子挣钱,还要在花钱上下一番功夫教孩子。

不要让一夜暴富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当幸运真的来临时,你能把握得住吗?如果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突如其来的财富也会从你手上溜走。

吴涛生在普通家庭,幸运的是,他出生没多久就成了“拆二代”;不幸的是,有了这笔拆迁款,吴涛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吴涛的爸爸妈妈有了钱后就立马辞去了工作,进入买——花——买的模式。没有节制地花销,让这笔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更拮据了。

也许是对曾经财富的留恋情结,吴涛打小就会省下钱来买彩票。一天,吴涛对完中奖号就瘫坐在椅子上,反复确认后,他高兴地跳起来:“没错,中了,中了五百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爸爸妈妈的教训,中奖后的吴涛,生活并没有大的改变,工作照常,奖金则取了部分做理财,部分用于家庭的学习提升,吴涛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用这笔钱来改变孩子的生活。

案例中,吴涛有钱后并没有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得意忘形,而是以此为戒,让这笔意外之财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于钱的分配,吴涛时刻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想着如何让这笔钱细水长流,怎样让孩子进入更好、更高的生活圈。

一夜暴富是每个人的心之向往,但暴发户的行为却让人们嗤之以鼻,究其根本,就是暴发户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没有与其拥有的物质财富同步提升。不管是通过诚实劳动,还是意外收获拥有大量财富,本身不是错,但是如果因此失去理智、挥金如土、炫耀财富,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要让思想跟得上财富的步伐

林则徐曾经说过,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子孙如果像我一样优异,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们,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们的斗志;子孙如果都是平庸之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们,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默默的爸爸是公安人员,对于形形色色的犯罪人员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前段时间在审一个未成年人因为吸毒被抓的案子时,还是震撼到了爸爸。

警察:“为什么吸毒?”

少年:“没意思呀。”

警察:“你一个没成年的孩子,正是应该好好学习的时候,怎么就没意思?”

一顿追问下……

少年:“我爸妈做服装生意忙,没时间管我,每个月只是给我钱。有钱还用上学吗?当然是玩呀!”

警察:“这么小的年纪,你这是玩火自焚呀。”

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由于教育的缺位,就想着用金钱来弥补孩子。可是孩子还小,对金钱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家长给了孩子过多金钱,却没有教孩子怎样正确消费,就是将孩子引向歪路。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何让孩子在这条跑道上健康长久地跑下去呢?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孩子这一路上积淀下来的涵养、自身的修养、看待事物的正确性以及端正的态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得快的孩子不一定会赢,跑得慢的孩子也不一定会输。在这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孩子会遇到很多“惊喜”,如果一夜暴富会让孩子丢掉自我,那这笔财富还是没有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