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吉多

一、成长历程

关吉多(1916—2010),男,满族,辽宁省辽阳市人,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1916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卒于2010年。关老于1932年考入天津中国医学传习所,师从天津名医陈泽东先生,年余复考入北京华北国医院,师从于施今墨先生门下,悉承真传。1957年调任成都中医学院任教,历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顾问,是国家教委首批批准的针灸学硕士生导师。1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曾先后担任成都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族党成都中医药大学总支部主任委员。

二、学术精粹

关老从医执教几十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与医技风格。今择其要,略述如下:

(一)理论方面

在关老的治学生涯中,不满足于已成定论之说,而是追本寻源,以求真貌。通过对所发现问题的潜心研究,仔细分析、考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新见解,解决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实际和有争议的问题,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的内容,为针灸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针灸起源本能说

从五十年代以来的近代文献记载及教科书均认为,针灸起源于古代的原始社会,约在公元前22世纪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偶然不慎被石块砸伤或树枝刺破身体某个部位,使原有的疾病得到了缓解或消除,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逐步积累了利用锐利的石块治病的经验,从而发明了砭石疗法。灸的起源则是在火的发明以后,人们由于偶然烤灼了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肤以后,原有的病痛得到了减轻或者痊愈,因之发明了灸法。以上关于针灸学起源的推论,均将针灸的起源看成是偶然事件中产生的,关老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应当结束这种“偶然学说”。针与灸的发明是具有科学性和民族智慧不可磨灭的光辉经历的,是炎黄子孙聪明才智的结晶,绝非偶然撞伤和不可能重复的偶然事件中产生的,而是来自人的本能,本能驱使着人们去寻求解除痛苦的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固定传世的疗法。

针灸既然是一门科学,就有它的产生、发展与规律。关老认为,针与灸的发明是和人类的需求分不开的。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中,一旦患了疾病,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解除疾苦的方法,这是生命为了生存的自然现象,人们的社会需求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难道不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吗?正如肚子饿了就会去找吃的,人一旦有了病痛,当然就会想方设法减轻或消除痛苦,这是生存的需要。因此,针灸只能是古代人在生活、生产中逐渐形成的,是生物本能的一种反应,《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明确指出了因地区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各异,说明了因生存环境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的治法,“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关老经过多年的潜心思考,提出了“针灸起源本能说”,他为此专门撰写了《针灸源头漫谈》一文,详尽的讨论了针灸的起源与发展,他的这一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作为教材,针灸起源“偶然说”沿用已久,要改变这种看法实非易事,关老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关老这一观点。

2.正本清源,校正腧穴定位错误
(1)胸部腧穴定位新说

在腧穴学的教学过程中,关老发现肺、脾二经胸部的穴位与实际不符,而且与古代文献记述也有差别。关老认为,腧穴定位对针灸腧穴理论与临床疗效都至关重要,因而对一些理论与实践有矛盾的腧穴定位,必须一字一句,详加考证,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就会以讹传讹,造成腧穴理论的混乱,从而影响针灸的临床疗效。为此,在详细考证《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古籍的基础上,关老反复研讨古代文献记述的含义,提出了自己对这些穴位定位的考证与看法,补充、纠正了腧穴理论的不足,尽可能使腧穴定位标准、统一,解决了这些腧穴定位与实际人体点穴不符的矛盾,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

1) 提疑

关于胸部肺、脾二经穴的定位,关键在于中府穴的位置,《针灸甲乙经》记载中府穴“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素问·气府论》的膺腧十二穴分布:“膺中骨间各一”,王冰注谓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食窦左右共12穴,关于这几个穴位的位置,现教材或有关书籍均存在一些问题。一种说法是中府穴在云门下一肋,自乳头向上第三肋间隙,旁开二寸,其次以下与脾经的周荣、胸乡、天溪、食窦各隔一肋,而天溪穴在第四、五肋骨间隙中取之。如果天溪在第四、五肋间,依次上数,第一、二肋间当为中府,而云门与中府相隔一肋,这样云门穴又当在何处呢?这在理论与实际上都有矛盾。另一种说法是中府穴在第一肋间(乳上三肋间),云门在中府上一寸(巨骨下),这虽符合《针灸甲乙经》精神,但与实际不符,因为在第二肋在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已进入巨骨(锁骨)下,在第二肋上缘、巨骨下只能有中府穴的位置,而云门穴又在锁骨下,实即为第一肋间隙,那么“膺中骨间各一”又当如何解释呢?

2) 考证

关老认为,要明确胸部诸穴的关系,首先应详细考证有关文献,肯定乳的部位及乳与天溪穴的关系。乳,是胸部量取腧穴的标志之一。祖国医学文献关于乳的记载颇少,但还是有一些线索可循。如沈彤的《释骨篇》云:“膺中骨间各一,穴在骨下间,穴有六,则膺中骨当七矣,盖乳上五,乳下二也。”关老据此认为,根据文献和人体生理,将乳的部位定为第五肋骨上缘,是恰到好处的。历代文献记载,天溪与乳相平。近代以来明确指出,乳与天溪穴是在同一肋间隙(第四肋间隙),这就造成了中府穴与云门穴部位上的矛盾。然而,从人体的实际生理情况来看,肋骨不是一条直线,第五肋当锁骨中线处较两侧更低,所以天溪穴虽与乳平,但并非与乳在同一肋间。因为天溪穴在平乳旁开二寸处,实为第五肋间隙,这才是天溪与乳的关系。

从古代文献记载及实际情况调查来看,中府穴的取法当是:自乳头所在之第五肋算起,向上数三肋即二、三肋间是穴。云门在中府穴上一肋,即锁骨之下一、二肋也。而中府以下各隔一肋是周荣、胸乡、天溪、食窦穴,这样天溪穴既是在第五肋间隙又与乳相平,才解决了四个肋间隙要容5个穴位的矛盾。这是中府穴与胸部脾、肺经腧穴取穴的关键,如此取穴,才符合《内经》“膺腧十二穴”及中府在乳上三肋的说法,同时符合现代医学论点,在教学与临床中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 结论

胸部肺、脾二经腧穴的定位当是云门在巨骨之下,一、二肋间之外缘,下一肋是中府,以下依次各隔一肋是周荣、胸乡、天溪、食窦等穴。天溪虽与乳平,但却在第五肋间,而并非第四肋间。

(2)详考腧穴定位

关老十分重视各穴效应之大小,确定定位与疗效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临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绝骨、复溜、交信、廉泉等穴详加考证,提出了自己对这些穴位的定位的看法,对于准确选定穴位,提高临床疗效是大有裨益的。

1) 绝骨

关于绝骨穴的定位,历代针灸文献有不同记述,《针灸甲乙经》谓:“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肘后备急方》记载:“在外踝上三寸余,指端取踝骨上际。”《针灸集成》又说:“在足外踝上三寸,绝垄前动脉中。”至今无非腓骨前、后两说,关老以为绝骨穴应在腓前缘为妥,理由有三。其一,《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辅骨即腓骨,毋庸置疑。也就是说胆经在下肢的循行是下经腓骨之前,直下至外踝上部的骨凹陷处。考《针灸甲乙经》对胆经的腓骨前走行亦未提出过异议。绝骨为胆经穴,当然位于腓骨之前。其二,除《针灸甲乙经》的记载外,《腧穴学》描述绝骨穴的解剖基础时指出:“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再者,“阳明脉”乃指位于足阳明经所循部位之胫前动静脉或其分支,此脉位于胫骨之前,那么要按此必在腓骨之前,其三,据《针灸穴名解》绝骨条:“绝骨者,在胫膝二骨合并不着,中间隔绝之处,故名。”因此,从绝骨穴的得名来说,亦应在腓骨前。

2)复溜、交信

关于复溜、交信的定位,《针灸甲乙经》记载:“复溜……在足内踝上二寸陷者中。交信……在足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郗。”《针灸大成》又说:“足内踝上二寸,筋骨陷中,前傍骨是复溜,后傍筋是交信,二穴止隔一筋。”因而后世医家对复溜、交信的定位有两分歧:一种认为交信位于太溪穴上二寸,在复溜穴前,胫前后缘与跟骨之间;复溜位于太溪穴上两寸,在交信穴后,跟腱旁,如五版教材《腧穴学》即是。另一种定位则与第一种看法恰恰相反,认为复溜穴在前,交信穴在后,如《针灸学简编》。关老认为第一种说法较妥。

3) 廉泉

关于廉泉穴的定位,《针灸甲乙经》:“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由于对于先贤经文理解的不同至今对廉泉穴的定位存在两种分歧。关老认为廉泉穴在舌骨下缘凹陷处,他分析指出,“颔”的概念是指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空软处,即下颌底与甲状软骨之间。因此,应从舌本下说为妥。

3.注重经络辨证,提倡经筋理论

关老临证治疗重视辨证,他认为辨证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从整体出发,是祖国医学的精华所在,须予以重视。在中医众多辨证方法中,与针灸辨治疾病最为密切相关的,莫过于经络辨证。关老根据《灵枢》的“经脉”“经筋”等篇章的有关论述,结合临床反复实践,认为经络辨证应包括经脉辨证和经筋辨证两部分,对于脏腑疾患多采用经脉辨证,而对于筋肉组织的疾患则应根据经筋病候进行辨证。

(1)注重经络辨证

关老在针治中着重十二经脉的辨证,他认为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任何一脏一腑发生疾病时,多会有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反应在其所属的经脉循行区和腧穴部位。《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取其经。”,张三锡《经络考》:“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以定经。”即说明脏腑的疾患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肢体等经脉循行的有关部位。《灵枢·卫气》篇:“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窦汉卿《针经指南·标幽赋》曰:“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反映了经络在疾病诊断辨证中的重要作用,能辨其阴阳,明其虚实,候其部位。基于此,关老指出经络辨证,就是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经脉与脏腑的生理、病理特征,从表现出的症状辨明证属何经何脏何腑的病变,分经定位明确,再本着本经有病本经求的原则,以循经取穴为主,治疗相应脏腑经脉的病变。

(2)提倡经筋理论

关老提倡经筋论治,他认为临床病证,除脏腑病症外,均属经筋病范畴,故经筋理论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灵枢·经筋》《备急千金要方》等古籍中提到相关经筋理论的研究,关老对经筋理论进行了比较具体、系统的论述,总结归纳了经筋的结构特点以及经筋的生理、病理特点。

1)经筋的结构与功能

经筋是指四肢、躯干部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的肌、腱等组织。筋在狭义的范围内,主要指肌腱、韧带和筋膜。此外,脏腑胸膈间的一些组织亦属于此范畴。关老认为,从《灵枢》所述十二筋的循行分布来看,经筋多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腕、肘、肩、踝、膝、股、脊柱、头角、胸等骨关节处,这些地方正是肌腱、韧带附着处。由此可知,前人所谓的筋,是一种连缀关节,维护机体形态组织运动的经筋体系。关老结合现代知识,认为还包括部分周围神经。因周围神经干和神经末梢循行分布于肌肉之中,再加上肌腱与神经外观相似。如杨上善描述经筋时就说:“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现代学者也认为:“周围神经干颜色灰白,触之韧,行于筋肉之中,可能将此与肌肉的腱鞘相混淆,故统称为筋。”由此可知,十二经筋主要是指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神经等组织。关老总结经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①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终于头身,呈向心性的循行汇聚。②经筋在其循行路径中,主要循于四肢、躯干和胸腹腔。无论从《灵枢·筋脉》所述的各经筋的循行,还是所述各经筋的循行图,都可以看出经筋不是呈线状的分布,而是较宽的立体分布,且多结聚在关节附近。③前人根据经筋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大筋、小筋、筋膜三部分。坚大之筋性刚,柔细之筋性柔;大筋多司运动,小筋维络肢体骨架,筋膜则护卫包绕与肌束、韧带及胸腹之间。④经筋的分布特点,手足三阳筋循行于躯体外背侧,多同肢体的伸展运动有关;手足三阳筋循行于躯体内腹侧,同肢体的屈收活动有关。⑤经筋的病候,主要是躯干和四肢筋肉病变。

2)经筋的生理

经筋需要在脏腑经气的濡养下,发挥其主要生理功能。

①经筋受养于肝脾胃。肝藏血,肝血旺盛,方能随时濡养全身之经筋,使之保持柔润之性,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肝主疏泄,能调节气血于经筋,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便会出现不仁、震颤、抽搐等,故肝主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中的水谷精微要通过脾的转输布散,才能发挥生理效应。②经筋赖经气濡养、受阳气温煦。关老细究前人的一些认识,认为主要同络脉和阳气的布散有关。经脉循行于筋肉之中,二者通过络脉发生密切的联系,如《素问识》:“凡筋膜所在之处,脉络必分”,就提示了经脉之气能通过经脉到络脉,由络脉布散于筋肉,起渗灌气血、濡养组织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经筋尚与阳气相关。此处的阳气是指卫阳之气,因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其性剽疾滑利,行于经脉之外,外而皮肤筋肉,内而胸腹脏腑,以温煦脏腑,温润筋肉皮毛。③经筋维络周身,司运动和感觉。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全赖经筋之维系。各条经筋循行于一定的部位,多于骨与关节周围结聚,将其各种不同功能的骨骼连缀起来,构成人体的躯干、四肢骨架。人体的活动,也是由于经筋的收缩、舒张而产生的。经筋尚与人体感觉功能有关,如《素问·风论》“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3)经筋的病理

经筋在病因作用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症状。经筋为病,与气血痰瘀、风寒湿热等关系尤大。①风寒湿邪,伤卫阻络。经筋多居于人体体表,受养于阴血与阳气,一旦阳气不固,则易受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其初入,多客于较为浅表之邪,多见筋肉的酸楚、疼痛。邪客日久,阻闭脉络,致筋脉气血不和,就会产生疼痛及活动不利诸症,多在受邪经筋循行所过之部出现疼痛、拘挛、强直、肿胀等症。②湿热之邪,影响经筋。《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长,短为拘,长为痿。”湿热交结,其性缠绵,当其客于筋,又不能迅速排除,就会损阴伤阳,出现大筋拘挛,伸缩失常,小筋弛纵不收,痿软无力。③痰瘀阻滞,筋伤络阻。正常情况下,津、血都是濡养经筋必需的营养物质。一旦津、血的生理活动受阻,就会变生为痰瘀,停滞于筋肉,遂见各种经筋病证候,如经筋循行部位的疼痛、硬结、肿胀以及经筋的拘急、弛纵等症。

4.选穴配方求精,尤擅上下对应配穴法

关老主张选穴组方求精,他临证在选穴组方方面十分精当,强调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寒热,病变部位,以及经络或经筋等具体病证选穴。他主张以主穴、配穴成方,多不过三、四穴,以求力专效优,力求尽量减轻患者针刺痛苦。关老的选穴配穴原则:脏腑病以病变本经穴为主,受病变波及的经穴为辅,体现“本经有病本经求”“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经筋病以所病经筋的疼痛局部为主,循经远端为辅,配合穴性选穴。腧穴除具有临近、远道作用外,某些腧穴还可起整体性的调治作用,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的医疗效果,如大椎、曲池泻热,足三里、关元补益强体,内关双向调节心率等,在选穴组方中取长而用之。

除基本选穴配穴原则之外,关老的上下对应配穴法对于一些病证的治疗堪称一绝。上下对应取穴法,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四肢的疼痛性疾患,它是关老根据《内经》中有关“巨刺”“远道刺”的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上下对应取穴法”具体为:当“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对侧上下取穴,上肢有病,取对侧下肢相应部位的穴位,下肢有病,取对侧上肢相应部位的穴位;当“痛在于左而右脉不病者”,同侧上下取穴,上肢有病,取同侧下肢相应部位的穴位,下肢有病,取同侧上肢相应部位的穴位。相应部位的选择,取其部位、形状及功能彼此相似的地方,如腕关节内侧的相应部位是内踝;肘关节相应部位是膝关节等。对于上下对应取穴法,其针刺方法多采用运动针法。

(二)刺灸方面
1.灸剂创新,潜心科研结硕果

关老在繁重的医疗、教学工作之余,还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积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变成产品推向市场,造福于人类。

灸法在针灸临床上广泛使用,艾绒灸条为其常用灸剂。但艾条在其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雾,对人的呼吸系统、眼睛等有一定刺激作用,治疗结束后患者常常咳嗽不断,“以泪洗面”,给患者造成负担。20世纪80年代,中医针灸开始在国际上受到追捧,也始有外国留学生前来求学问道。在教学中关老发现国外学生对针法治疗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灸法治疗,亦有学生明确提出只学针不学灸。在与国外学生交流后关老得知,多数国外医院均安装了烟雾报警器,燃烧的灸条所产生的烟雾常常触及报警器而被大多数医院明令禁止,部分患者也因烟雾缭绕的诊室而对针灸治疗望而却步。“针灸本是一家,需相辅相成方能针到病除,岂能因噎废食,弃灸而独崇于针?此外《大医精诚》有云:‘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病患将生命托付于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尽力解决他们的痛苦,治疗的手段也应该尽量让患者觉得舒服”。为解决有烟灸条存在的这些问题,关老经过冥思苦想,潜心钻研,数易其稿,经过2年数十次的实验,在古代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和中医药理论,拟定处方,于1980年研制成功“无烟灸条”。并于1982年通过成都市有关专家鉴定,并投入生产。关老所研制的无烟灸条,不但保持了传统灸条疗效,而且易燃,温度高,不污染环境,避免了大量烟雾对人体可能有的刺激,消除了污染和烟熏之苦,是对传统灸剂的革新,经省市专家鉴定,获1984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时至今日,关老所设计创用的无烟灸条仍在国内针灸临床治疗中大量使用,亦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日本等地,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一份贡献。

2.论针刺补泻实质

历代对针灸补泻之说纷繁,尤其对补泻实质的看法众说不一。关老认为:针与灸都是外治法,是物理性刺激疗法,因而刺激量的大小,刺激时间的长短,针刺的深浅,刺激手法的快慢先后与疗效是密切相关的。目前针灸界,对于针刺补泻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针刺浑是泻而无补”,二是“强刺激即是泻,弱刺激即是补”。对这两种说法,关老都不能苟同。对于补泻手法的操作,关老潜心研究多年,他认为补与泻只是操作快慢先后层次上的不同罢了,因而产生不同的效能。这主要是针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患者器官自身的潜在能力,及补与泻的实质,是针刺操作形式的质量与数量的差别,即针刺补泻手法就是以刺激量的大小、先后、快慢的差异,调动机体潜在的自然疗能,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其中针刺手法过程中用力的强弱、先后,是各种补泻手法的基础。他的这一观点,对于客观揭示针刺补泻的实质,更深入地研究针刺补泻手法,是大有裨益的。

3.重视针刺操作,推崇无痛进针法

关老认为,针灸治病,讲究理、法、方、穴、术,针刺操作手法作为针灸治疗的具体体现,应予以足够重视。进针是针刺手法的操作基础,是针刺疼痛与否的关键,关老在认真研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所提到的针刺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反复总结探索,形成其独特的无痛进针法。关老最常用的两种简单实用进针法,一为刺入进针法,二乃捻转进针法,具体如下:

(1) 刺入进针法

刺手持紧针柄,对准腧穴后,针体不捻转,轻快垂直刺入皮下。《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指:“持针之道,坚者为宝”即为此意,故运用指力轻快进针可减轻疼痛过程,然后再根据需要或徐或疾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再行针刺补泻手法。

(2) 捻转进针法

在进针过程中,刺手将针柄持紧,对准腧穴,拇指、食指两指轻而缓慢捻转针柄的同时及时将针刺入肌肤之内,《灵枢·官能》所指:“微旋而徐推”即为此意。

两种进针手法都必须在押手协助下进行操作,才能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标幽赋》中记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因此进针前,押手在所刺穴位处爪切、指压,以辅助进针,减轻疼痛,作用尤为重要。同时,关老还强调了进针速度应快,但在行针过程中,捻转、提插的指力却不宜过快,应轻而匀,以减轻疼痛。此外,在针刺操作中,关老还强调了针刺方向与针感传导方向,针刺深浅的掌握,进行针刺治疗的时间以及针刺过程中的留针时间,这些都是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

三、临床经验

关老学识丰富,医技精湛,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他常常告诫:中国针灸的生命力在临床,无论科研、教学均不应脱离临床。在他的授课、学术报告中,总是辅以大量临床病例进行论证、说明,使听众深受教益,更加深了广大师生对临床工作的兴趣和重视。

(一)指针手三里经验

凡是跟随过关老临床实习工作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他擅长运用指针治疗各种痛症和应急。他勤求古训,在《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古籍的启示下,于临证反复验证,不断摸索,逐渐形成针穴应用于镇痛和应急的独特风格。《针灸甲乙经》云:“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席弘赋》载:“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通玄指要赋》:“肩背患责肘前之手三里。”关老最为擅长的是指针手三里一穴,治疗许多疼痛性疾病,如腰痛、头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面痛、肩周炎、落枕、牙痛、胃痛、腹痛等,效如桴鼓。此法对于一些较急的病证也有应急功效,如哮喘、呃逆、眩晕、气厥等,常能即刻缓解症状。关老这一独特手法,常令病家称颂不已,习医者深为折服。

手三里位于手阳明大肠之脉,阳溪与曲池连线,曲池下二寸处。关老常用指针手三里一穴治疗痛证,起效快,疗效明显。临证时,指针用力点按此穴,以患者有明显酸胀感为得气,同时注意结合经络辨证,方向为指尖指向病所。

【验案】

闫某,女,45岁,1981年6月27日初诊。

刻诊:3天前打扫卫生时,抬重物用力过猛,腰部突然剧痛难忍,咳嗽呼吸加重。查体:腰前屈15°,不能后伸,左右侧屈5°,左右旋转10°。

诊断:腰扭伤。

治法:指针手三里。关老按压手三里穴,指尖指向手太阳小肠经,按压使患者觉酸胀,然后令患者作前后俯仰,侧屈,旋转活动,当即疼痛大减,自感腰部轻松,活动如常。半小时后复查上述指标,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20°,左右旋转30°。一次告愈,一周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从腰中,下挟脊”,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故腰部扭伤多取足太阳膀胱经,故指针手三里,指尖朝向手太阳小肠经。《针灸甲乙经》等书虽有手三里治疗腰痛的记载,但在临床实践中却无人问津,关老体会手三里治疗此型腰痛最为有效。

(二)针药并用治癫痫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治疗也较为困难,单纯药物或者针灸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虽然国内外对癫痫的发病机制、抗惊与致惊药物、癫痫的动物模型及癫痫的诊断等研究都有所发展,但对癫痫治疗的研究却进展缓慢。癫痫的治疗仍然停留在祛除病灶、控制或减少发作的水平上。不仅如此,抗癫痫的药物必须长期服用,每因蓄积产生毒副作用,加之合并药物增加毒性及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强烈等因素,以致不少患者不得不中途停止治疗,饱受病痛折磨。擅治疑难杂症的关老决心攻克这一难治性疾病,在诊治癫痫方面有所建树,有所创新。从1972年起,开展了针灸、中药治疗癫痫的专科门诊和系统的临床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治疗患者数以千计,形成了对癫痫的独特认识和治疗方法。

1.对癫痫症状的认识

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对癫痫就有所认识,后世医家更有所发展,并根据各自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不过就其症状描述来看,均是指现代医学癫痫大发作与部分小发作而言,而其他类型则散见于心、肝、脾、肾疾病中。因此关老认为,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癫痫的分型极为相似,可借鉴现代医学诊断分类标准,结合中医对癫痫发作症状的描述,将癫痫的临床诊断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

2.对于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

癫痫为病,大多数医家认为其病因是痰、惊、火,关老综合古今论述,并结合临床分析,提出不论何型癫痫,其病因不外惊、风、火、痰、瘀几个方面,而且是督脉、阴跷、阳跷三脉为病。

惊恐致痫,《素问·奇病论》曰:“病名为胎痫,此得知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于发痫疾也”。癫痫发作,常有痰涎流尽方醒,并且以治痰为主疗癫痫常收良效,可见癫痫为病,与痰有关。火热炽盛可转化为风,致抽搐而癫痫发作,《玉机微义》:“风癫之发者,皆由热甚,而风燥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烁而气昏冒僵仆也。”头外伤及脑部感染愈后,瘀血阻滞经脉,孔窍不通亦可治癫痫。

3.对癫痫治疗的认识

关老认为,治疗癫痫不能仅治疗痰或仅治疗惊的单打一的治法,而应全面针对惊、风、痰、火、瘀的病因立方制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针灸与中药的配合应用。

(1) 针药并重

祖国医学重视针药并重的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阐发,如《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疗其外。”唐代孙思邈更是在《千金翼方·针灸》中指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关老在长期临床中发现针药并用治疗癫痫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或单纯针刺,经过反复验证,最终形成现今的治疗方案。针对病因病机,针灸调理督、阴跷、阳跷三脉,以镇惊息风,内服中药清热祛痰、活血化瘀。

(2) 制方特点

关老对癫痫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治疗、研究,研制出“癫痫一号”药片清痰泻火,痰去火清而痫自止;“癫痫二号”燥湿祛痰、解毒镇痉;“癫痫三号调气血、祛瘀生新”。同时配合针灸督脉、二跷脉、心经、心包经的穴位为主进行治疗,以醒脑开窍,安神止痉,清痰泻火。通过针刺、中药的巧妙配合,全面针对惊、痰、风、火、瘀五种主要致病因素,疗效卓著,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盛名。关老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癫痫三千多例,经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治疗癫痫的有效率为86%,与单纯针刺、单纯中药组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表明针药并用治疗癫痫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针刺或单一中药的疗效。

(编撰者:杨洁)