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调御身心的途径

女性的美,当以柔为贵。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做那毫无主见、任人摆布、受人欺凌的小白兔,而是应当保持身心的柔软。这种柔软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能够包容、能够接纳,唯有在包容、接纳之后,才有身心俱宁的可能。

让我们寻回丢失的柔软

为了维持生活,人们总要做出种种努力,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可能过着困顿的日子。但为了生存下去,很可能就会不择手段地求取衣食等生活物资,因而就会犯下过错,害人害己。不论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内心不明道理,凡是那些由于生活物资没有着落而做下错事的人,都是可怜之人。这样的人虽然可恨,但我们也不该对其失去仁慈之心。要知道,我们没有犯错误,并不见得是我们品性更好,而是我们还没有沦落到生活窘迫的境地。

实现生活层面的安定,这还是初步的丰足;能够通过调治心灵达到柔软清净的状态,这才是最彻底的救赎。如果人们生活物资都不充足,那就很难有足够的心思去关注内在。物质生活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切不可在创造丰盛的物质生活时冷落了自己的心。如果听不到内心的声音,不能保持内心的柔软、慈悲、开放和坚定,那么我们就无法突破自我的局限,更谈不上自我疗愈身心的痛苦。

要知道,这种慈悲和柔软,正是我们丢失已久的心灵品质。

女性的美,当以柔为贵。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做那毫无主见、任人摆布、受人欺凌的小白兔,而是应当保持身心的柔软。这种柔软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能够包容、能够接纳,唯有在接纳之后,才有身心俱宁的可能。

要寻回那丢失已久的柔软,就应当给自己留出一些静观的时间。生活在现代的很多女性,每天除了从事家务劳动之外,还要全力以赴地在职场上奔忙。时间何其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留出一点空闲给自己,静下来去观察那颗心。

通过静观,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再时刻处于矛盾、分裂、纠结的状态中。身心长期处于这样分裂矛盾的状态,不仅浪费生命,更是耗费身心能量。

静观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通过观察内心活动,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培养出应对变化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是我们所不能接纳的,包括病痛在内。

当身体不适时,如果我们只是想到了烦恼痛苦,那么这种感受就会久久地盘桓在我们心中。但我们可以对自己说,尽管目前的身体状态不太理想,可这也是修行的契机。病是由于身心不调和才产生的,而修养身心,除了要培养正知正念、端正生活心态之外,更是一种调和身心的途径。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心变得坚硬顽固、执着古板时,正说明我们要柔化自心,用慈悲的心去看待世间万物。只有这样,因为顽固坚硬、执迷不悟而产生的烦恼才可能自然而然地散去。

智慧心语

让心变得柔软些,再柔软些

既能迎接生活给予的喜悦

也能接受命运带来的痛苦

接纳,顺应,不带情绪地面对变化

心念与情绪影响着身心调和

我们怎能任由它们来干扰身心

慈悲是最好的治愈力

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遗憾、障碍与缺陷,并不足以成为拖垮我们的因素。但如果内心失去了慈悲,我们就会将自己拖入苦恼重重的境地。嘴上说的慈悲最容易,但我们若是身体力行地实践慈悲的理念,就会发现这很难很难。

慈悲不仅是一种情怀和心念,也是最有效的治愈力量。所以,我们不妨把践行慈悲看作一种扩展心性、疗愈身心的方法。

关于慈悲的践行,其实没必要从高处着眼。身边一位朋友曾经非常豪迈地说:“明年一定要挣一百万元,然后拿出十万元来捐助贫困学子。”然而,第二年年底的时候她连五万元都没有赚到,不过做生意这种事能够获益多少确实很难说。她看着账户里并不多的存款,摇摇头说:“我帮不了别人了,自己过日子都费劲了。”

而另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从来没有公开说过要赚多少钱,要捐助什么的话,每个月她都会跟随公益组织做一些救助流浪动物或帮扶孤寡老人的事情。

前一位朋友每天活得都很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力太弱,久而久之便有了抑郁的倾向;而后一位朋友却天天都活得很带劲,每天乐呵呵的像弥勒一般,她认为自己能力虽然有限,但好在是踏踏实实地办了些真正有益于他人的事情,所以感觉越活越有劲头。

这后一位朋友,身体原本并不算好,经常呼吸不顺畅,并且还伴有失眠的症状。但是,近一两年来她却说自我感觉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诚然这也是她每天坚持运动的结果,但她实实在在地去践行慈悲,也是促使身心健康不断调和、不断修复的一个原因。

践行慈悲还有一项好处,就是能够改善我们爱发脾气、容易动怒的毛病。

有人认为,谁还没个小脾气、小情绪的,不必在意它们。可是,任何一个毛病、负面情绪都会不断积累,直到某一天,我们就会深受其害。况且,火气大、易动怒的女人,体内淤积的毒素也比较多,如果平时不注意健康,那么等到真的陷落在病痛之中时,再怎么后悔难过,也于事无补了。

所以说,与其等到生病了再去医治,倒不如时时刻刻都注意调和身心,避免疾病的发生。慈悲的最大作用是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双重安乐,正所谓“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快乐幸福”。慈悲可以培植出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正气足了,邪气就会减少,身心的不适也会减少。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了伤害和不公,那么不妨设想一下,自己因为别人不善的行为而大动肝火,这岂不是让自己受到了“二次伤害”?聪明的女人会做这种事?当太阳晒得我们浑身是汗时,我们要么择一阴凉处避暑,要么采取防晒措施,这些都可以避免被晒伤。从来没见过有谁偏要在日头底下,对着太阳挥拳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一些误解和伤害,也该如此,不必存心计较。

当自己的心量逐渐扩展开以后,我们还要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人、体贴他人。在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总是与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好比是大海中的一朵朵浪花一般。浪花有大有小,可毕竟都是一体的。所以说,我们以柔软、慈悲的心去对待别人,不仅自己坦然,别人也乐意与我们相处。如果大家都能友善真诚地对待彼此,罹患身心疾病的风险绝对会大大降低。

当我们内心欢喜时,就把这欢喜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我们遭受苦痛时,就想着是在代替其他人而承受痛苦。有了慈悲的心念,又能从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发去践行慈悲,这才是一个真正懂得调整身心的智慧女人。

智慧心语

慈悲是一种治愈力

能够培育出内心的正气

破除自私自利的毛病

柔软的心需要不断地养成

让慈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而不要成为停留在嘴边的口号

让所有人都能获益

人与人相处时,难免有些矛盾冲突,有些人理智地做出让步,有些人则不肯吃亏,不肯让步,巴不得占尽好处,即使面对弱者也不肯把半点儿好处谦让出来。这些爱占便宜的人特别喜欢与人比较,如果自己得到的少,别人得到的多,就会特别烦恼,嫉妒横生,进而生出病来。

所以,那些喜欢计较、占便宜、攀比的人,通常来说身心健康都不算太乐观。

以身边的事例来说。某一年恰逢“双十一”,大家所谓的“购物狂欢节”到来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支情况来消费,买到自己真心喜欢的物品,这也无可厚非,衣食住行等商品是每一个活在现实世界的人都理应获取的生活用品。

但是有位女性朋友,因为盲目与他人攀比,结果购物狂欢还生了一肚子气。这位朋友刚刚升职加薪,原本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可她却得知单位里的某同事买到的物品非常高端大气,在一番比较之下她马上就火冒三丈,认为自己这么努力地工作,结果自己的生活品质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她开始对这位买得起高端商品并且不必为工作奔忙的同事生起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之后,她最深刻的体悟便是,自己生活得不幸福,这个世界也不美好。不知从何时起,原本面容姣好的她,也渐渐变得有些面目可憎了。眼中不见温柔,显露出的全都是对他人的憎恶、对生活的厌烦。她说自己过得非常不愉快,但自己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她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有些人在其生存理念中一直是把“互惠互利”作为准则,而有些人则把盘算计较挂在心上。若说只是自我牺牲、自我奉献,这毕竟太过理想化;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则相对来说更可取些,这也是我们平时应该坚持的生活准则。

如果你能事事先考虑到别人,那么恭喜你,你的心量绝对足够宽广,即便身体生出病痛,也绝不会向病魔低头,甚至会成为那种坦然接受病痛最终成功战胜病魔的典型。这样的人,活得智慧又通透,称得上是智慧女性的榜样。

有人与疾病抗争,有人在困境中挣扎,有人拼命努力却终究与成功失之交臂。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否定整个人生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嫉妒他人、不肯与人友善的理由。人与人的交往中也确实存在着伤害和欺诈,但这也不应该成为我们远离大众、憎恨人类的理由。

曾经听过一句特别愚蠢的话,某个工作不如意的人说起身边那些事业有成的朋友时,她说:“那些成功人士活得已经够好了,我不必再把好处让给他们了。”

若想以欢喜之心过一生,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心量打开,既承认人生中缺陷和障碍的存在,又能张开双臂拥抱它们。面对障碍,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先接受障碍,再超越障碍。大家不妨想想,面对那恶言恶语的人,我们是不是都会掉头走开,而不是与他一言一句地争吵?面对人生的缺陷和障碍,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能给予身边人以方便,让一些好处给别人,而自己又能做到不计较、不攀比、不占尽便宜。肯容人让人者,外界的诸多障碍也不太会挂在心上,自然也就能够远离身心烦恼了。

智慧心语

打开心量,让善意生起

带着端正的心去看待人生的缺陷

如果我们不攀比、不计较

身心状态该何其轻松自在

如果我们带着温和柔软的心去生活

就不会被烦恼与怨恨拖入痛苦之中

随时随地去掉心中杂念

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有钱有貌但活得特别不幸福的朋友。他们即便拥有一切也一样会觉得自己最痛苦、最不幸,因为他们的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由于贪欲无法满足,就永远觉得自己匮乏,于是为了满足贪欲就会做出很多不那么端正的行为。像个吝啬鬼一般地活着已经很可悲了,更可悲的是,为了满足贪婪的念头,有人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给其他人带来无尽的烦恼痛苦。

由于占有欲不断加强,不断在起作用,人们会生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我过度保护,从而生出烦恼和妄念。泰国著名的智者阿姜查·波提央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观察自己的心灵面对外界时做出的种种反应,进而“看到”坚固的自我意识,然后再从中跳脱出来,实现身心的解脱。

在大家的观念里都认为钱财越多越好,虽然物质财富必有其作用和意义,可是如果我们满眼看到的只是钱,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为了集聚钱财,世人总是烦恼不断;为了得到财富,人们恨不得用尽各种手段。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或者新闻报道里因为钱财纠纷而引发的仇怨。

那么,“钱”这个东西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财富并不具有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属性。同样是积累财富,你用正当的途径,那么不论是在花钱消费时还是在工作挣钱时,你的心便都是安定欢喜的,因为没有烦恼和纠结。

如果我们能够在通过正当途径致富的同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与他人的互帮互助,那便更能过着安心舒心的日子了。

有些人明明非常富有,并不缺钱,可只是守着财富,既没有因为资财丰足而为亲人带来高品质的生活,也没有用在诸如救助他人等正当途径上。钱成为了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并没有流通起来。这就好比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守财奴,完完全全成为了财富的奴隶,并且还由于守护财富而生出种种杂念,唯恐自己的财富被人夺走,或者某天这些钱财就会化为乌有。这样生活真是又蠢又累。

这世上的一切,既是真实存在的,又是非常短暂的,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以理智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财富需要流通起来,能够让自己、让他人都活得更好,这才是财富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时刻警惕那些纷繁的杂念。

杂念是随时生起,又瞬间消失的。若要活出生命质量来,那就随时随地去“消灭”那些杂乱的心念而生起正当的心念。比如,我们可以时常告诉自己:世间并没有什么是能够永恒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有些事情不必太放在心上,不必过于执着,有些事情放手或许会更好。

当你真的能够这样去看待人事物,内心的牵绊便可逐渐开解,才能从对自我、对万物的执迷和困惑中走出来,从纷繁起伏的心念里安定下来。

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诸如愤怒、焦虑、嫉妒等,都带有破坏性力量。而这些精神状态的根源又在于我们内心种种顽固的意识,以及不断生起又消失的杂念。既然外部事物都已不再紧紧抓取,那么内心的念头也就更没必要紧抓不放了。每当内心出现负面的情绪和念头时,我们就想象一下放手之后或许会更好,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灵也就真的变得轻松起来了。

智慧心语

这世间没有什么

值得我们紧抓着不放

空中的流云,漫天的星光

一切存在都在变化之中

财富也好,健康也罢

不过都在变动之中

不贪恋,不执取

才能保持心灵的自由、身体的舒展

心病还需智慧医

对财物贪恋执迷的人,活得一定不快乐。其实,不论对什么过于执迷,人都不会快乐,并且会活得烦恼又劳累。

就如同一则寓言故事说的那样,一个小姑娘在雨后的天空看到了绚丽的彩虹,她当时很开心,觉得世界很美好;但这道彩虹消失之后,小姑娘就伤心起来。她的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小姑娘说彩虹那么美丽却不见了,这让她觉得世界没那么美好了。小姑娘的妈妈带着她走出家门,希望她能发现更多美好绚丽的景象。可小姑娘的心里只有那道消失的彩虹,却对其他美好的景物视而不见。后来,这个小姑娘依然闷闷不乐,似乎再也无法开心起来了。

故事里的小姑娘毕竟是个孩子,不懂得过于深奥的道理,可对于心智成熟的你我而言,就应当了解到对一切事物皆不能执取的道理。

一旦内心开始执取一切事物,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而这样的人,总是缺少慈悲心怀、利他精神的,并且会活得非常没有质量。他们永远生活在因贪得无厌、过于执求而带来的苦恼之中;又因为从来不肯做一些互帮互助、有益他人的事情,所以他们的痛苦烦恼也就没人理会,因而终生都在孤苦中度过。

久而久之,这些人不仅烦恼深重,并且还患上了心病,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各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又因为身心是一体的,所以这些人的身体状况也不会太乐观。

但好在有些人在身心极度痛苦之后生出一丝调治身心的念头。心病还需智慧医,那就老实观察一下我们的那些念头吧,把那些负面心念逐渐清理出去。这可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尽管看起来很平常,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似乎没有那么神秘,可想要把调治身心这种事情坚持下去,缺少坚定的毅力却是万万不行的。而那些坚持调治身心的人呢,也不一定都能活得清净自在,因为他们平息了负面心念,却又生起了骄慢之心。

说起这骄慢之心,不仅普通人会生起,就连那些对待自己比较严格的调治身心的人也会生起。这些生起骄慢之心的人,如果不能及时察觉自己内心这不断生长的毒素,就会变得狂妄起来,总认为自己的见解、行为最正确,而别人说的话、做的事都不对路子。于是,他们就变得刻薄起来,并且还得了好为人师的毛病。不论别人如何生活,他都觉得那是错误的。

以上种种行为,虽然对于身体暂时毫无损伤,却非常容易损伤心灵,并且给自己增添苦恼,给他人带来压力。以上这些都属于“心病”。要救治心病,就需要依靠智慧。这种智慧,便是正确的知见和开阔的心灵。

所谓正确的知见,即透过生活的种种现象而看到实质,比如对待身心疾病,我们要认识到它是一种现象,并非永久存在的,因而要唤起我们疗愈身心疾病的坚定信念。再比如,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人和事,也是暂时出现的现象,并没有什么能够长久存在。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只是一时的现象;穷苦困境,病痛苦难,也是一时的现象。身处优越的条件中不要忘乎所以,陷入艰难处境里也不要悲哀。

所谓开阔的心灵,便是要意识到生命的局限性,但却不被这局限性所捆绑。比如,我们都是血肉之躯,总会有头痛脑热等诸多病症出现。这是生命的局限性。但是,不论是患有什么病痛,这都无法浇灭我们对生命的热情,于困境之中依然能够扬起希望的风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身体上的病痛让人备受折磨,可心灵上的疾病则最难疗愈。因为我们的心灵最易波动、最难平静。

当心念散乱、情绪波动难以平静时,可以一边行走,一边说一些感恩生命的话语。这些话语虽然简短,但却能够帮助烦恼之中的我们收束心念。用一行禅师的话来说:“只要缓慢地行走,在行走时专注于当下的呼吸和心念,就可以快速平定下来。”

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灵生病了,敢于面对自己的“心病”,便总能找到对治心病的方法来。但最怕的就是我们不肯承认自己心灵上的疾病,不肯踏实地调治身心。所以,修养内心,治疗疾病,不仅需要坚持纯正的心念,更需要敢于面对身心疾病的勇气。

智慧心语

身体上的疾病已足够令人痛苦

而心灵上的疾病则更是影响深远

觉察到心灵生病了,就要勇敢地面对

既要有敢于面对的勇气

更要靠着智慧来解除心灵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