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脊柱CT扫描

脊柱CT检查包括椎间盘和椎体2种检查方法,椎间盘常采用横断面逐层扫描(非螺旋)方式,椎体常采用横断面螺旋扫描方法,通过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可获得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
一、脊柱非螺旋扫描技术
1.脊柱扫描方法的选择
一般只做横断平扫,对于肿瘤病变则应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对于骨关节的先天性畸形和复杂的骨折,三维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2.扫描体位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颈椎扫描通常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腰椎扫描时双手臂上举过头。
3.扫描范围
在侧位定位像上确定扫描范围。脊柱扫描应使扫描层面与脊柱垂直,椎间盘扫描应使扫描层面与椎间隙平行,一般每个椎间盘扫描3~5层,包括椎间盘及其上下椎体的终板上缘或下缘,中间至少一个层面穿过椎间隙,且不包括椎体前后缘。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的部位是腰3~4,腰4~5和腰5~骶1。
4.扫描层厚和层距
一般椎体连续扫描用5mm~8mm层厚和层距或螺旋扫描5mm重建层厚,颈胸椎间盘用2~3mm的层厚和层距,腰椎间盘用5mm层厚和层距。
5.图像后处理
脊柱的显示和拍摄需同时采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为W 200~350,C 35~45;骨窗为W 1500~2000,C 350~500。脊柱照片的拍摄需注意做好大小的测量,如椎间盘突出,需在突出最明显的层面测量突出的大小等;椎管及神经根管如有狭窄,也需在狭窄部位进行测量。
二、脊柱CT横断面解剖
正常脊柱包括骨性脊椎、椎间盘、韧带及椎管内结构等,CT扫描图像能清楚地显示以上结构。脊柱CT横断面解剖参照图2-5-28、图2-5-29、图2-5-30、图2-5-31。
图2-5-28 颈、腰椎主要扫描层面解剖线图
1.侧块;2.环椎前弓;3.环椎后弓;4.齿突;5.椎体;6.横突孔;7.前结节;8.椎间盘;9.神经孔;10.钩突;11.上关节突;12.下关节突;13.横突;14.椎板;15.棘突;16.肋骨;17.肋椎关节;18.肋椎骨横突关节;19.颈蛛网膜下腔;20.胸蛛网膜下腔;21.颈脊髓;22.胸脊髓;23脊神经;24.硬膜外脂肪;25.椎基底静脉丛压痕;26.椎动脉;27.降主动脉;28.食管
图2-5-29 颈、胸椎主要扫描层面图像
图2-5-30 腰椎主要扫描层面解剖线图
1.椎体;2.椎板;3.棘突;4.横突;5.侧隐窝;6.神经孔;7.上关节突;8.下关节突;9.椎间盘;10.黄韧带;11.硬膜外脂肪;12.腰椎硬膜囊;13.腰骶神经根;14.脊髓圆锥;15.内终丝;16.马尾根部;17.L3神经根;18.L5神经根;19.S1神经根;20.S1神经根源;21.腹主动脉;22.下腔静脉;23.腰大(a)、小(b)肌;24.腰方肌;25.竖脊肌;26.最长肌;27.棘突间肌;28.多裂肌
图2-5-31 腰椎主要扫描层面图像
脊椎由椎体、椎弓、椎板、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突组成,外部是致密的骨皮质,内部是蜂窝状的骨松质,椎体自颈椎向下体积逐渐增大。横断面上椎体呈卵圆形或肾形,其后缘略平直或凹陷,矢状面或冠状面椎体呈矩形。在CT的图像上常作椎管矢状径测量。
1.椎间隙层面
椎间隙指上下椎体间的间隙,由椎间盘(包括外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及上下的软骨板充填,自第二颈椎至第一骶椎每两个椎体间都有椎间盘连接。通常CT图像上椎间盘的四周密度略高于中央,这是因为椎间盘的纤维环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及扫描时与椎体终板相邻层面的部分容积效应所致,椎间盘的CT值约50~100HU。
2.椎间关节层面
椎间关节是由上、下关节突构成,在CT图像上相邻的关节面光滑锐利,骨皮质间有一2~4mm的间隙。椎体的前、侧缘覆有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有后纵韧带,一般,前、后纵韧带在CT图像上无法区分。另外,胸椎的前、后纵韧带较颈椎和腰椎厚,故临床上很少有发生胸椎椎间盘突出。
3.脊髓层面
脊髓位于椎管的中央,由于脊髓周围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的衬托可在CT图像上显示脊髓的形态和结构,在注射对比剂增强后,可使脊髓的形态显得更加清楚。硬膜和与其紧密相连的蛛网膜绕着蛛网膜下腔形成了一管状结构,并连同硬膜外血管、结缔组织等,这些结构的密度大致相等,在CT横断面上表现为脑脊液和骨性椎管间的一薄层环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